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时间:2022-11-24 03:52:00
导语: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上海市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5〕12号)和《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委办〔2005〕16号),2006年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公开内容、加强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1.3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上海市政府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建立了政府机关在公文产生过程中同步确定其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免予公开三种属性的制度。
2.重点推进城市规划、动拆迁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明确公开主体、范围、程度、形式、时间等要求。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基本形成了规划管理类信息公开细则草案。
3.为了推进重大决定草案公开,提升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完成了《上海市政府机关重大决定草案公开管理办法》课题研究。
4.为方便公众办事,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务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起草形成了政府机关通过114查号台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公开信访、投诉、咨询电话号码的工作方案。
(二)加强基础性工作
1.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依托市政务外网建成了市级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网上处理系统,实现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工作的实时监督和统计分析,已有42个市级委、办、局在线运行。
2.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中的新情况,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文书格式文本作了修改,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文书示范文本》。
3.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委、市信息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国家保密局等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的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工作小组受理了150多件来自各政府机关的咨询。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处理投诉40多件,接待来访50多人次。
4.对200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评估中情况较差的单位以工作建议的形式进行个别指导,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2006年度评估指标。
5.6月和11月,与市行政学院举办了两次共300多人次参加的业务培训和考试,并组织开展了与欧盟专家的工作交流;在“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开设专门课程,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6.通过市政府新闻会、网站、媒体,对2005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和200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各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6年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824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5%。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3597条,占7.4%;规划计划类信息2866条,占5.9%;业务类信息40555条,占83.0%;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1806条,占3.7%。
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244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9%。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753条,占7.5%;规划计划类信息353条,占1.5%;业务类信息20730条,占89.2%;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408条,占1.8%。
区(县)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580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1%,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844条,占7.2%;规划计划类信息2513条,占9.8%;业务类信息19825条,占77.5%;机构设置类和其它类信息1398条,占5.5%。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
规范性文件方面,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和各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如《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旅行社管理办法》、《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方面,公开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计划》。
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公开了《上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海市区(县)域规划纲要》、《上海市中心城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上海市整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市中心城公共绿地实施规划》。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公开了有关台风、汛情的预报及防范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措施、《关于贯彻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本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等信息。
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方面,公开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房屋拆迁许可证、建设项目用地批文及审批结果、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证、经营性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结果等信息。
公共卫生方面,公开了医疗事故鉴定情况、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情况,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医疗收费标准,执业医师注册;本市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日均费用情况、门急诊均次费用排序情况、医疗质量监管考核综合得分排序等信息。
教育方面,公开了公众教育收费、招生考试、转学借读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在教育收费方面,公开了高中收费、义务教育收费、幼托机构收费、非学历教育收费、教育费用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在招生考试方面,公布了中招、高招方面有关招考公示等方面的信息。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公开了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从业人员收入标准等方面的信息。
民政方面,公开了社会救助标准、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收费标准、调整居民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标准等信息。
其它与社会公众及企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方面,公开了企业基本信息,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程序和许可结果,质量技监许可项目、程序、结果,质量技监抽查结果,公交线路调整、轨道线路延伸运行等方面的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公开了市民关注的高速公路、越江隧道、城市道路建设的详细情况,包括长江隧桥工程、中环线建设、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A15浦东机场高速公路、A30高速公路通车、轨道交通9号和8号线工程等信息、2006年重大工程项目列表、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公开了2007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以及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咨询专家名单等信息。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方面,公开了《关于上海市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以及2005年上海市审计工作成果等信息。
4.政府机构和人事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
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方面,公开了2006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历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人数,2005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情况,2005年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2005年上海市招录的国家公务员名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等信息。
5.重大决定草案
公开了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环境影响(涉及城市土地利用、资源保护等问题)征求公众意见》、《关于本市2006年增加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办法的调查问卷》、《本市教育实事工程网上征求建议》、《关于<上海市医疗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若干规定(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关于<上海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草案)>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等信息。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设市政府信息目录、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市政府机关与区(县)信息公开、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引、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政府规章、政府会议、机构职责、实事项目、信访接待、政府文件、人事任免、办事规程、上海统计、公众监督、市政府新闻、政府公报、申请公开、公务员招录等19个子栏目。市民通过“市政府机关与区(县)信息公开”子栏目可以查阅市级机关、区(县)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申请公开”子栏目,可以向各政府机关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的状态。
各政府机关在各自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各类政府信息。2006年各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达2441万人次。
实名制“市民信箱”为市民免费发送政府公报、政策法规、人事任免等政府信息和个人社会保险信息以及公用事业账单等便民信息。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为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汇集了49个市级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纸质全文3863件、纸质目录2086条、电子目录4915条、电子全文4750件,区(县)档案馆也设立了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区(县)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2006年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2109人次、借阅文件4716件。
3.政府公报
通过市政府公报公开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市政府公报每月5日和20日出版,通过档案馆、图书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书报亭、新华书店、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20万份。各区(县)政府也陆续出版政府公报,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4.新闻会
市政府新闻办每两周举行一次例行新闻会,重大政府信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行专题新闻会。2006年共举行新闻会25场,重要信息40多项,回答记者提问266个,主要围绕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政府自身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文化体育及重大活动、环境保护、教育卫生、节能节水、房地产市场调控等社会公众关心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市级机关已基本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重要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533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3775件,区(县)政府收到3758件;当面申请4040件,占53.6%,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2437件,占32.4%,以电子邮件申请541件,占7.2%,以传真形式申请129件,占1.7%,以信函形式申请271件,占3.6%,以其它方式申请115件,占1.5%。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房地资源局、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市人事局、市工商局,申请内容主要涉及用地批文、拆迁许可证、补偿安置标准、城市规划、建设项目规划以及许可证结果、人才引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工资福利、职称改革、公务员管理、军转、企业年检、验照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在区(县)政府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浦东新区、闸北区、杨浦区、嘉定区、长宁区,申请内容主要涉及环境规划、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物业管理、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以及教育和人事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753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有6852件,按照《规定》将于下年度答复的681件。
在6852件答复中,“同意公开”的5143件,占75.0%;“同意部分公开”的306件,占4.5%;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1403件,占20.5%。
在1403件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答复中,“信息不存在”的451件,占32.1%;“非本部门掌握”的420件,占29.9%;“申请内容不明确”的259件,占18.5%;属于《规定》第十条免予公开范围的188件,占13.4%;因其它原因未提供政府信息的85件,占6.1%。
四、咨询情况
全市共有1106.2万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其中现场咨询30.07万人次,占2.7%;电话咨询1064.82万人次,占96.3%;网上咨询11.31万人次,占1%。
在市级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劳动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支付、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依据、治安户政管理、交通管理、质量监督、食品安全、入学报考与招生、教育收费、职业与成人教育、组织机构代码年检等方面信息。
在区(县)政府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浦东新区、长宁区、普陀区、黄浦区、卢湾区,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房地产开发政策、土地征用和动拆迁政策、建筑项目用地规划、城区建设规划、市政道路建设、物业管理、劳动保护、个人社会保险金、扶贫标准条件、优抚的标准条件、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信息。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市政府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24件,受理106件,办结79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分别为85.5%和74.5%。在办结的79件复议申请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61件,纠错18件,纠错率为17.2%,其中对区(县)人民政府的纠错率为38.1%,对市级机关的纠错率为12.7%。
全市发生了一定量的针对各政府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和申诉。
六、工作人员和政府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88人,兼职人员1962人。平均每个市级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14.3人;平均每个区(县)政府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1.7人,兼职人员65.4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支出情况
2006年是《规定》实施的第三年,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共查阅室、网站改版和更新等费用110.96万元。其中,市级机关支出25.78万元,区(县)政府支出85.18万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各政府机关按照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关于本市政府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费问题的通知》,对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共计1724.6元。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在深化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加强基础性工作方面存在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以社会关注度高、公共利益大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推进制定不同领域的政府信息的公开内容细则;深化行政处罚决定信息的公开,逐步探索形成工作规则;继续推行重大决定草案公开工作。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系统应用,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开展公文类信息的备案登记工作,并开展对各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复查试点工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改进工作,并探索形成相应的工作规则。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推进政府机关对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重大决定提供解读服务;结合政风行风测评,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将评议工作常规化、日常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度。
- 上一篇:关于促进本市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的指导意见
- 下一篇: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