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选》,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22-07-10 04:00:00

导语:学《文选》,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文选》,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观点

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文选》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紧密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文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三农”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同志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中,有许多深刻论述“三农”问题的重要篇章。这些重要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文选》,全面把握和认真贯彻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把握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国“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系统反映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时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三农”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志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整体来谋划,提出了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同志指出:“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解决”。农业的基础作用是多方面的,“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国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他一再强调,农村工作是大头,“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党把农民问题解决得好……革命、建设、改革就顺利进行、蓬勃发展。”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在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放松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倾向,他及时指出:“全党上下一定要记取忽视农业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的历史教训,千万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和基本经营制度。在一个时期,曾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有些地方的农民也担心党的农村政策会变。对此,同志指出:“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还对家庭承包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从实践看,家庭承包经营再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这就为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提供了理论支持,给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与此同时,同志提出要逐步推动经营体制创新,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应该大力支持。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生产力,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为此,一是要推进科教兴农。同志提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使农业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志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三是要发展乡镇企业。同志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重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方针。各级领导同志对此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努力推动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经营方式转变。四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志指出:“结构调整不仅对于增加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意义重大,而且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挑战的关键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同志始终心系农民,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各项权益。同志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他非常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强调搞好农村扶贫开发,不仅直接关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而且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乎党的宗旨的实现,关乎我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他特别关注减轻农民负担,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我们党在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同志深刻指出,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志指出:“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问题,要在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打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的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他还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三农”工作

当前,“三农”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我们要紧密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文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三农”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创新,把激发农村活力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坚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到实处,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立足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大力提高单产,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优化粮食发展布局,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同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和改善对农民的各项服务。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特别是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坚决防止滥占耕地和基本农田、滥占农民宅基地等问题;逐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促进农业发展的公共服务能力。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