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普查想到政府公信力
时间:2022-06-06 10:05:00
导语:从经济普查想到政府公信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眼下,离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标准时点只有4个多月,按说应当是“万事俱备,只等时点”了。但是,此前在一些地方进行的普查“预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官员曾表示,经费落实、人员选调、入户登记、数据质量、部门协调这5大难题正困扰着经济普查这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在这5大难题中,最应当关注的是“入户登记”及“数据质量”两个难题,如果这两个难题不解决,整个调查的意义就落不到实处了。
这两个问题怎么个难法?
据不同媒体报道,在北京,普查员进入一些高档写字楼时遇到了物业公司的阻拦。个别公司对普查极不配合,拒绝回答问题。甚至有无照个体商户殴打前往配合经济普查的居委会主任;在重庆,近九成个体户在接受普查时不同程度地撒谎;在河南,出现普查人员被拒之门外,被调查对象出言不逊、恶语相加、撕毁报表、不盖章、不签名等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对少部分拒绝配合经济普查并且态度恶劣的法人单位,将考虑动用综合执法手段。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已为5万名经济普查员全部办理了人身伤害险和人身意外险,目前已有个别普查员的保险开始启用。
这次普查究竟是怎么回事,以至于令某些被调查者如此反感?
据国家统计局说,此次经济普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数据库系统。普查对于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经济普查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需的。
而且,经济普查本身以及对被调查者的要求也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为什么一个合理合法的正常调查会遇到这么大阻力?
正如有些报道所说,直接原因是经营者担心调查同时带有执法检查色彩,调查结果会成为有关部门征收税费的依据。
针对经营者这种担心,国家统计局曾多次表示,普查会严格依照《统计法》办事,各级普查机构必须认真履行对各单位资料的保密义务,普查人员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基层单位的普查表。普查结果更不会作为对企业收取各种税费的依据。
无论那些经营者知不知道统计局有保密义务,他们的抵制行为都表明了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区别在于,这种不信任或是指向统计局的,或是指向工商、税务部门的,或是指向笼统的政府部门的。
说到底,这牵扯到政府公信力问题。
哈佛大学有关学者曾以美国为例研究认为,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个全球性趋势。其政府方面的原因在于:政府规模越来越大,绩效却没有相应提高。政府难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间的不信任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是: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公众渴望变化;公众对政府绩效认识不准。
具体到中国,政府规模过大、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再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门循私枉法、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就知道某些经营者为何抵制调查了。
可以肯定,抵制调查的经营者当中有不少人是没有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这也正给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出了问题,并会损害政府在守法经营者当中的公信力。
总之,经济普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既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 上一篇: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 下一篇:如何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