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时间:2022-10-28 08:16:00

导语: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