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五种意识

时间:2022-10-20 10:07:00

导语:贫困山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五种意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贫困山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五种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并确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由于农村各个地方的差异较大,没有规律可循,特别是贫困山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总显得有些无从入手。就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思想意识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往往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安居工程、温饱工程、产业发展等划上等号,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到位而事半功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否能科学稳步的推进,决定因素是人,但决定人的因素又在思想意识。贫困山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必须打破多年来的传统观念,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蓝图意识,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以免盲目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扶贫工程,不单是发展几个优势产业的问题,也不是搞几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生产生活、文化、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目标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应针对各村各组的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确立一个蓝图。也就是根据自身的现状,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挖掘潜力、使生产最大限度发展,人民的生活宽裕;如何促进和达到文明和谐;如何建设集镇和村庄,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如何发扬民主,提高人民的自治、自主、自建水平等,也就是一个地方未来的全面设计图。没有一个发展的蓝图,在建设中就往往会存在盲目性,存在重复投资而浪费人力物力。同时、蓝图也就是一个美好的建设目标,借此可以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蓝图也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以突出优势产业的发展作为依托;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应以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平台,以环境美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载体;管理民主由充分发扬民主、提高村民的自治水平为主要内容。

二是要树立产业化意识,打破陈旧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也是主要的动力来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要靠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因此、就要结合实际,找准自己的优势产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桥梁,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突出地方特色,打破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工业上要合理规划的布局,将工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工业园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外、要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扬长避短,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的。

三是要树立农村城镇化意识,加快集镇和村庄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由于广大农村群众居住分散,房屋建设七零八落、不规范,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了很大难度。近几年虽然国家对农村给了大量的投入,往往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存在的这一现状,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极为不利。因此、需要树立农村城镇化意识,一方面要努力通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二三产业,转移安置农民进城入镇,从而减少农民数量,减轻农村压力,促进农村发展。另一方面要发展壮大县城规模,建立和壮大乡村集镇,结合实际建立农村小村庄,通过不断加大县城、乡村集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其公共服务功能,使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特别是居住分散的农户逐步通过村庄建设集中以后,有利于发挥投资效益,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使农业优势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还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

四是要树立和谐意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个文明共同进步。和谐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才能达到良性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设与环境、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布局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和谐。树立发展重要,和谐更重要的思想。在发展生产上要充分利用天时和地利,合理布局各优势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充分发扬优良传统,破除陈规陋习,做到邻里团结、互助互爱、同谋发展、共同致富。做到既要发展生产,又要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既要不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达到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是要树立自主意识,由政府代替包办向农民自主,政府引导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在建设中,单靠国家投入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如果等、靠,相反还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树立自主意识,树立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思想,自己要有符合实际的总体思路,要有自己的建设蓝图,要有自己的具体办法和步骤,要有具体的行动。要坚持自建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政府项目投入也要考虑农民的意愿和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以免农民在建设中走弯路。引导也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持续性,要努力提高农民的创造性,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更多的财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对村组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考验,也是对基层政府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必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的解决问题,从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