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8-25 06:56:00

导语: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五”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特别是2006年的工作任务。会上印发了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孙家友同志对今年工作做出了部署,讲得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多年来,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自1990年以来,连续17年圆满完成省人口责任目标。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30多年来全市累计少生了200多万人口,是我市目前人口总量的1/2,从而极大地减轻了人口对我市经济、社会、医疗、入学、入托、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五”时期是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下,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得到基本保障。2005年,又取得了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良好开局,在全省人口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取得了党政线、基层线双第一的好成绩。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以下几条值得总结: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加大措施,强化力度,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层层签订《人口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继续实行城乡“二元化”的生育政策,保持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坚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计生协会组织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方法不动摇,印发了《淄博市加快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激励各级在创新中求发展,为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了分工负责制,层层建立垂直责任负责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综合治理新格局。通过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改变了晚婚率大幅下滑的局面,2005年恢复到了85%以上,并趋于稳定;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对使用B超和染色体技术的管理,使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计划生育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的案件得到及时受理、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是计划生育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三块基石”建设,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不断巩固完善,初步建立了“划片管理,户况显示”的信息化管理体系;2004年对全市村级计生主任全部进行了公开招聘,实行乡(镇)聘村用、县管档案、工资统筹,2005年又全面推行了“聘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制、淘汰制”四位一体的规范化管理新机制,薄弱村转化率达85%以上,从根本上打牢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四是改革创新,建设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迈出新步伐。各级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为目标,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人口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依法管理方面的“十告知”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村民自治方面认真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制度,优质服务方面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运行机制,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方面设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综合治理方面的“部门信息通报”、“楼长负责制”等,为全省新机制建设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各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实行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坚持改革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帮助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工作在计划生育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的成绩面前,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勇于探索创新,紧跟形势,超前发展,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十一五”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认清形势,找准问题,进一步增强抓紧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科学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制约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看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看到我市人口计生工作依然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出生控制的压力仍然很大。据测算2006年我市人口出生率为12.1‰,是我市人口出生的第二个峰值年,再加上2005年推迟生育的人群,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深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对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了冲击,产生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1)晚婚晚育难控制;(2)后进单位难转化;(3)节育措施难到位;(4)外出躲生和在流动中超生难追回;(5)计划外怀孕难终止;(6)社会抚养费难征收;(7)出生缺陷难降低;(8)性别比失调难管理;(9)特困企业和失业无业人员奖励政策难落实;(10)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难建立,等等。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解放思想,认真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是一些部门的大局意识、配合意识还不够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四是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同志对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认识不足,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认识不足,对群众生育意愿与政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及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危险认识不足,对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摩擦震荡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冲击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确保完成省里下达的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障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同志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解决人口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环节。稳定低生育水平比降低生育水平的工作要求更高,提高出生质量、优化人口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任务更重。做好当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重要性,坚持城乡居民“二元化”生育政策不动摇,积极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实行国家计划与家庭计划相结合,科学地分流结婚生育时间,将人口计划层层分解到乡(镇)、到村(居)、到人,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其次,要充分认识认真抓好优生优育工作的必要性,强化政府责任,将优生和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工作纳入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完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努力提高人口出生质量。第三,要充分认识性别比综合治理的复杂性,高度重视性别比偏高问题,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2个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和新修订的《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B超等相关医疗设备和技术以及相关药品市场的监管,依法严肃惩处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机构和直接责任人。要严厉打击贩卖、残害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范围以内。因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被警告的乡镇和有关区县,要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年内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下降到责任书规定的范围。对今明两年工作没有进展的,坚决实行黄牌警告,直至一票否决。

二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大对领导目标责任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构建起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做到“四个不动摇”,即:(1)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2)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3)坚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4)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方法不动摇。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把人口计生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绩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坚持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计,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健全完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合力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对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对号入座,找准位置,明确各自的责任,制定好贯彻实施意见,真正做到人口计生工作与部门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物质、技术优势,制定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政策,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凡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晚婚率、性别比综合治理方面,各相关部门要与人口计生部门密切配合,落实职责。要深入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广泛普及优生优育科普知识,提高群众优生意识,引导未婚青年自觉接受婚前检查,认真研究控制婚检率急剧下滑的对策,努力提高群众婚检率,把好优生的第一道关口;要以“关爱女孩行动”和“双进”、“双建”活动为载体,制定实施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努力营造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完善B超检查登记、孕情检测、生育全程管理、凭证定点终止妊娠、终止妊娠药品销售、胎儿和婴儿死亡鉴定等制度,严格控制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对违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责任人要依法严惩。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人口计生工作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各有关部门都要建立垂直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完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薄弱村帮促、晚婚晚育率控制、性别比综合施治等热点难点问题上,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

四是要大力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要加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一把手。人事部门要按照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建立县级人口计生专职执法队伍,履行对流动人口管理、性别比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违法违规现象监察等职能。继续实行乡级“一核定、两加强”(即核定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村级“一精简、两提高”(即精简村级计生专职人员数量,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报酬待遇),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各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综合协调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

五是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健全完善投入保障体系。科学、有效的投入保障体系,是实现“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的基础。

要加强服务机构和服务阵地建设。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乡镇机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乡镇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公益性的要强化服务职能,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2005年底,中编办在回答海南省编办关于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及服务机构设置的问询时指出:“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要明确有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整合乡镇事业站所要有利于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具体机构设置形式和人员编制配备,由省里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温总理的指示和中编办的批复为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稳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中,确保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得到稳定和加强。要全面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要深化技术服务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积极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逐年稳定增长的人口计生工作投入长效机制。按照中央要求,各级新增财力部分主要用于农村的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确保人口计生经费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2000年市政府决定连续5年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加强基层服务站建设,2005年市政府又决定连续5年每年投入60万元用于加强基层服务站建设。各区县、乡镇也要根据市里统一的配套规划,按照市、区县、乡镇1:1:1比例确定投入资金,保障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和各项政策落实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重点提高区县财政投入比例,逐步改变乡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确保乡村两级计生专职人员的工资、技术服务经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费、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费足额到位。要制定和完善“十一五”人口计生事业投入规划,确保到2010年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事业费达到国家标准。

同志们,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富国强民安天下的大事,“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奋力拚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