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同心协力 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时间:2022-08-11 02:46:00
导语:坚定信心 同心协力 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安排部署2004年的工作任务。刚才,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昌元同志宣读了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同志的致信,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劳动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2004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等一会,王金祥副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坚定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之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和自治区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维护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
(一)就业再就工作目标任务超额完成。过去一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将就业再就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党委、政府都调整充实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突出抓了配套文件的制定、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等工作,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几项重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实现就业再就业37.09万人(含兵团,下同),完成全年35万人就业再就业任务的106.6%,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65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4%的控制目标。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成效显著。去年,我厅相继制定出台了城镇个体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外来人员、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办法;提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自治区国有农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政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进一步加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分别达到158.8万人(含离退休人员)、176.2万人、135.1万人、41.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1万人。各项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全区已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退休人员28.6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78.2%,超额完成了任务。
(三)两个确保继续巩固。按照中央关于两个确保“三不变”的原则,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同时自治区加强对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巩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果,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区支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2.02亿元,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7亿元,为近8万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和支付其它失业保险待遇资金1.57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立足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我区职业培训工作的转机、振兴、突破和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区培训各类人员97.2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3%。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41.38万人,有30.0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区地方新鉴定和发放职业资格证书6.95万本,全区技术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数已达49.0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8%。全区完成高级技能人才培训1.2万多人,使高级技能人才达到8万多人,约占技术技能岗位从业人员的5.1%。开展了117个职业工种技能竞赛活动,参赛人数19.7万人。
(五)劳动关系调整和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各地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确保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依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推进了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国有企业、大集体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加强劳动争议预警预报,大力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时依法处理了劳动争议案件。积极构建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有11个地州市推行了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继续强化最低工资制度的贯彻实施,向社会了自治区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调整自治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意见。指导企业积极推行经营者年薪制,仅自治区就审批了51家区属企业的经营者年薪收入方案。
(六)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登记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劳动保障监察年审、专项检查、日常巡视监察、群众举报监察等形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区共检查用人单位1.87万户;补签劳动合同7.4万人;立案查处举报案件4618起,结案4412起,结案率95.5%;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214起;补缴社会保险费8500多万元。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劳动保障部的要求,认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七)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集体合同条例》;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新修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会同自治区建设厅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建筑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若干规定》;制定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劳动保障普法任务得到落实,按照《自治区劳动保障系统2003年度普法工作安排》,开展了劳动保障“四五”普法教育和考核工作。参加普法考核的干部职工8200多人,合格率93%。依法加强行政复议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全区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7起,结案49起。
(八)各项基础工作取得新成效。自治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已纳入国家金保工程。投资3000万元的首期工程全面实施,目前机房建设、总集成及产品供货项目已完成,应用系统开发与实施、办公自动化项目需求分析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设计、编码阶段。11个地州市制定了金保工程建设规划方案,部分地州市已着手实施。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得到加强,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力度加大,组织开展了再就业、职业培训、规范劳动合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伤保险条例》等声势较大的专项宣传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业务工作的开展。统计信息、信访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争创“三优”文明窗口活动,坚持“八坚持,八反对”,坚决克服“四难、两多、一拖”问题,使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思想作风、机关形象有了新的变化。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过去的一年,劳动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克服非典对劳动保障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下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这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劳动保障厅党组,向给予劳动保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有关部门表示诚挚的谢意,向辛勤工作在劳动保障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有以下三条基本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备加珍惜,发扬光大: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去年是中央和自治区将就业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第一年,也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关键一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从年初开始,我们就紧锣密鼓地抓好配套文件的制定和落实,使一季度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开门红。进入4月份后,面对非典疫情,我们坚决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坚持既定的目标不动摇,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5月底,自治区召开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就业再就业人数增速明显加快。同时,我们还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进展情况,并针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为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再就业优惠政策,超额完成全年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坚持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一年来,我们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全区开展了3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月、援助周活动,使93%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针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的实际,及时提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八项政策。在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统筹等一系列政策办法,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在企业解困方面,先后深入到全区15个地州市80多家困难企业和区属30多家困难企业调研,解决了企业改制不规范及部分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经济补偿金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解决和钢问题上,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安排,黄昌元副主席连夜带领有关部门的人员赶赴和钢,帮助企业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及时平息了突发事件。各地也都能以群众利益为重,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坚持不断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推进自治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关键靠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良好素质。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大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对全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使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打开了工作局面,为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展再就业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从人员结构上看,相当一部分是历年沉淀下来的,就业再就业的难度增大;就业观念滞后、技能单一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人员增多,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动关系不确立,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不高,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纳入覆盖范围;应由财政承担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欠费问题仍很突出;昌吉州、吐鲁番地区还没有实现失业保险地级统筹,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还没实现医疗保险地级统筹。三是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权任务繁重。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不依法与所招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致使劳动纠纷不断;破产兼并企业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问题,涉及面广,处理难度较大;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尤为突出;劳动争议仲裁中涉及工伤的问题增多,处理难度加大。
在看到矛盾和问题的同时,更应充分看到做好今年工作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已经形成共识,并将其作为重要职责,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二是今年自治区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区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9%以上,并进一步加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就业岗位将继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将继续好转,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三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去年各地在落实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自治区还将就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有关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并为劳动保障工作注入强大的活力。四是我们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几年来,各地在工作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好的作法,涌现出了不少好的典型,将对全区工作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区劳动保障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2004年自治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为手段,统筹城乡就业,协调推进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和金保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04年的工作目标是:实现就业再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6万人;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8万人(含离退休人员);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各项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0%以上;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
一是努力增加就业岗位。这是促进就业的关键。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切实把扩大就业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就业目标有机地体现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等各项工作中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经济与就业岗位双增长。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年内力争开发公益性岗位3万个。继续培育和扶持一批再就业基地,年内力争培育自治区级再就业基地20个,地级再就业基地40个,县级再就业基地110个,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继续发展一批劳务派遣组织,年内力争发展劳务派遣组织78家,开发就业岗位1万个。加强与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团体的合作,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组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自治区已将今年31万人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下达各地,各地要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和考核目标,确保全年就业再就业任务的完成。
二是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这是促进就业的重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继续落实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在政策落实中,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重视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在小额担保贷款上务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落实主辅分离、税费减免、社保补贴政策和服务型、商贸型、加工型企业认定上有较大进展,使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发挥得更加充分。
三是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这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各地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制度。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及时摸清和掌握新增就业岗位情况,向社会产业用工需求信息、空岗信息和招工信息。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制度,开展境外就业服务业务,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积极推行“一站式”就业服务,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完善工作职能,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自治区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召开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推动全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是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力度。这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方面。各地要把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作为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服务,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化。要继续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落实“一家一”、“一帮一”再就业援助措施,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力度,发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作用,确保2.5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有就业能力和求职愿望的当年“4050”人员全部实现再就业。
五是有效控制失业人数增长。这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减员,防止企业减员过多导致失业率攀升。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对已没有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将其账户中结存的基本生活保障费上缴财政专户后予以撤销。要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工作,尽可能多地将富余人员安排在辅业企业,避免推向社会。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有效控制失业人数增长,尽量避免失业在时间和地域上过于集中,确保社会稳定。
六是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这是促进就业的新要求。各地要全面清理和取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对进城农民工实行同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制度、参加社会保险统筹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就业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要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做好毕业后6个月以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工作,落实有关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到企业、到基层、到兵团就业。
(二)继续巩固两个确保,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对协议期满暂时无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各地要继续按现行资金筹措渠道筹集国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确保其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切实做好属地参保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做到基本养老金发放全年无拖欠。要加强三条保障线衔接,对企业新裁减人员和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按规定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并配合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要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增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发挥失业保险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用好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两项资金补贴。
二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2004年4月1日起,要统一全区各类企业的缴费费率,职工个人缴费统一执行7%的缴费费率。统一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统一改制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年金制度试点。研究探索中心城市扩建中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问题。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力度,进一步增强基金支付能力。养老保险费清欠率要达到60%以上。普遍实行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像片和指纹提取双备案制度,通过实施金保工程在全区建立起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指纹识别系统,从技术上堵塞重复参保和冒领养老金的问题。继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作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工作内容,重点抓好建立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卡、指导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等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各地要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未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地区年内必须启动,以降低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继续落实国有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医疗保险资金筹措办法,落实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以及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政策,确保他们病有所医。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服务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以用药和诊疗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定点协议管理,制定出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考核、定点医疗零售药店服务质量考核和举报医疗保险违规行为奖励等办法,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消费情况公布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四是全面实施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即将颁布实施。各地要积极完善工伤、生育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理顺工伤、生育保险体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业务经办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充实业务人员,确保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要积极做好工伤、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稳步扩大覆盖面,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另外,各地还要完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地级统筹和属地管理制度。继续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2001年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缴纳问题的通知》和自治区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0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费的通知》,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财政应承担的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和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费,并分期分批补缴历年欠费。
(三)围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一是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要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紧密结合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的需求,突出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保证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基本素质。要抓好在职职工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形成根据职工的职业技术等级和实际贡献确定岗位和工资待遇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抓好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具有创业意愿、创业条件的人员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训,建立“创业项目库”,加强创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其成功创业。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结合市场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技能需求,积极组织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要组织各类培训86万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30万人、在职职工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转移就业培训20万人。
二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以10个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力争10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持证率达到70%以上,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持证率达到30%以上。在车工、钳工等10个职业中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持有情况专项治理。指导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等院校的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面向本企业和本院校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是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实施“三年三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制定相关政策,力争今年培养新技师1万名。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探索建立培训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选择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专层次的高级工“直通车”培训试点,选择8所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术学校开展“3+2”高级工“直通车”培训试点,选择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五年以上工龄的中青年职工开展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模块式”培训试点。组织5个支柱行业,开展生产经营一线高级工以上技术骨干技术交流活动,提升技术水平。在有条件的行业或企业,开展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首席工人”试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开展30个职业(工种)10万人参加的自治区一级职业技能竞赛和20个职业(工种)2万人参加的自治区二级职业技能竞赛。
(四)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一是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各地要巩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明确代表企业一方的企业联合会或企业家协会的主体地位,逐步将三方协调组织机构向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延伸,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多形式的协调劳动关系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紧紧抓住职工群众和企业最关心、劳动关系中矛盾最突出、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开展协商工作,化解矛盾。要贯彻实施《集体合同条例》,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集体合同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力争使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率达到80%以上。要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管理工作,力争使非公有制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0%以上。
二是预防和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各地要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排查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事件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积极化解争议。继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队伍建设,加强对调解员、仲裁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和争议办理水平。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原则,完善三方办案机制,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妥善处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做到优先受案,及时处理。全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要保持在90%以上。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各地要加强贯彻落实《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劳动合同签订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对不签订劳动合同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要依法予以处罚。继续加大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查处,督促企业依法支付职工工资,严厉打击无故拖欠和克扣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行为。探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等级制,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上访案件和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改进监察手段,全面推行首席(主办)监察员制度。继续贯彻落实七部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各级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委员会,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和协同监管体制。抓好两个联系城市试点工作,改进基金监管方式,通过实施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加强基金审核监控和预警工作,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有效制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损害社会保险基金以及虚报冒领社会保险金等欺诈行为。
(五)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各地要继续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尚未建立的年内必须建立。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调整工资分配结构,合理确定岗位工资标准,使工资收入分配向技术岗位、关键岗位倾斜,逐步提高岗位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比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标准。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民主决定工资机制的建立。落实非全日制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和全日制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实行职工出资购股、技术入股、知识管理折股等办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今年,自治区将制定出台《自治区工资支付办法》,修订完善《自治区最低工资暂行规定》。
(六)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依法行政。
从今年7月1日起,《行政许可法》将开始实施。这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提高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宣传。要按照我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意见》,认真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申请制度、行政许可公示制度、行政许可告知制度等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今后各地制定的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要报我厅备案,同时要加强对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依法规范劳动保障行政行为,加快推进依法行政。要结合《劳动法》颁布10周年,突出抓好《行政许可法》、《工伤保险条例》、《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新修订)、《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自治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劳动保障干部的法律素质。要积极配合国家将要出台的《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
(七)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提高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
各地要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体要求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加快实施金保工程建设。今年,自治区金保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以统一的数据中心和主干广域网(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为重点的统一平台建设;积极推广统一应用系统的实施;实现自治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与劳动保障部联网;实现自治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与50%以上的地州市联网。
(八)转变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劳动保障每一项工作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要求当成自己的责任,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满腔热情、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要重视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我们的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我们的工作。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情况差别较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尽相同,不能强求一律,也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要深入当地实际,实行分类指导,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二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既要为现实服务,也要着眼长远,为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在着力解决当前影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解决影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战略性、根本性问题,逐步建立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总结经验。要将基层好的做法提炼并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将临时应急的措施在完善和规范的基础上转化为长效的工作机制,将实践证明为正确的东西转化为法律法规。
三是坚持“两手抓”,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关键在人。培养一支政治强、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和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思想建设方面,要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全局,把握新形势,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在业务能力建设方面,要不断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力戒形式主义,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在廉政建设方面,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按照从严执政、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从政行为,做好反腐败的各项工作。
同志们,2003年我们走过了光荣而艰巨的一年,2004年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为自治区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实现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途径
- 下一篇:青岛拟启用针孔摄像机和录音机监督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