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解读十七大报告:中国又好又快
时间:2022-10-22 11:20:00
导语:权威人士解读十七大报告:中国又好又快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并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领会贯彻报告精神,《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特邀请权威部门的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采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黄冬
“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一个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气势恢弘、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纲领。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树立雄心壮志、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十七大期间,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代表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的专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把握”
蒋巨峰说,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蒋巨峰认为,结合四川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把握”:一是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做强做大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施畜牧业现代化,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依托43个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利用四川在资源、科技、市场、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积极引导全民创新创业。二是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富民优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建共享,形成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的内在动力机制。三是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以现代化为导向,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相协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下最大决心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严格土地管理,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四是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产业互动,使社会保障等工作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快进程;下大力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推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完善包括路、水在内的基础设施,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建设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发展的新起点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四川具有怎样的优势,前景如何?
蒋巨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政策环境、最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世界科技革命步伐的加快,“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正当其时,四川可以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这对于加快四川发展,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四川是我国西部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有突出的科技优势和充裕的人才储备,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目前政策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加快推动四川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如何理解“城乡经济
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白津夫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新格局的“必须”和“必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基础,一些城市已经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在发展。五是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了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了条件。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必须加快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应当指出,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既有现实的基础,也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规律。
城乡一体发展是世界现象,是现代化的大趋势。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分工格局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间的融合,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系性加强。同时,由于城市土地、环境和能源资源的限制,促使城市产业为追求比较效益最大化大规模向外转移,带动劳动人口从城市向外移动,形成逆城市化倾向。传统城市化是简单的人口城市化,这是与工业化初期阶段相适应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大规模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在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现代产业的兴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趋缓。特别是随着大工业进入农业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武装,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随着产业链加长,进一步模糊了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边界,也使得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界限不再那样泾渭分明,在发达国家甚至出现“泛城市化”的现象。
如何建立新格局?
统筹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是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为此,要改变过去靠农业积累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由农村提供资源支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到突出位置,坚持新增投资重点转向农村,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这样才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如何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要在城乡规划上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节约发展。从全市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尽快改变过去基础设施建设只重城市,不重乡村的情况,把新增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改变城乡基础设施反差较大的问题。三是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四要就业一体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劳动待遇公平,使劳动者公平享有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五要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关于财税改革问题的三点体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同志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深化财税改革提出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这一表述,是建立在过去中央全会文件中已形成的“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但与之相比,具有更明确的要点、更丰富的内涵。
合理明确各级政府事权是始发环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总体模式的财政体制,是以“经济性分权”形成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其中始发的环节,就是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力求合理而清晰地明确规定政府的事权即职责(及其分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的转轨需要。我国事权划分的关键所在,一是合理划分投资权,中央政府在有限介入为数不多的大型、长周期、跨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地方政府应从一般竞争性生产建设项目的投资领域退出,收缩到公益性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领域内,从而理清多年来中央、地方投资权上的纠葛,进而由粗到细形成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分工明细单。二是以“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推行财政层级的“扁平化”,进而拉动“减少行政层级”的综合配套改革,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和促使扁平化后的各级政府在事权合理化、清晰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总之,十七大报告重申“与事权相匹配”这一深化财税改革的要点,是在源头上强调了政府职能边界“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的基本要求和掌握财税改革问题的始发环节。
中央和地方分别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实质内容
各级政府为履行好其事权,必须解决所需的财力后盾(财力来源)问题和财力使用的效率问题,只有使各级政府财力与其事权相匹配,才能使各级政府都能提供本层级上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履行好政府的财政分配责任和公共职能,这是合理构建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所追求的实质性内容。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现象形态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欠发达地区普遍感到财力严重不足;二是基层(县级以下)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存在财政困难;三是在中央未赋予地方举债权的情况下,地方各级变相举借债务的规模不小、问题不少。解决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制度建设问题,则是实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目标的关键。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把与事权的匹配集中表述于“财力”的匹配,正是强调了这一实质内容,并将有力推动相关制度建设。
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相关制度建设的要点
在制度安排层面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分税制中的财权配置(税基配置)问题。中央政府为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应当掌握有利于维护统一市场正常高效运行、流动性强、不宜分隔、具有宏观经济反周期“稳定器”功能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以及有利于贯彻产业政策的税种(消费税等);地方政府为履行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和优化辖区投资环境的职能,应当掌握流动性弱、具有信息优势和征管优势、并能和自身职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税种(不动产税等)。
此外,因为同样的税基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丰裕程度很可能大不相同,体制设计中,必须在尽可能合理配置财权之后,再配之以合理、有力的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以求近似地达到使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其财力也能与事权大体相一致的结果。因此,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便成为第二项重大的制度建设问题。这一制度建设还包含很多技术性的具体内容,如“因素法”的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的扩大、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等。
再有,从分税分级体制长远发展考虑,还应探索在控制、消化地方政府已有债务的前提下,如何结合《预算法》的修改,适当发展规范的地方政府市政债等地方公债,这也是使我国地方政府财力与其事权相匹配的一个有必要作出试验的制度创新。
新农村建设仍需艰苦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便是有力的见证。
农民越来越多地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期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2006年粮食产量超过9800亿斤,自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粮食增产,粮食总产、单产和人均占有粮食产量这三项指标连续3年都呈增长趋势。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实际增长7.4%,为近10年来农民收入增幅之最,亦是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6%。在自然灾害频发、上年基数较高、政策效应趋稳、贸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料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十六大以来,农村的社会事业亦得到迅速发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扩大到了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长期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将得到缓解。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广大农民群众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越来越多地分享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解决“三农问题”仍需长期艰苦奋斗
几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并认真落实、有力贯彻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农村工作中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措施。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所有这些政策的提出和落实是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度根源和体制保障。
我国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领域的进步令人瞩目,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6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也曾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按照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早日完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立足全球,谋和平发展大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随着我国从“经贸小国”发展成为“经贸大国”,我国的对外开放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贸易磨擦进入高发期,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更加复杂;二是国内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能源依赖程度大大上升;三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下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坚定立场。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经验的精辟总结,也充分体现出中国这个新兴大国立足全球谋发展的高度自信。
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在继续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的同时,新的开放战略具有很多新的内容。
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着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服务业态、管理模式与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紧抓住跨国服务外包的重大机遇,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引进技术与资本密集的制造业外商投资,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大国的立国之本,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自主创新,要勇于和善于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通过引进国外的人才、设备和管理,特别是继续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充分发挥其“溢出效应”。要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国外技术型企业或设立研发机构,就近利用国外研发资源,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保障海外资源供给,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海外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上升。保障海外资源的安全供给,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对外投资,掌控一定的海外资源能源开发权,获取权益资源。要通过建立自贸区等多种手段改善与资源能源出口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与之建立稳定的长期供应关系,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冲击。要加强进口企业的协调,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幅提高我国在资源能源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要建立与完善跨境运输通道,保障运输安全。要大力引进先进的环保型技术与设备,大幅度推进节能降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国需要一大批自己的跨国公司,才能支撑我国的大国地位。过去30年,我国对外投资相对落后。目前,外汇储备充裕,对外投资能力大幅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具有开展跨国经营的内在要求。国家要大力扶持我国各类所有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培育国际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开展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为中小企业顺利“走出去”提供平台。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的全球影响力。大国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来维护本国利益,因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与修订。推动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维护自由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加强与G8、OECD(经合组织)等发达国家集团和各类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对话、交流与协商。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按照平等互惠、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周边地区、资源富集地区、主要市场和战略伙伴为重点,逐步构建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立有利于我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我们相信,只要真正按照十七大制定的正确路线,贯彻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的和平崛起就一定能够实现。
消除抑制创业和就业的体制障碍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扩大消费,将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且,要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我认为,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突破创业和就业的体制障碍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要互相联系起来,制定和实施连动的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是扩大消费
中央之所以提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在于投资的不稳定性,消费薄弱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加上政府行政管制主导的调控方式,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调控和发展方面的博弈,导致国民经济运行一放投资和经济就热,一控投资和经济就冷,形成恶性循环。
创业和就业是扩大消费的主渠道
中央之所以提出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在于:2004年城镇人口从业率从1990年的56.44%下降到了48.70%,其中,应当工作而没能工作的劳动者约5000万人,有2400万人需要就业。扩大就业已经是党和国家非常紧迫的的经济和社会任务了。就业与消费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二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就业与消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大量地减少失业,积极地增加就业,就可以相应地扩大消费,改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从目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又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规模较大,而且因储蓄倾向较高,形成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一个不利因素。如果鼓励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投资和开办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者广泛的就业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节省社会保障费用,又可以扩大消费的比例,还可以降低居民收入的储蓄率,扩大其投资倾向,减少储蓄供给,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因此,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增加消费在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诸问题方面将会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而就业、投资于中小企业,对于居民来讲,是比存款和依靠国家救助保险得多和好得多的失业和养老保障。
要突破抑制创业和就业的体制障碍
中央之所以提出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明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因为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严重抑制着创业和就业的扩大。
从世界各国的规律来看:许多国家劳动力的65—80%在自由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就业,一国企业的99.5%以上是微型和中小企业,平均人数是9—15人,而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数量是45—55个。我们国家,只有53%的劳动力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不到10个。就业如此严峻,主要原因是就业结构中:农村与城市结构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太多;国家供养与自我就业结构中,城镇劳动力中国家供养的规模达到4500万人,自收自支,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等体制供养的劳动力达1270万人;企业规模结构中,大型企业在减人,而个体工商户、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因此,如果说失业危及中国未来的社会稳定的话,能稳定中国社会的出路只有一条,即党和政府要用最大的政策努力来发展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而在中国,导致中国就业日益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各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审批、乱许可。扩大就业,第一就要放宽注册登记等体制和政策;其次,要改革财政体制,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考虑到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目前最为迫切的,我认为,是彻底解决严重抑制创业和就业的收费部分,对于工商、质检、城管等影响创业和就业类的自收自养型收费,中央和各级财政要拿钱置换其自收自支或者收支两条线体制补充经费,从根本上建立杜绝乱收费的制度和机制。
发展是手段,民生是目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
作为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对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我首先关注到了其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乃至整个十七大报告与中国共产党此前路线的继承和创新,又需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探索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上来加以审视。
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发展,由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长期性,发展必然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第一要务。但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增强国力、增进国民福利的手段,经济发展的果实必须在全体国民中得到广泛公正的分享,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某些地方在“发展”旗号下肆无忌惮地损害群众利益,甚至公开宣称“谁影响XX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注:此语出自2004年湖南郴州嘉禾县拆迁事件),那就完全颠倒了目标和手段的关系;而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建设起着导向作用,后两者则是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建设之间又存在相辅相成关系。
优化分配的前提是增加生产,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不断改善绝大多数国民教、得、医、养、居的水平;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又将反过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社会建设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为保证经济运行摆脱有效需求不足的约束。中国经济失衡表现在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个方面,消费相对不足是内部失衡的病源,顺差过高和由此而来的流动性过剩、资产市场泡沫横飞等等问题,也可以追溯到国内消费不足上去,而社会建设正是克服消费不足所必需。
人力资源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建设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正表现在为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以孔子开门办学有教无类为标志,中国在全世界最早建立了平民教育体系,这是中华文明历久而不坠的关键之一。中国共产党赢得政权之后,又投入巨大精力普及教育,为中国工业化和社会安定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因为它给全体国民提供了一条最大限度摆脱家庭背景影响、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教育普及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优势,而一度出现的教育事业指导思想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的这个基础构成了深刻的损害,社会建设就是要纠正这一偏差,而这一纠偏之举也必定会赢得社会广泛的支持。前两年开始批评“教育产业化”的时候,我母亲就很高兴地对我说,他们二老和我们兄妹二人都享受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福利,没有为接受高等教育花钱;看来以后自己的孙辈也可以不用承担吓死人的学费了。如果我这样的家庭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对教育产业化看法如何、对推进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建设期待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拥有世界1/4人口的中国的任何进步都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力还将与日俱增。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人类文明的任何探索如果没有1/4人类的积极参与也就很难有太大实际意义,1/4人类思考、探索、实践的结果又对全人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由于中国是在没有殖民扩张对外掠夺条件下实现了长足发展,中国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探索发展之路也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开拓区域统筹战略的新境界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超大型国家。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我国凡谋大业者非重视区域不可。未来全球性竞争更趋激烈,区域更是像我国这样的大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区域统筹战略。
概括来讲,《报告》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特别强调了新世纪新阶段区域统筹战略的五个方面。
首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1965年以来,中国沿海内地人均收入差距重新开始持续扩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之间的人均收入总体差距也转入持续扩大,中国不同层次区划体系的总体差距呈现全面扩大趋势。目前,中国区域差距大于美、德等发达国家,也大于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开始全面推行积极的缩小区域差距政策时的水平,而且还在趋于继续扩大。面对如此形势,我国必须把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作为区域统筹的战略目标之一。但在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我们客观分析,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沉着应对。《报告》在科学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规律和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就是要通过发挥市场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来促进各地要素价格和收入的均等化;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是要立足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把政府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干预集中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
其次,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必须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一总体战略虽然“没有倾斜”但并不等于没有区域政策,而是意味着我国总体区域政策从以资源分配为目标的传统范式向以增强各区域竞争力为目标的新范式的重大转变。
第三,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是区域统筹的重大课题。《报告》在把握我国现阶段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在健全全国统一市场机制方面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在完善区域合作互助机制方面提出,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加强中央扶植机制方面,统筹推进落后地区发展、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战略需要,一方面,进一步明确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更加鲜明提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无论是在城市层次上还是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层面上都表现出新一轮空间集聚,这使我国进入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矛盾日益突出。《报告》在总结我国国土规划的经验、借鉴国外国土规划和空间成长管制做法的基础上,从协调人与自然空间矛盾的高度,第一次在我党重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将迅速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体制机制。
第五,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大都市化、城市群化趋势,《报告》在科学总结国内外城市化正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的原则就是“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目标就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主体形态就是“城市群”。
- 上一篇:十七大记者印象:“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 下一篇:人民日报:今后的五年 关键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