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第11经济区联席会发言稿

时间:2022-08-17 03:39:00

导语:市长在第11经济区联席会发言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长在第11经济区联席会发言稿

这是推进《规划》实施的有效形式,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又召开了实践证明。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意图的重要载体。刚才,同志介绍了新区建设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关回顾和总结了规划》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分别就建设副中心乡村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发言,同志也介绍了做法和经验,同时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必将对更好地推进《规划》实施工作发生经济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起步良好,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

《规划》实施两年来,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经济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831亿元,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90亿元,分别增长14.5%和28.7%,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在西北地区的占比均较规划颁布前提高了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61元和4882元,增长16.3%和2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和6.3个百分点,较年分别提高6190元和1365元,经济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是一系列具体规划相继完成。以规划为先导,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落实“十二五”发展目标,先后制定了城市群建设规划、高速公路网规划、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新区总体规划,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编制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在各项规划引领下,经济区各项建设全面展开。

二是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网和航空设施更加完善,高速公路总里程由原规划的1800公里增加至3200公里,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6.3万公里,尤其是到高速公路的开通,真正把大融为一体。开通了至郑州的高铁,地铁二号线将于今年9月底试运行,即将建成的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将使设计旅客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比原有能力和实际水平分别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二小时交通圈”和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其中落户民用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的企业达到698家,总产值比两年前增加了38%。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107个开发区的第三位,渭南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四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出口双基地之一,依托国际港务区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是生态建设和文物保护成效显著。以渭河综合治理和秦岭保护为重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努力营造大水大绿的人居环境,大中城市良好天气连年超过300天。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建成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正在浐灞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更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突出例证,大大提升了的城市品位。

五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已经起步。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实施创新能力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四大技术创新工程。年,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1380个,国内先进水平的占70%以上。加大军民结合“双百工程”实施力度,每年支持100个重点企业和项目实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双向转移。通过省创业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文化和科技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六是省部共建和区域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我们相继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商务部、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文物局、中国社科院等签署了经济区共建协议,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编制融资规划协议,推动高新区、经开区、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和杨凌示范区等5个园区成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前不久,综合保税区和国际港务区相继获得国家批准,成为西北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政策条件更加优越。与此同时,区内各市也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教育、人才、文化、旅游、工商、文物、统计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内部联系更加紧密。

二、认清形势,增强加快经济区建设的紧迫感

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和西部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并被赋予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和建设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战略高地的定位,承担着带动大、引领大西北的重要使命。虽然近两年区内经济较快发展,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看到不足,切实增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对我们面临的竞争形势有充分认识。“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开发空间层级优化,区域开发格局进一步细化,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等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西北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呼包银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等,有的已经获批,有的即将出台,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特别要看到许多区域在发展态势和支持政策上具有一定优势。比如重庆的两江新区,发展势头很猛,仅年GDP就突破1000亿元,增速23%,基建投资每天超过一个亿,引资每天高达4.5个亿。与我们同在西北的新疆,地大、物博、人少,中央又决定全国对口援疆,并给予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而我们这个地区虽有多项重要指标都提前两年完成,但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的比重,2009年为30.9%,去年为30.2%,却有下滑的趋势。因此,对我们来说,发展不足仍是突出矛盾,加快发展仍是第一任务,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全面加快发展步伐,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二是要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充分认识。首先,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年,区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和最低的城市相差了12倍,城乡发展不协调,有些县的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0%,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薄弱。其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二产比重过大,三产发展滞后,技术装备落后,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竞争力提高。此外,国家日益收紧的货币政策和土地闸门也对区域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建设用地缺口较大、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都使经济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是要对经济区总体实力较弱的现状有充分认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既有经济基础上的融合。在进入国家层面的经济区中,经济区在这一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去年,长三角生产总值接近7万亿、珠三角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并已形成互通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而我们这个区域,生产总值刚刚突破6800亿元,七市一区虽然各有特长,但经济实力都没有进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相对而言,孤立发展的态势还比较明显。我们要充分利用《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在区域内整合各类要素,深化经济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在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综合实力中,实现互利多赢。

三、突出重点,推动经济区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是紧紧围绕“一高地四基地”的战略定位,扎实推进经济区各项建设。建设“一高地四基地”既是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也完全符合关天地区的基础和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定位不动摇,坚持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朝着规划的目标不懈努力。区内各个市县所有落实规划的工作,都要自觉地围绕这个目标对照、把握和推进。首先,要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乐际书记多次强调,的发展必须是开放的发展,的经济必须是开放性的经济,只有这样,才有出路、有活路、有竞争力。最近我们很快将召开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专门就开放的问题进行研究、安排和部署,各地要切实抓好落实。各高新区、经开区和产业基地,都要成为开放度更高的示范和引领本地区开放的高地。四个基地中,首先抓好要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不久前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的精神,下功夫解决科教资源条块分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较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真正完成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的任务。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一定要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我省联合编制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来推进。要把怎样提高装备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组织进行装备制造成套重大项目攻关,加快实现由制造向创造、配套向集成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主要是发展好杨凌示范区,并依托这个平台,积极探索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实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带动整个经济区乃至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区也要按照总体规划的布局,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重要任务,使新区成为我省继杨凌示范区之后又一个现代农业的样板。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关键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唱好旅游经济大戏,做足文化产业文章。要在近两年已有良好开端和充分发挥曲江文化产业基地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培育多元化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特色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使相关产业彼此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是紧紧围绕“两大重点任务”进行突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重点任务,一个是以为重点的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一个是加快一体化和新区建设。这两项,既是国家交给我们的改革任务,又是规划要求率先建设的任务,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做好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就强了,新区建设好了,对推动大都市的形成和带动大、引领大西北的作用就增强了。所以,必须紧抓不放、全力突破,特别是已经明确的规划和项目,一定要加快推进。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前面已经说了,这里再强调几件事情,一个是企业一定要建科技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投入标准,政府就要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经费。这项工作,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要逐企业去落实。另一个是科技成果省内转化比例要提高,去年只占30%,今年要达到50%,科研单位和企业彼此要加强对接,科技、工信、中小企业等有关部门也要做好搭建平台的工作。再一个就是要加快推动科技人员合理流动,人事、科技等部门要围绕打破“终身制”和解决人事关系“条块分割”,尽快制定促进科技人员自由流动政策。

新区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现在,规划已经做好,蓝图已经绘就,工作机构也已组建,并赋予五个组团充分的自主权,下一步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重视,第一是要坚持市场运作。现在省上能给的就是30亿元启动资金和3万亩土地指标,要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一年后五个组团都要有新的形象。第二是要尽快启动一批项目。最近已策划了一个百千万工程,就是今年新区要开工100个项目、投资1000亿,10年完成投资10000亿。新区管委会要抓紧准备,7月份搞一个一系列的开工仪式,五个组团同时启动。第三是各市各部门要大力支持。新区建设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大事,各市都要支持并积极从中寻找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咸阳两市更要全力以赴地支持,目前两市的常务副市长都是管委会的副主任,咸阳最近又组建了一个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为新区开发建设服务,这个做法非常好。总之,建设新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省瞩目、全国关注,我们一定要集全省之力,努力按照规划目标将其建设成一个现代田园都市。

三是紧紧抓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个重要任务,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我们所有的工作最后都要体现在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好、更富裕上。落实关天规划的所有工作,都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尽管这两年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但总体上还是偏低,其中农民收入与全国还有1037元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重要任务。第一是国家有制度和政策的我们要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标准。只有国家有政策,这类制度越早实行越好。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国家层面上都有了制度规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加快速度。近年来我省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最近将全面实行的城乡统一标准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加快推进的。第二是国家没有政策的我们要创造条件来实施和推进。如我省实施的“蛋奶工程”,高龄老人补贴、孤儿和生活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等等,就是自己创造条件做到的。第三是对不合理的一些利益格局要予以逐步调整。比如,解决企业的军转干部的待遇、完善农村退伍军人优抚政策和提高过低行业职工收入水平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提高居民的收入,既是改善民生,也是扩大消费、优化经济结构的根本举措,希望大家主动做、积极做,做实、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媒体采访有关民生问题的时候,我经常讲“加法”和“减法”,但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目的都是为了加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城镇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缩小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当然,超过了更好。在这一点上,,一定要走在全省前头。

四是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松手,加快全区城乡统筹步伐。长期以来,地区是城乡分治,重城市、轻农村,结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不断问题加剧,这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以城带乡,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为此,要紧紧抓住几件实事,全力以赴推进。

一要推进农民进城。自去年省政府有关政策出台以来,全省共有80多万农民进城落户,应该说总体情况不错,但发展也很不平衡。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新课题,要做好确实不容易,但它符合群众愿望,符合发展需要,必须认真做好。最近国务院文件中有关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和政策更为优惠,目的就是保护农民利益,鼓励农民进城。所以,各市一定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尤其是市要进一步突破有关规定。要针对一些大型企业长期聘用农民工较多的情况,允许由企业集体办理落户手续,并利用国家政策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等问题。

二要推动土地流转。农民要进城,土地包括林地,一定要流转。这样,一份土地资源可以变成两份收入,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土地流转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民自愿,一个是要有大企业来投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没有农民自愿,土地就无法流转,没有大企业开发,农民收益增加就没保障。省政府已专门下发了有关土地流转的文件,杨凌示范区现在也做得非常好,周边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村子,希望其他各市也加快推进。

三要加快重点镇建设。现在我们抓30个重点镇建设,目的就是要提高其承载能力,聚集更多的人口和生产生活要素,使这些镇变成县城的延伸区和县域副中心,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本。省上目前已给了每个镇1000亩土地和1000万资金启动,建设模块也全部做好。要面对全省房地产开发商,尽快搞一次招商活动,把有资质、信誉好的开发商吸引到农村去,加快重点镇的建设步伐。

四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中央和老百姓都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由于我们采取了组建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等有效措施,今年全省的建设力度非常大,效果也非常明显,总体上不应该有大的困难。但要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各级政府必须格外上心,既要把目标任务完成,更重要的是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出问题。最近媒体报道的套取保障性住房补贴、用保障性住房土地搞开发,以及让群众交多年廉租房租金等,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一定要严肃处理。

关于加快城镇化步伐,我提出要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推进,如何理解做美、做强、做大、做好,需要很好地研究,比如做美,第一个是要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第二个是完善城市的功能,让人生活很方便,第三个就是要强化城市的管理,所有事情都规范有序。一句话,城市要功能齐全、生态宜居、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特别是及几个地级市,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强县城,就是把县城做成三级城市,提高承载力和经济实力,现在我们县城的面积、人口和产业总体上都不够,“十二五”必须加快发展。城市化是必然趋势,但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部都到大中城市,还是要就近转到小城镇。目前我省镇的规模普遍太小,功能及承载能力都很低,所以要尽快做大。做好社区,就是要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想居民之所想,做居民之所做,各个方面都能让大家满意。

同志们,“十二五”是落实《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希望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市、各部门,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区发展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