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长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论述

时间:2022-07-16 11:42:00

导语:县委宣传部长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论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委宣传部长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论述

宣传思想工作

县委宣传部长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新农村建设论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为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责任重大,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和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

一、发挥理论宣传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目前,在广大农村面对日新月异的外界形势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农民还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方式,“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理论教育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首先,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必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闯出新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稳定,使农村不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包袱,而是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其次,要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课题研究,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中央“多予少取放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研究,以此来帮助村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和方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干部是主导,负责规划、组织和协调,对党员干部要侧重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方法、内容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其三,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讲活动,使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业能力,激励和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重点。舆论宣传具有引导舆论、鼓舞士气、推进工作的重要作用,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创业创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广大干群能否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县各地创造的鲜活经验能否得到快速有效传播、涌现的先进典型能否发挥引导示范作用等等,必须依靠舆论宣传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提高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一是要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精心策划组织宣传战役,整合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传媒力量,增加内容、增加时段、增加版面,开辟“聚焦新农村”、“走近新农民”等宣传专题(专栏),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地反映广大干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火热干劲,鼓舞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二是要充分展示全县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要及时充分地宣传报道全县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和最新进展;及时充分地宣传各地从实际出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突出建设新农村的美好前景。三是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实践,要保证各地党委和政府正确贯彻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证基层政府和干部的作风不严重脱离群众,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维护农民利益的舆论力量和社会力量,保证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三、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又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事关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和质量。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文化引领和整合其他各种文化,抵制和消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影响,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宣传部门要针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是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握农民群众的思想脉搏,着力反映家庭亲情、人间友情、社会真情,创作出更多倡导美好生活、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及时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化工作者,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繁荣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要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思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力开展女娲民俗文化、茶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开发,扶持弦子腔、皮影戏等民间传统文化,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传承民间艺术,传播有益文化。三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把欢乐送给农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农村基础文化建设提供全面、完备、有效的阵地。要大力开发节庆文化,以节庆文化活动为载体,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宣传平利、推介平利、繁荣经济为目的,创造性地办好“女娲文化节”和“茶文化节”。要充分利用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继续开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认真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活跃农村的文化市场,丰富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发挥道德培育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是要加强农村公民道德教育。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的农民;没有新的农民,就没有新的农村。通过家庭、学校、基层党组织、村级文明市民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农村进行道德教育,采取制定村规民约、开辟文化墙、评选文明户等形式,把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全体农民群众的头脑之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大力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改掉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组织开展“践行文明公约、共建和谐平利”主题活动,广泛宣传新时期文明公约,大力弘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家庭美德,形成健康向上、邻里和睦、互助合作的社会风尚。生活环境是反映一个地方文明程度最直观的指标。平利“蓝天碧水马头墙、秀山绿树映山庄”的美好田园风光,统一风格的特色民居,是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而良好的环境正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重点,需要共同缔造。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粪土乱堆、禽畜乱跑、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文明行为。三是要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文明村镇创建、“五好家庭”、“三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努力形成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村容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风尚,从而真正使平利成为陕西最美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