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在金融工作会发言

时间:2022-07-31 09:15:50

导语:副书记在金融工作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副书记在金融工作会发言

一、金融形势必须准确把握

综合刚才陈市长、葛主任、计行长对当前金融工作的总结与形势分析,在这里,我想用"作用重大"、"发展不足"、"机遇难得"这三点来概括我市当前的金融工作形势。

第一,"作用重大"是对我市金融业的客观评价。近年来,我市金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发展改革逐步深入,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金融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近期工作中,富煌钢构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企业债券发行进展顺利,农村商业银行即将挂牌,各大银行与政府的对接工作卓有成效,部分金融指标在市乃至全省排名靠前,充分说明金融业在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发展不足"仍是我市金融业的突出矛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市金融业发展依然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全市投融资形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从需求方面看,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经济结构层次不高,企业主体数量不多,严重影响了有效需求的扩大。从供给方面看,金融体系竞争力不强,金融机构"小、弱、散"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产品较为单一,服务方式相对滞后,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从结构方面看,我市金融业发展结构失衡,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债券、票据及其它资本市场等融资规模较小,村镇银行尚未组建,小贷公司规模偏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从发展环境看,围绕金融服务的中介结构组织缺失,服务功能不完善,担保公司实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金融核心意识和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还比较薄弱。

第三,"机遇难得"仍是我市金融业的基本态势。首先,偏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中央确定了今年宏观政策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向"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倾斜。在重点控制通货膨胀和房产泡沫的同时,对有利于结构调整的项目和企业进行了选择性"扩张"。其次,金融服务刚性需求明显加大。围绕"要按照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这个定位,新一届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五年实现"一个进入、两个两番、三个倍增"的奋斗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对近期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产业引进等方面与等高对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面貌"两年大变化"。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全市"1235"工程、旅游"十大工程"、工业"18733"工程已全面铺开,全市金融需求空前活跃。

总体来看,金融业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空间尤为广阔。我们一定要正视不足,抢抓机遇,赶早行动,把握主动,创造性地激发政策效应,挖掘市场潜力,千方百计做大金融总量,增加金融供给,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金融机构必须主动作为

经济与金融,荣衰与共,休戚相关。正如建行的发言,金融与地方经济唯有"结伴同行",方能"成其久远"。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一定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刻内涵,把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扩大信贷投放是首要任务。由于现有各类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仍较滞后,企业债券、票据融资等直接融资效果短期内难有突破,在这种形势下,资金保障的主渠道仍是银行信贷。李斌省长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要求,把做强地方金融作为主攻方向,把服务薄弱环节作为着力重点,把加强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我的理解是,当前要适当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巢银行要深刻领会和贯彻"有保有压"的金融政策,把扩大信贷投放当做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向上争取和扩大信贷规模,多方调度信贷资源,加大投放力度,力争2012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贷存比超70%,贷款增速超10%。目前,我们的贷存比是56%,在县域中算好的,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的存款并没有完全用在的发展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在3月份召开的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我特别强调要对城市建设、实体经济、"三农"领域、小微企业、现有融资平台扩大投放,这个方向应该坚持。希望各金融机构立足自身特点,研究我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目标,在信贷投放上向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薄弱领域倾斜。在投放方式上,对优质的信贷项目,要简化程序,确保贷款第一时间发放到位;对抵押有缺陷的项目,通过金融创新等有效途径,做到贷款及时下放;对融资需求巨大的项目,通过银行组团或向省级机构推荐的形式,力争满足融资需求。在争取信贷支持的同时,我们也将健全政府投融资体系,继续做大做强现有政府融资平台,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不断提高资金保障能力。此外,我们将继续用好用活其他金融工具,充分发挥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作用,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第二,降低融资成本是关键之举。在这里首先分析一下企业融资成本。目前银行利率为6%,一般情况下企业贷款利率会上浮40%到10%,再加上开据承兑汇票贴息、担保、审计等费用,实际融资成本超过2分(年利率24%),小额贷款公司利息一般是银行基础贷款利息的4倍,大概为22%~24%。除了垄断和资源等高利润行业外,如此资金成本下,一般企业根本挣不到钱,由此产生了"不融资等死,融了资自己去找死"的现象。所以,中央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和李斌省长均对应对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作了明确要求。希望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换位思考,正视问题,拿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严控担保费率,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市工业企业为例,我市现有工业企业6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1家,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也是融资最为困难的群体。希望各职能部门、各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行差别化管理,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负担。要继续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管理与考核,探索和尝试小微企业联保联贷、集合发债等新的融资方式,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第三,统筹城乡金融是现实所需。农村金融目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曾经看过一篇调研,指出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运转不合理,因为农民没有抵押物;二是结构不合理,金融产品针对生产性消费的多,生活性消费的少;三是期限不合理,与农产品生产周期不同步。这个分析很中肯。因此,坚持统筹城乡金融发展,重中之重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不断满足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比重过大、农业人口比重过大,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但如果充分发挥好农村资源优势,又是金融业加速发展的一大有利条件。如何使闲置的资源变成资本,让农民成为资本所有者,通过资本运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目前农村土地处于低效状态,开发潜力巨大,如何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土地资源是一篇大文章。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有效激活土地这个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同时,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抵押等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产权流转和抵押的支持力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押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要继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探索新农保、新农合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新形式,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此外,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推进营业网点向下延伸,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业务覆盖率低、群众存取款困难、补贴兑付难等实际问题。

第四,服务改善民生是根本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今年,我们将以"33+7"项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大新增财力倾斜力度,积极推进以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希望各金融机构树立金融惠民理念,大力支持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全面参与各项民生工程。要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等项目,切实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就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城乡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以及体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金融支持,有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切实加强产品创新,丰富群众理财渠道和产品,为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五,加强风险防控是重要举措。金融安全,人心才能稳定,经济才能稳定。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高度关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风险敏感性等指标,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效维护金融稳定。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评级、授信体系,提升识别、管控风险的能力,把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措施,密切合作,严厉打击利用虚假合同骗取信贷、非法集资、金融传销、逃废债等行为,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三、金融环境必须着力优化

争取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安全,是政府及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金融意识,服务金融发展,努力形成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工作格局。

第一,要认真学习研究金融。金融是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工作,各地、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切实加强现代金融知识的学习,多向金融界、企业界专家请教,熟悉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把握地方金融工作规律,完善管理服务的工作思路。要将金融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其在广大干部队伍中的普及程度。金融办要牵头主办专题学习、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讲课,很好地补上这一课。要坚持解放思想、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等实际工作,积极探索各种融资开发方式,通过金融创新,千方百计破除资金瓶颈。各金融机构也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积极推进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第二,要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政府服务是关键。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银政联系会议,不断研究金融政策和金融工作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金融主体培育,将引进市外金融机构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市外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典当业的发展,努力形成竞争充分、服务优良、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要积极推介优质项目,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及时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好企业、好项目、好需求。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发挥财政性资金等政府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充分调动各金融部门和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促进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三,要全面优化金融生态。要充分运用管理职能,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力支持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人行、银监等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经营动态及风险状况,完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市直有关单位要做好支持配合工作,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在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公民的金融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