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推进会领导讲话
时间:2022-03-31 03:20:00
导语:财税改革推进会领导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社会在改革中进步,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工作在改革中推进,生活在改革中和谐。县委、县政府同意今天召开财税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省财政改革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目标,全面推进财政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支农资金整合、非税收入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等六项财政改革和深化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十分重视,会前专题听取财税部门关于财税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了如何推进我县的改革进程。刚才财政局长黄永东、地税局长讲得很具体,我再就如何深化认识、强化措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讲三点意见。
(一)不断推进财税改革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1、从理论上讲财税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年万亿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体制将逐步向现代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向发展。公共财政的核心内容是指财政资金供给主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公共收入要为公共服务,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祖国大地、让改革成果国民都能享受。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建立和民生支出政策的落实。建立公正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与规范透明的资产购置审批程序,是编制部门预算和实施政府采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从过去只注重资金分配向既注重资金分配又注重实物管理转变的重要措施。整合支农资金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公共财政“缺位”和“越位”现象,也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就是要解决收入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的问题,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有利于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和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使广大农民进一步享受到公共财政带来的实惠。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就是要规范财政支出行为,确保财政资金按预算编制及相关要求,拨付到公共需要的地方,使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需要的职能最终得以完全体现。
2、从客观上讲财税改革是县域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年,我县财政总收入2.2亿元(税收千万元以上1户、500万以上2户、100万以上10户、50万以上14户),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只有1.338亿元,当年支出近16亿元,是个典型的吃饭型财政。由于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许多该办的事捉襟见肘。如何有效地聚集财政收入,整合财政资源,统筹有限的政府财力,通过财政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将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在最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地方,并通过最简捷的支付方式实现,最大程度地支持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等改革,就是更好聚集财力,增强政府发展经济的调控能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统筹财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按照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思路,统筹使用,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对各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资金按部门预算要求使用,从根本上杜绝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的发生。
3、从长远角度讲财税改革是源头治腐的关键措施。近几年来,我县重点推行了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在源头治腐方面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一些改革还没有做到全面覆盖,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如部分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没有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还有待完善。支农资金安排的范围、标准及项目检查验收等环节,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容易导致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同时,四项管理制度改革要还是围绕资金这条主线展开的,基本上还没有涉及到单位的资产管理。由于资产管理滞后,少数单位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缺乏公开公正的营运机制。有的单位除将部分“非转经”收入用作弥补办公经费外,相当一部分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及吃喝接待,甚至有的将经营收入不入帐而作为“小金库”的来源。“非转经”收入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强化管理,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将导致分配不公。因此,推进六项财政改革,将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从政治上讲财税改革是工作安排、政策要求。首先,每项工作上级党委和政府都是慎重研究,着眼全局考虑,比如说“十二五”规划发展区域确定、财力安排方案等。其次,每项工作上级都有红头文件,讲政治就是要服从,结合本地实际抓落实,有些工作要创造性落实,比如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再者,有些政策是严肃的,需要我们无条件执行,如:国家土地、矿产、招标、税收等政策,只有执行义务。
(二)强化措施,结合各自实际,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工作
1、关于财政体制改革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自年运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年月10日,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年1月1日起对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是国家税收分享政策调配的利与弊。新的财政体制对我县的收入规模、财力情况及今后经济、财政发展等方面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从不利方面看:①直接减少地方可用财力。省财政以年省级收入为基数实行定额补助,对税收增量部分不再实行税收增量返还政策,将直接影响地方的既得财力;②按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同比上解省级收入,县域经济发展越快,省财政集中财力越多;③虽然省财政建立了激励机制,但我县在收入增长、争强进位上潜力有限,基本难以享受到激励政策的补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县也有有利的方面:①省级集中财力大幅增加,增加了省级的调控能力,将有利于加大对贫困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民生支出的补助力度;②省级收入下划地方,增加了地方收入块头,有利于真实反映我县经济实力和地方收入规模;③减少了收入分成级次,提高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了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为确保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实施,财税部门要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对税源的科学预测分析,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要严格税收执法,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以及“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问题,确保财政收入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及时足额入库。财政、税务、人民银行、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衔接,做好各项收入划分、征缴、报解、入库及国库资金调度等工作,完善税收征管和国库运行软件,保证新财政管理体制下各级财政国库资金正常运行。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税务稽查、审计检查职能,加强对各项财税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我县财政体制运作情况。在这里,要特别指出是我县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县乡的一致性。为减轻乡镇一级政府的运行压力,我们按照“明确事权、划分财权;乡财县管、三权不变;统一收支、目标考核、促进发展”的原则,对乡镇实行了“统一财政收支、收入目标考核、政策奖励”的财政管理体制,取消了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挂钩的财政管理办法,只对收入任务进行目标考核。乡镇的所有支出均按照全县统一的政策口径予以保障,特别近年国家和省政府出台公务员津补贴政策、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绩效工资等重大增支政策都由县政府统一预算,确保了县乡支出的一致性,解决了分灶无饭吃的局面。
三是大家关心的公务员津补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工作。①关于时间问题。国家规定国家公务员从2007年7月开始执行,义务阶段教师年1月开始执行,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单位分别于年1月和10月开始执行,其他对象也应从年7月1日开始,但目前实行的是过渡期补助。②关于标准问题。公务员原标准5000元/年,根据《湖北省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精神,我县按照“就高不就低、待遇最大化”的指导思想,经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市政府按省定最高标准批复了我县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人月均增加300元,机关离、退休人员分别按在职同职级人员标准的90%和75%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在原有6296元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00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在原有6200元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00元;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执行标准为人月均300元,离退休人员按同岗位在职人员标准的90%和75%掌握。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省财政按人月50元补助,即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由人年2400元增加到3000元,县财政另按人均3800元配套,年增加财政支出2941万元。年按省定标准,按年实际兑现人数测算,年将增加财政支出4334万元。③关于兑现要求。按政策不能多不能少,财政分类统标补助,谁主管谁负责保稳定。
2、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国家交给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财产和政府为实现公共职能而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工程以及其他各种处于公共服务领域中经济资源的总和。我在这里重申两个观点:①财产是人民的,不能把国家财产当自己单位或自己私人财产;②法律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权是国资委,不是个人。行政事业单位所占用的资产是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于稳固政权基础,公平财政分配,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单位自主权的扩大,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一些漏洞和问题,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严格把好“三个关口”,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一是严把资产“配置关”。凡是规定了配备标准的资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配备,不得超范围、提高标准。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防止和避免资产损失、浪费。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事业支出。二是严把资产“使用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重点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通过资产清查掌握单位资产状况,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必须先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机制,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是严把资产“处置关”。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处置国有资产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要全部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关于支农资金整合改革
①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部门争取的力度也较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涉农专项资金类型较多,就农、林、水部门涉及的专项资金类型来说,就包括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大大小小项目十几个,但绝大部分资金规模较小。在项目安排当中,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不充分,缺乏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思路,导致区域性、有规模的项目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另外,财政支农支出分部门管理,通过部门分口垂直往下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被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对于集中资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整合支农资金的核心在于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整合力量,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办难事,这是上级要求和工作方向。③要改变过去平均分配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企盼的事情摆在财政支持的最前沿,通过整合工作的实施,真正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整合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记其功、分类总结”的原则,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作为整合牵头单位的财政局,要多做协调工作,主动与涉农部门沟通,为政府当好参谋。要会同发改、农业等单位,在制定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确定项目论证过程中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科学制定全县支农规划,确保财政支持的项目更加符合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同时,财政部门要注意收集和发现整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不断积累经验。
4、关于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从近年来我县非税收入的管理情况来看,较好地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治乱减负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少数单位的部分预算外资金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调控能力,给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小金库”治理工作带来难度。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必然趋势。各单位要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发〔〕60号)精神,从今年起将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各单位所收的所有非税收入,必须直接缴入财政部门设立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除此之外所有帐户均不得缴存非税收入,否则将按私设“小金库”进行查处。同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实施办法》(鄂财综规〔〕14号)精神领用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的凭证,不能代替发票作为单位收支的会计凭证,更不能作为单位收支发票入帐,一经查出将按照《会计法》等相关制度予以严肃处理。
5、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
近年来,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还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出行难、饮水难、居住环境差、生产条件简陋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对于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6月21日,省综改办在鄂州市召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县被纳入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
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一是必须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投工投劳为前提,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不断完善村民投工投劳管理办法,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村民自愿投工投劳。二是各乡镇和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在县综改办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财政、农口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了解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和奖补资金的兑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论证、工程设计、质量监督与预算审核等工作。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监督,对村民举报和违反相关政策的问题,要及时查处。三是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发动和引导,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开展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等具体工作。村级组织要充分依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一事一议活动,搞好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和管护,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6、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改革
从2002年开始,我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先后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实施这些改革都是根据当时发展形势作出的科学决策。近年来,我国先后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形式是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即“三个直达”:收入直达财政专户、工资直达个人帐户、专项资金直达供应商或项目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迈进的重要步骤,也是强化资金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同时,实施这些改革也是落实上级的重大决策具体体现。2000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试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工作的通知》,2001年省财政厅、省监察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的实施办法》,2002年省财政厅、省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财会集中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根据上级要求,我县于2002年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改革。集中核算改革使会计的事权和人权分离、会计人员相对独立、会计服务趋向社会化、会计职能作用得到全面发挥,进一步规范了单位的财务,可以说这是财政改革走向良性发展起始阶段。
200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见》,我县于同年6月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纳入改革的县直主管单位、二级单位和乡镇,共计176个预算单位(县直64个主管部门、94个二级单位和18个乡镇)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推动源头治腐工作深入开展,我们要以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为目标,以健全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为重点,以实施制度创新和信息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扩大改革的单位和资金范围,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努力将包括乡镇在内的各级预算单位和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此次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明确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过渡阶段,将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退还给预算单位,强化预算单位作为预算执行主体的支出管理责任,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必要途径。只有将会计核算业务全部退还给预算单位,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退账工作不是我县独创,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实施意见的通知》(鄂财库发〔〕15号)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工作,将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逐步退还预算单位。同时,从全市预算单位退出会计核算中心情况看,各县都在积极行动,除竹山没有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不存在转轨外,丹江、郧县年前已全部退完,市直、房县、竹溪也于去年开始为部分单位退账。我县预算单位退账工作从今天大会开始,明确的35个退账单位都要按照财政部门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会计及会计档案移交手续,积极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连接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办理规范的支付业务。对暂时未退账的单位,预算单位要建立辅助账务,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形成权责分明、程序规范、相互制约的机制,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完成退账工作,最终达到将财政部门的所有会计核算业务全部退还预算给单位。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无条件地支持和配合退账工作。预算单位特别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退账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和配合抓好此项工作。
7、关于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地方税费征收保障机制
一是抓住新的重点,运用房地产评税技术,并于7月1日在全省上线运行。①新时期房地产税收是新重点;②房地产评税制是新制度;③上网上线运行是新机制;④此工作城镇是重点,乡镇是新区;⑤地税、房管、国土、物价、住建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项目采集相关数据,6月15日前要完成。二是加大护税协税力度。县直单位已有13个部门建立了协税护税网络,今后税护税机制要延伸到所有乡镇。凡是土地整理、水土保持、通村公路、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涉税项目,乡镇政府都要严把发票关,结算工程款项必须凭地税机关开具的建筑安装发票,坚决杜绝建筑方以水泥、钢筋等材料发票来冲减工程的应税款项。房管、建设、国土、交通等部门,主要是涉及房地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的单位,要加强涉税信息共享、税收源泉控管。去年,县政府与县直13个部门签订了责任状,今年我们将对责任状进行考核,全面盘点,对协税护税到位的单位予以重奖,对少数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予以黄牌警告。三是依据上级规定,出台支持工商企业和民营业主发展优惠政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六项财政改革
1、加强组织领导。财税改革工作牵涉面比较广,也比较复杂。因此,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是保证改革能不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行财税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专班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六项改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落实到位。作为六项改革牵头单位的财政局和协调服务的地税局,要统筹安排好改革的各个步骤,做好协调工作,认真落实好改革各步骤的实施工作。
2、强化协调配合。推行改革势必影响到有关部门、单位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想认识不统一的问题。我要特别强调,六项改革是县委、县政府经过综合考虑,慎重作出的科学决策,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阻挠改革。财政部门要按照改革要求,将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提出可供操作的办法,真正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新、老管理模式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跟踪研究,认真吸取各部门、各单位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新闻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六项财政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舆论监督,为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3、严肃工作纪律。落实改革要求,必须要有纪律作保障,必须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查,严厉查处改革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和违纪违规行为,对少数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力度不强、管理混乱、问题突出的单位,要重点检查,限期整改。对工作进展迟缓、成效不明显的,要加强督导,促其纠正。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对待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党纪政纪的规定,严肃予以查处。
同志们,推进财政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支农资金整合、非税收入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等六项财政改革工作,是今年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的财政改革任务,是大势所趋,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统一部署,不折不扣、积极主动地抓好落实,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大会领导讲话
- 下一篇:就业春季招聘会春风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