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时间:2022-08-03 03:45:00
导语:地方人大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提出“和谐社会”新命题,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为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人大工作的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作为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职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认识党的执政方式和治国理念的转变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主动适应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的新要求,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一、充分认识地方人大职责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和意义,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充分认识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从事地方人大工作的同志要加强学习,形成共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人大工作的重要位置,并紧密结合各地及人大工作实际,做到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人大工作上升为人民的意志和共同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和动员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意识要不断强化。牢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这条基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善于领会党委意图,带头落实党委重大部署,积极参与和服务重点工作,寓监督于参与和服务之中;通过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和审议重大事项及作出决议决定,及时把党委的主张变成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保障党委重大决策的有效贯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不断强化党员先进性教育,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起鲜明的旗帜。
(二)责任意识要不断牢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最高权力,各级人大责任重大。要牢记历史使命,不辱使命,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要树立干大事成大业的气魄,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作出的涉及经济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合民心、顺民意,真正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将人大机关建设成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三)创新意识要成为永恒的主题。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不断审视人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拓宽人大工作的渠道,与时俱进地创新人大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使人大工作的视野更开阔,目标更远大,作用更突出。根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突出对重大事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证人民给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根据提高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对政府转变职能的监督,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的监督,搞活维护群众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的监督,使监督更有实效,代表工作更加深入扎实,整个人大工作更加民主、透明和开放。
二、努力提高人大执政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工作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同时,这种民主要与法治相结合,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级人大作为国家的权国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中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着手。以宪法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从法律上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把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基础。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实践证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有赖于完备的法律来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而且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能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调查研究,从当地实际出发,善于发现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实施中,涉及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突出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务求实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民主法制保障。
(二)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真正做到集中民智,充分协商和协调,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的民主的基础之上。
(三)要密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人民代表大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依法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适合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行权利。
(五)要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目的是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全力推进这一战略部署过程中,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突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不辱使命,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 上一篇:发挥代表作用为创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环境
- 下一篇: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