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 积极履行职能 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时间:2022-08-31 11:16:00
导语:发挥政协优势 积极履行职能 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这一次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说明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执政目标的新的要求,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总结执政55年主要经验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贾庆林主席在庆祝政协5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政协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更一定大有所为。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担负起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职责
在《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协工作结合的最充分、最紧密、最现实。人民政协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进程。
从性质界定上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这是人民政协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证。人民政协开展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在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理所当然地也应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从地位限定上看,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大、政府相辅相成。但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利机关,也不是行政管理机关,而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协商机关,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广泛联系和团结各方面人士,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人民政协的这种地位,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上有着先天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大展拳脚。
从任务规定上看,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和巩固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由此可见,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人民政协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因此,我们要切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作为人民政协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二、突出特点、弘扬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人民政协地位超脱,旁观者清,利于客观反映问题,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发现的错误和问题,易于切中时弊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提供单靠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提供的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有着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政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还具有以下四大突出优势:
第一,政协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基本职能。“民心最可畏”,“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从来都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执政地位牢固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人们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劳动、智慧和资本的活力才会竞相迸发,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才能充分涌流。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最大程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内取得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统一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政协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和谐相处,各尽所能而又各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是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的,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通过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团结各方力量,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第三,政协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突出优势。人民政协“揽八方之俊杰,集各界之精英”,素有“人才库”和“智囊团”之称。政协委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各个界别的代表人物,很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把他们都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就易于形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他们又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针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提出有见地、有分量、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四,政协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构成出现了分化和重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间无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改革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及时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群众的思想就会产生波动,和谐社会建设就难以巩固和发展,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社会动荡。人民政协按界别组成,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这种按界别组成的形式,可以为各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使群众中分散、个别的意见和问题得到系统综合、及时合理地反映,有利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宪法》和《政协章程》赋予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集民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协商体现民主,协商反映民意,协商集中民智,协商增进共识。我们要积极探索政治协商的有效形式,注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坚持并完善集中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促进政治协商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角度,正在从对权力行使者提供决策支持上,逐步向促进国家和社会更加协调发展上转移。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努力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提升社会公正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等行之有效的监督,逐步消除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体制性障碍和人为性障碍,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参政议政职能不仅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是对这两大职能的整合与升华,还是党政领导机关广泛听取参加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政协委员中人才荟萃,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针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确能代表政协水平的、对健全和完善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确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协组织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集中优势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扎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服务、献计出力。具体到政协工作中,应该做到“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主题、做好三项工作”。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职能。“民富则天下和,民穷则天下忧”,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离开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天下和顺、社会和谐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民政协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就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作用。要心系大局、立足政协,不断增强为发展服务的中心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住重点、发挥优势,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人才智力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协商讨论,搞好科学论证,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谓“两个主题”,就是要突出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为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懈努力”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启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人民政协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将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突出团结的主题,要求政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要体现和利于团结,通过政协内部各界别的团结和政协委员所联系群众的团结,达到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的团结,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同志曾经指出: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可能是对和谐社会在政治层面上的一种比较完整的表述。李瑞环同志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是政协工作的基本条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应当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突出民主的主题,就是要求政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让各界委员畅所欲言,认真听取、充分反映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既要能够听取支持的、赞同的意见,又注意倾听批评的、不同的意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所谓“三项工作”,一是做好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要善于体察民情、民事,关注民生、民意,做到防微杜渐。提倡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增进共识,既充分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认真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真实地反映群众中和社会上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使政协成为中央了解真实情况、获得可靠信息、听取中肯意见的重要途径。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将提出社情民意列入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二要充分发挥各界别组的作用,把反映社情民意纳入本组年度活动内容。三要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四要充分发挥常委会的作用,将社情民意列入常委会议事内容,提出全局性、针对性、真实性的社情民意。通过社情民意,及时、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情况,使党和政府把民情民心了解得更全面,把政策制定得更正确,把工作开展得更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中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仅广大政协委员要多提提案,提精品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机关专委会也要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领导层更好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应实现四个转变,即在提案征集上,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提案督办上,从部分人负责督办向“大合唱”转变;在提案作用发挥上,从注重提案答复向督促提案落实转变;在提案服务工作上,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做好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的工作。和谐社会应首先是一个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的社会,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政协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人民政协要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广求共识、维护稳定的工作。要努力协调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密切政协委员与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关系,及时掌握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理顺情绪,消融误解,争取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
三是要做好扶弱济困、奉献社会的工作。互帮互助、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我们要把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各种公益活动,尤其是要继续鼓励和发动政协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在个人富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由个人富裕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挚的感情基础。
此外,还要注意发挥政协委员中教科文方面人才济济的优势,努力推动科教事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夯实基础、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人民政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舞台,同时也对人民政协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上花气力,在开拓创新上费心思。归纳起来,就是四个“进一步”。
(一)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就必须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关键在于“三化”建设。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三化”,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宽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为广大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发挥专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履行好职能的前提,是更好地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抓学习。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提高依法履行职能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政协章程,切实贯彻章程,坚持按章程开展工作。特别是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中的领导干部,要做带头学习的模范,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模范,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二是强作风。要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团结民主之风,形成勤政清廉之风,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要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协商办事,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三是建制度。随着新政协章程的修订,各地政协组织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新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履行职能的制度和程序,抓紧搞好制度建设,使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行为有章可约、成绩有章可嘉。四是重理论。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人民政协更切实地履行职能,为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是按照联系各界别、各方面人士的要求组建的,是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政协工作的基础。制定和实施常委会的工作要点,离不开专委会;组织委员开展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调研,进行视察、考察,举办座谈会,召开论证会等,也离不开专委会的组织协调。因此,专委会是开展界别工作的载体,也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保证。要积极探索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把专委会工组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席会议要定期听取专委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专委会的工作问题;办公厅要加强与各专委会的联系,为专委会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充分调动起专委会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丰富和活跃政协工作,促进政协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整体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首先应重视对政协理论的宣传。人民政协的理论只有被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所了解、所认识,才能产生积极效果。同时,要把理论的研究工作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过程同时也成为向社会宣传的过程。二是应加大对人民政协成功实践的宣传,当前就是要加强对政协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开展的工作的宣传报道。包括对有关和谐社会建设提案的办复情况的跟踪报道,对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情民意的重点报道,对政协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的重要活动的及时报道,对政协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行的专题调研和视察的突出报道,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政协不是可有可无的,政协工作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是大有前途的。三是大力宣传政协委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要注意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要切实改进文风,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我党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和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入耳入心。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政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率先垂范,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积极履行职能,努力开创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