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会发言
时间:2022-06-15 04:32:00
导语:局长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的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十三个现场会议之一。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方面进一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刚才,大家一起参观了城区、奎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个现场,听取了城、寿光、诸城三个区市的交流发言,很受启发。特别是城区,近几年来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一是区委区政府正确把握当前城市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积极顺势而为,对发展趋势把握得好;二是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结合得好,抓落实到位;三是对看准的事情,敢于推进、敢于突破,工作力度大。具体工作中,一是抓园区化、街区化,二是抓大项目,三是抓多业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大进展。今天我们参观考察的项目,有大型城市综合体,有现代物流园区,有文化体育产业,有高端房地产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对城市功能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抓什么工作,突破需要有支持突破的措施,跨越必须有支撑跨越的资源。这次会上,还书面印发了各县市区、开发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拓展思路,坚定信心,奋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新突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努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服务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总量不断扩大。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达到1040亿元,是2005年的2.35倍,年均增长16.4%,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3.6%,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3693.2亿元,年均增长42.9%,其中2008—年连续三年占规模以上投资总量50%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金融、信息服务、创意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速。三是贡献份额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为36%,平均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每年新增7万人。年,服务业实现税收139.78亿元,占全部税收的37.1%,比200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7.3亿元,增长14.1%,高于GDP增幅1.6个百分点;完成税收39.6亿元,增长33.6%,高于国地两税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服务业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无论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和质量,还是服务业的外部环境,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缺一突出”:一是增加值占比低。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与先进地市相比差距更大。二是服务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年我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0%以上,而以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2.3%。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偏低。“十一五”期间,全市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业三项投资占到服务业总投资的73.3%,而生产性服务业共完成投资366.2亿元,仅占服务业总投资的9.9%。四是服务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短缺已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金融、物流、旅游、外包等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传统服务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严重制约了我市服务业发展。五是服务业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各县市区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同质竞争现象,差异发展、创新发展不够,造成一定资源浪费,也影响和制约了服务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召开会议,可以说对服务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共识。今天会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当说发展服务业的思路已十分明确。下步的关键是针对这些问题,静下心来,铺下身子,认真研究突破性的办法措施,解决瓶颈,打破障碍,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服务业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总体部署,今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年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21%以上,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3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1.5%。从1—4月份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看,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全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目前我市服务业占主体地位的是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等传统型服务业,企业数量占到服务企业的66%,增加值占服务业的38.4%。对这些占主体地位的传统型服务业,我们有自身的优势,不能放弃,但是要大力提升、上档升级。要着力引导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和园区信息化、组织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从成长性来看,未来服务业发展突破的重点是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商贸流通、服务外包、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领域。要围绕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支撑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支撑建设,推动服务产业规模、质量和水平实现跃升。城市生态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要与活跃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宜居、宜业相统一。对新兴服务业,要注意全面审视某一产业或企业在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影响,凡是引领作用强、潜在价值大的,就要重点培植和保护。市经信、建设、交通、商务、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金融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根据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迅速组织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布局结构、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这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8月底前要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尽早实施。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发展特色,科学编制好服务业发展规划,科学引领服务业发展。
二是抓投入,切实加大服务业发展的资源支撑。今年1—4月份,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249.2亿元,增长20.1%,服务业投资在三次产业投资中比重为50.8%。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5%。总体看,服务业投资进展顺利,但有两个问题应引起充分关注,一是投资增速下滑。去年同期,服务业投资增长27.4%,今年仅为20.1%;去年同期服务业投资高于二产投资14.8个百分点,今年服务业投资比二产投资低了4.8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下降,这与我们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是不相称的。投入决定产出,没有对服务业的持续高投入,就不可能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前段时间,市政府已经下达了年服务业投资计划。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按照这一计划,切实抓好落实,每一个县市区都要抓出几个大项目,来带动服务业实现大发展。同时要围绕国家、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支持重点,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策划、筛选、储备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的服务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要强化项目调度,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投入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制度,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投入联络员制度,及时沟通并妥善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充分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今年市里确定引导资金规模为3000万元,其中80%用于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贴息补助或奖励。市发改委、财政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优秀项目补助奖励考核办法。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加大资金规模,资金占GDP的比例不能低于市里确定的标准。要积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途径,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支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支持鼓励服务企业进入市场融资,支持鼓励担保机构为服务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切实增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抓载体建设,不断增强服务业的集聚辐射能力。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一以贯之地推进服务业“四大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集聚和带动效应。重点服务业城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服务业资源,尽快提升规模、速度和比重,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到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青州、诸城、寿光、高密等重点服务业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42%以上。重点服务业镇,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商贸流通、连锁经营、中介服务等繁荣发展。要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适应农民消费需求的生活服务体系。重点服务业园区,要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和辐射带动能力。要突出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等50个服务业重点集聚园区建设,今后五年,力争园区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税收年均增长18%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要大力实施“526”工程,就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5家以上,过5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过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60家以上。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四大载体”的管理、服务、扶持办法,对新涌现出来、充满活力的企业、园区、城镇,要及时充实进去,使“四大载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抓人才队伍,着力打破发展瓶颈。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必须以人才为支撑。要充分发挥我市高校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积极推进相关学科、紧缺专业的整合和建设,抓紧培养一批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要紧紧抓住当前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势头趋强的机遇,努力引进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服务业人才,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积极创设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着力搭建各类人才的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努力以优越的环境,吸引各方人才来创业发展。
五是抓改革开放,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一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当前在设计、评估、咨询、监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蕴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医疗卫生为例,我市908万人口,以每人每年500元的医疗费计,就是近50亿元的市场份额。但目前在上面这些领域,大部分是由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占据,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和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市场的全面活跃。必须把改革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以发展的理念、市场的态度、产业的视角,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放宽外资和民间资本准入,盘活资源,激发发展活力。这方面,各县市区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力争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工作。去年全市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全市剥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计划实施剥离的企业495家,现已完成349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232家。剥离出服务业企业204家,预计年营业收入385亿元,可实现地税6.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2亿元。下步,对已经剥离的企业,要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加强扶持引导,促进剥离出来的服务企业正常运营、健康发展。对尚未开展剥离的企业,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各县市区、开发区对所辖区域内的企业剥离工作要建立包靠制度,确保工作覆盖到每个拟剥离的企业。市剥离办要定期搞好调度督查和调研督查,强力推进剥离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剥离任务。三要不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应当看到,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企业、新兴业态、先进理念还是在发达国家。要进一步加强与先进地区、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大的服务企业来发展,积极吸收先进理念为我所用。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参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一要进一步履行好服务职能。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积极探索服务业监管、引导、激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环境。要象支持工业一样支持服务业发展,严格落实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该减的减、该让的让。各级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促进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加强绩效考核。省里从今年开始实行服务业绩效考核半年通报制度,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综合考核办法中也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业考核的权重。市发改委要根据省、市考核办法的变化,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改完善服务业绩效考核办法。重点是细化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的科学化水平,特别是加强对服务业总量、速度、结构、贡献等指标的考核。要根据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在服务和推进服务业发展中的职能和定位,分别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惩。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考核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导向,不是目的。各级各部门不能就考核而考核,而是要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真正发挥助推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三要积极推动服务业统计工作创新。服务业统计是以部门统计为基础信息,部门统计数上不来,全市的统计就难以完成。各级经信、交通、建设、商务、教育、卫生、文化、人社、金融办等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行业统计的认识,象工业统计一样重视起来,落实专人负责,认真全面做好行业统计工作。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统计工作的具体指导,依法建立对各部门行业统计工作的考核办法,确保按上级统计体系高水平完成统计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前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积极进行统计工作创新,努力在改革统计体系、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方面率先破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四要加强学习研究。服务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其特有规律。目前来看,我们对服务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得还远远不够,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招数不多、措施不硬。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知识,深入研究服务产业的发展规律,切实提高组织、指导、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
同志们,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希望大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贡献。
- 上一篇:市长在城乡环卫工作会发言
- 下一篇:企业职工教育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