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现场办公讲话
时间:2022-02-10 06:47:00
导语:旅游现场办公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三峡旅游现场办公会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长江三峡的一些景点。刚才,规划编制组的同志汇报了《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巴东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省直有关部门就三峡旅游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春明同志代表省政府,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加快三峡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学习好、贯彻好。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人山人海,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表明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旅游的需求。长江三峡是我省最具有代表性的流域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已经具备了建成复合型、全天候、四季游的旅游目的地条件。省委、省政府对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正声同志多次对三峡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三峡地区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三峡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旅游业作为三峡地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三峡旅游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
加快发展三峡旅游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需要,也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需要。围绕把“三峡坝库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好《湖北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是大力发展三峡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刚才,大家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看,这部规划思路新颖、定位科学、目标宏伟、起点很高,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又紧密结合了三峡旅游发展实际,对我省三峡旅游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规划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规划编制组的同志和各位专家,认真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完成后,请春明同志组织进行一次正式评审,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控制性规划、发展三峡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区域协作推进的关系。加强区域协作是三峡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三峡坝库各市县区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协作的理念,坚决打破地区分割。要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景区合作。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神农架、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荆州、荆门、襄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长江三峡地跨湖北、重庆两省市,既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是一个统一的品牌,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要按照双方达成的1+3协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重庆共同建设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包括鄂、渝、湘、黔相邻地区在内的大三峡旅游区域的全方位协作互动,努力开创中西部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强宜昌长江三峡与北京长城、西安兵马俑、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真正将三峡旅游推向国际。我与湖南省省长会谈时,都提到了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建设,今后还要争取开通西安—武当山—宜昌—张家界的旅游列车,这对协作推进宜昌与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确处理发展三峡旅游与服务全省大局的关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湖北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两副”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创造性地开展三峡移民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主动将旅游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比方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一个新课题。黄陂木兰天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刚才,陈柏槐同志也谈到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三峡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各地可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建成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新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建设厅要把夷陵区三斗坪镇、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兴山县高阳镇、秭归县归州镇、巴东县沿渡河镇、神农架林区木鱼镇、红坪镇8个旅游节点城镇,以及夷陵区黄牛岩村、天桥村,点军区联棚村,秭归县周坪村、槐树坪村、四溪村和屈原村,兴山县昭君村、陈家湾村和巴东高岩村,全部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建设范围,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服务三峡移民工作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对三峡移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经营“农家乐”餐饮和住宿,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食品,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农民走旅游致富的路子。一台《盛世峡江》节目,吸引400多移民就业,非常了不起。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的培训力度。省教育厅要支持将省旅游学校升格为旅游职业学院,并与三峡大学在宜昌合办湖北省国际旅游学院,作为三峡移民就业培训基地,更好地为移民参与旅游服务。
(三)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从这一点上讲,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也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三峡地区具有生态敏感性和环境脆弱性双重特征,而且土地容量有限,环境恢复难度大,我们更要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坚持和谐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坚决防止发生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现象。生态保护准入要成为三峡旅游开发的第一道和最重要的控制门槛,春明同志刚才讲了“四个一律”,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四)正确处理三峡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魅力和特色之所在,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旅游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武当山这几年旅游发展较快,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挥了文化的优势。三峡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是旅游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要十分珍惜。发展三峡旅游业,一定要尊重三峡地区的历史,尊重三峡地区的文化传统,尊重三峡地区的风俗习惯,并与之相协调。不协调就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要坚决制止在旅游景区贪大求洋地兴建高楼大厦,大建人造景观的错误做法。要下大力保护好三峡地区的文物,将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要注重展示三峡地区的优秀文化。要积极发掘和整理土家民族风情、峡江传统习俗、三峡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并做到推陈出新,使它们更好地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在游人面前。《盛世峡江》、《梦·三峡》等文化表演节目都不错,要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并在旅游者的参与上狠下工夫。
(五)正确处理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的关系。目前,三峡旅游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正处于初步发展到大发展的过渡和转型时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三峡地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培育第一支柱产业”的要求,把旅游业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经常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旅游法规,为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服务功能与旅游发展不配套的问题。一些景区供水供电都没有保证,怎么发展旅游业?三峡旅游依赖于水道,旅游码头建设不跟上怎么行?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三峡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省发改委、财政厅要视财力增长情况,适当增加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省移民局、发改委、财政厅要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30%的资金,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切实加强考核和检查,确保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扩大旅游业的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全社会办旅游,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旅游景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拍卖、转让、租赁、资源折股等形式,加快景区开发,搞活景区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通过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刚才,春明同志讲,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各地还要重视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政府可以为旅游投融资公司注入一定的资金,为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旅游发展资金,为更好地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从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江两山”的旅游重点发展战略,到今天的旅游现场办公会,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6年来,三峡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要把三峡真正培育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希望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加强配合,扎实工作,为促进三峡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上一篇: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讲话
- 下一篇:旅游保险审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