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扶贫开发总结表彰会发言

时间:2022-03-18 05:36:00

导语:县长在扶贫开发总结表彰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长在扶贫开发总结表彰会发言

同志们:

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及“十二五”期间全县“三农”和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表彰2010年全县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县“三农”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突出科技支撑,改善农村民生,保持农村稳定,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调结构、促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蔬菜、辣椒、花生、水果、蚕桑、水产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9.46万亩,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为57.6:42.4,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比“十五”期末提高9.6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烤烟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5.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7.52亿元,年均递增13.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比“十五”末增1416元,增长92%,年均递增11.5%。

(二)兴产业、扶龙头,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走工农结合的路子,以工带农,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0年,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涉农龙头企业2家,5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50万元以上的有2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3家,我县被省政府授予“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贡献奖”。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6家,州级龙头企业5家。产品销售全国及外销美国、墨西哥、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地区,2010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0.79亿元,上缴税金1327万元,实现净利润7852.9万元,出口创汇2902万美元。辣椒、蔬菜、花生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建立企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近29万亩,出口基地18万亩。

(三)强基础、建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上级支持、县级配套、部门整合、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城乡交通“大通道”基本形成。2010年全县拥有各类公路3144.8公里,公路密度为82.2公里/平方公里,实现了全县乡镇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全部村民委通等级路目标。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86万件,投资数和项目完成数都超过全县建国以来总数的60%,解决了10.2万人和2.7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有效灌溉程度由39.1%提高到4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8平方公里。投资1.49亿元组织实施了13个批次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用电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1亿元,城镇化率达到28.2%。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项目,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变。

(四)强服务、保民生,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累计投入2.04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扩建、改建中小学校205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减免中小学生教材费3180.8万元、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5561.4万元,确保了全县适龄学生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五年共获得省、州科学技术奖19项,专利申请89项,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2.8%。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累计投入3300万元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和100个村卫生室新建扩建任务,县乡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为群众减免补偿医药费用1.3亿元,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815万元。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建成了墨山文化广场及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和稳定农村文艺队500余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任务顺利完成。

(五)创机制、激活力,农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健全和创新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财税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乡财县管”、“村财乡管”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更趋科学规范。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实施。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流转方式不断拓展。户籍制度改革有效实施,制约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障碍逐步消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通过验收,林改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探索了“三级书记抓水改”的经验做法,圆满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全省全面推开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六)建制度、抓队伍,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求,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和“云岭先锋”工程,制定了《县党建工作要点》、《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措施办法,积极探索“一联三帮”、“四议两公开”、党代表任期制、村干部选拔激励机制等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现有基层党组织1221个,党员14493名,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极大改善。42个党员数超过100名的村党总支改设为村党委。五年来,累计投资2676.5万元,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83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网上党支部和“手机党校”开通运行,党员干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党员素质明显提升。创先争优氛围浓厚,涌现了稼依新寨村党委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马开贵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七)强队伍、聚合力,新农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始终坚持“基础建村、产业立村、文明树村、依法治村、观念变村”,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全县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形成了县级领导、乡镇分管领导、县级部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挂钩项目村建设的“四位一体”工作责任制,营造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派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387支、驻村队员1505名,其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五批675人。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共5735.55万元,使项目村的道路交通、危房改造、沼气池、产业发展、活动场所建设、各套组织建设等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建成24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成了一批以“一村一品”为产业支撑、令人耳目一新的壮族村、彝族村、苗族村、汉族村,对坝区、半山区和山区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五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245个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累计建成小水窖22213口、沼气池16969口;完成异地搬迁安置678户3058人;解决13.8万人的温饱和10.2万人、2.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在全县1033个自然村正逐步变成现实,有力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年来,全县“三农”工作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三农”战线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认识。要看到影响和制约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保持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极端天气使自然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加大;受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频繁和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突出。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继续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我县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最大硬伤,要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还是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三是就业形势严峻、农业比较效益低,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四是投入需求大、政府财力紧张,保持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五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链条短,农民进入市场的深度和组织化程度不高,规避风险的能力不强。六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改善农村民生,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农业总产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1%。粮食总产量增加563.3万公斤达到208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以上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三农”发展投入保障机制。一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特别是水利建设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州更大的支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明确将大幅度提高对“三农”特别是水利建设投入,并更加注重生产性投入和对主产区、重要品种、关键措施的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请示、沟通和对接,努力争取上级对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各个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三是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力度,在创新金融服务、完善基层服务网点、扩大农户贷款规模、拓展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保持全县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去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利用贴息贷款扶持企业20个,发放小额信贷扶持农户10万户。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力以赴夺取农业丰收。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种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的专项资金,进一步提高农民抓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大力推进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实施粮食高产示范创建、间作套种、地膜覆盖、良种良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增产关键措施,发展高产、优势、高效和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完成粮食种植面积90.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20800万公斤。

(三)强化和规范我县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土地管理利用水平。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保住18亿亩耕地、确保粮食安全重要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去年开始,省人民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省13.6万个村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各级政府实施村规划编制的主体责任。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认真落实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各级行政一把手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县、乡(镇)、村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和落实耕保护目标责任,确保我县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41万公顷和8.59万公顷。二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把建设用地的批前审查、批中核查和批后监管关,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一律不予报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行为,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三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其面积不得超过文山州政府规定的标准,户均120—150平方米),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控制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妥善解决好现有住宅用地超标准、一户多宅等遗留问题。农民建房和新申请使用集体土地建房的,要按规定采取逐级上报审核。农民新建住宅应优先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村内有空闲地、原有宅基地已达标的,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使用,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任何建设需要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都必须依法经过批准。四要加大土地巡查力度。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动态巡查机制,将城乡结合部及集镇、中心村纳入耕地保护巡查的重点,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五要扎实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1116个村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行政村总体规划100个,自然村建设规划1016个),实现全县村庄规划覆盖率100%的目标。凡是未按程序报建进行建设的,均视为违法违规建筑查处。乡(镇)党委、政府对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镇村规划负全面责任。各村党总支、村民委对本村的发展建设规划负主要责任,村党总支书记是村级建设规划的第一责任人,村民委主任是村级用地的第一责任人。各村民小组长在村党总支、村民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对本组的规划建设和用地负直接责任。六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乡(镇)村干部、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法人真正知晓并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土地政策和法律,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以实施文山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为带动,加大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完成辣椒基地建设4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9万亩,花生基地建设6.5万亩,经济林果基地建设7.5万亩,发展桑树种植1.2万亩,建设15万亩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认真组织实施平远阿三龙和稼依洪水塘新烟区开发和烟基工程建设,加强基本烟田建设,强化技术服务,确保烟叶生产任务圆满完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制种业,力争建设杂交玉米制种基地0.2万亩,实现产量50万公斤。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扶强培优一批龙头带动企业,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一批州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各种产业经济组织10个,大力扶持和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实现“园区做精、产业做强、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疫病防治,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五)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不遗余力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祉,确保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要进一步发挥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引导和扶持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产增收。要重点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引导和服务、强化技能培训、拓宽转移渠道、加大转移力度、加强创业和就业的扶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以上。要力争在促进农民财产性增收上实现突破。探索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实现形式,争取在土地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使农民家庭承包地、宅基地的使用权、林权以及房产实现流转、抵押和进入市场,激活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潜力。要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确保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同时,抓住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时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扶持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六)突出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央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利工作摆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州委、州政府近期也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兴水强州”战略的实施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全面加快我县水利设施建设步伐。要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今年起,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土地出让纯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并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以水源工程、五小水利、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制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的具体方案。要全面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争取今年建成一批水源工程。重点是加快推进阿额水库、白龙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平远大型灌区年度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差黑海引蓄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7.8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不断提升和强化水利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要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为重点,争取实施6条段42公里路面硬化项目,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不断优化城乡交通运输网络。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扎实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易地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村寨和少数民族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认真组织实施75个整村推进新农村和2个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完成500户易地搬迁安置,力争解决1.2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

(七)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大力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以建设“森林”为目标,积极实施以护绿、复绿、添绿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建设,年内完成新造林18.4688万亩,低产林改造2万亩。二是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各涉及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防护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土保持、沼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农村饮水安全等有关项目资金,全面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力度,加速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高治理效果。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四是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在继续加强气象、地震、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同时,争取国家和省、州支持,组织实施一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项目。

(八)以改善农村民生为根本,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推进“文化科教兴县”战略。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今年起按农民人均0.5元的标准,将农村文化惠农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踊跃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争取文化惠农资金,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2131”和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加大科技试验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注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加大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力度,扶持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药品供应保障三大体系,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鼓励多形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利于民,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和不良用药问题。全面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改善人口结构,巩固低生育水平。

(九)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拓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推进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中化经营,使群众从土地流转中获取更大的收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严格耕地保护,确保土地占补平衡。年内力争全面完成供销企业改革改制。深入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活跃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优化升级。规范管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巩固改革成果,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积极推进林权制度后续配套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进一步激活林产业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华侨管理区改革和发展,扎实推进回龙农场改革,增强农场自主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筑牢基础,为“三农”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替代,“三农”工作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一)提升“三农”工作领导水平。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是中央和省、州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分工、机构设置、干部配备、政策制定、经费安排、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出“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听取“三农”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关心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农民增收,县属各部门尤其是涉农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把工作职能和资金向农村延伸,积极主动为“三农”服务。要把“三农”工作全面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

(二)打牢坚实的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好党员服务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民服务承诺和全程等载体活动,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推行城乡党组织的结对帮扶,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农村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议事等制度,提高坚持科学发展、民主管理和为民办实事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重点,探索农村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确保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建设过硬的干部队伍。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日愈增多,对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强化干部在政治理论、农村政策、现代科技、市场经济、贸易、金融、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用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理念武装干部头脑,拓展干部视野,提升干部素质。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涉农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三农”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要注重农村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大从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村干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加强农村工作力量。要进一步做好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各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当前全县“三农”工作的重点,在抓好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同时,协助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四)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继续发扬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搞图虚名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多做有利于增进与农民感情的事,切实把各项工作安排好,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要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把抓点示范作为推进落实的有效手段。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牢牢树立抓亮点、抓特色、抓精品意识,亲自谋划、组织,真正做到在点上出经验、出特色。

(五)强化督查检查和跟踪问效。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委督查室要组织力量经常深入乡镇、村组、农户,全面监督检查中央、省、州、县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任务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县委农办、县交通运输、扶贫、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涉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和已出台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督促解决,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志们,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