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农技推广现场会讲话

时间:2022-03-18 03:15:00

导语:市长在农技推广现场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长在农技推广现场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以及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的意见》,全面分析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农技推广体系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现场会,同时,也是一次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现场会。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青州和寿光的现场。这几个现场基本上是原生态,没有什么包装,但却代表着一些方向性、趋势性的东西。刚才,寿光、青州、安丘等市作了典型发言。现场和发言都很好,希望各县市区、开发区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分别就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当前,我市的农业农村经济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要想再造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新优势,就必须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新的跨越。也就是说,要紧紧锁定高端、高质、高效这个目标,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要做的工作很多。从政府的角度讲,有两项基本功必须要做:一项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另一项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他工作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由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去做就行。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本主义的要求。这两项工作是政府的职责和本行,是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无法取代的,做不好那就是我们不作为。

一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是政府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在前些年历经多次改革之后,全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很多地方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机构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现有的体制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就我市而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据调查,我市每7000多亩耕地、4600多名农民,才拥有1名农技服务人员,这种状况已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当前,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调”和“转”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实现由注重农产品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的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这是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的必由之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坚实的技术支撑,必须依托一个完善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必须依托一支健全的农技推广队伍。通过这个体系和这支队伍,让先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把政府支持农业、惠及农民、加快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各级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最近几年,一些地方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方面,有深刻教训。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能怪农民,而是我们政府职能的缺位、效能的缺失。没有哪个农民要故意把人药死,他们恰恰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危害,比如黄瓜得了病必须打药,打什么药?什么时候打药?多大的比例?打完药后什么时候采摘?没有人去告诉他们。现在农村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还不足以应付这些事。所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技术服务跟不上、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等等。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加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1993年,全国人大就立法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法》;2006年,国务院就这一问题专门研究,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的意见;2007年底,省政府也专门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研究部署,出台了意见;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前不久,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正式启动《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我们这次进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原则是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着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教育培训等职能,同时,又承担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农药管理等职能,这些职能都是政府公益性职能,必须与经营性服务区别开来,防止将政府应该承担的公共服务简单地推向市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的财政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上级要求,按公益性职能统一变更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不是倒退,相反我认为退得好,退得必须。因为政府的职能如果靠其他市场主体履行,各方面的功能容易混淆。比如化肥的经销,打破供销社垄断后,经营性、公益性职能不清,政府职能缺失,化肥投入品市场管理非常混乱,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农民利益。所以,我们这次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就是必须把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职能严格分开。公益性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政府必须予以保障,不能让这部分人再去插手搞经营。

二是科学确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选择由县级向乡镇(街道)派出或跨乡镇(街道)设置区域站,也可以在乡镇(街道)范围内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设置。对具备条件的地方,提倡实行县办县管,人、财、物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具体采取哪种模式,各地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不搞一刀切。最好是参照畜牧系统管理的办法,由县级把人、财、物统一管起来。要合理确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现在各地人员情况不一样,大田作物3000亩、5000亩一个农技人员足够了,但是设施农业搞上3000亩、5000亩,一个农技人员显然就严重不够。下一步,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搞起来,科技含量高,所需要的技术人员也相应更多。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配技术人员。就我市目前农业水平来讲,3000亩-5000亩耕地至少应该有一名专职的农业技术人员。无论乡镇机构如何调整,如何撤乡并镇,都要保证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一个也不能少,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技人员不低于全县农技人员总编制的三分之二,专业农技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寿光、青州、昌乐3个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在这方面要积极探索,率先突破,特别是在机构、编制、经费方面要先行一步,切实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是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推进经营性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将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品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运作。要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引导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参与农技服务。同时,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探索实行农药专营许可制度;对申请经营农药的单位,要严格审查,密切监控经营行为,确保不出问题。对种子和农药,要实行最严格的市场准入,不是说任何企业、任何人都可以经营这两种东西。这方面,农业部门要拿出具体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真正把这两种东西管好。这是农业部门的责任,应该有一套最严格的管理办法,不能出了事还一头雾水。

四是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认真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并为改革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涉农有关部门以及发改、人社、财政、科技、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发挥好职能作用,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年底前基本完成。市政府督查室要搞好跟踪督查,督促各县市区、开发区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在这里,我提请人大、政协年底前对这项工作进行一些调研、巡视,帮助政府往前促一下,共同形成一种合力,为我们中心工作服务。

五是切实做好当前的技术服务工作。农技推广体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现在还是应该从最基础性的工作做起。比如测土配方施肥和合理用药,农业部门对这项工作抓了好几年,但感觉还是不细不深。从今年秋季开始,以农技推广体系队伍为主,对全市的土壤情况做一次全面调查,然后根据当地种植作物情况和土壤有机质等方面的含量拿出一个方案,其根本目的是要把化肥的需要量降下来。这项工作做好了,整个的化肥使用量减少一半问题不大。现在我们还是大量、无效、过量施肥,一方面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这样又逼着我们大量使用农药,形成恶性循环。的化肥使用量下降一半,对我们的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对提升农作物抗病虫能力肯定有好处。所以,抓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这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测土配方施肥做过的也要重新做,做的标准是看化肥需要量是多少?能降多少?另外一项工作,就是要实施合理用药。现在我们有些农技专家开药开的方子太大,不是病找药,是药找病,本末倒置。过度大量用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如果我们把这两项工作做好了,就是我们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最大成果。这两项工作做不好,什么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都是空谈。这两项工作年底要督查。

二、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有机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适应农业形势发展新要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采取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市农业正处于一个历史拐点,发展优势已不再是规模和数量,而是应该体现在质量和水平上。在新一轮的农业发展竞争当中,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走园区化、集约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如果我们的全部农产品都是规模化生产,都是靠园区化来管理,产品质量肯定毋庸置疑。新起书记在市委十届十次全委会上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农业“二次创业”,集中精力抓高端,把农业“做高”。立全市长也讲,再造农业农村工作新优势,必须要有新的跨越。按照这些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我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搞好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带动全市农业走高端、高质、高效和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由过去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的转变。

今年以来,国家组织开展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标准化示范县创建等活动。省委、省政府也开始组织实施蔬菜、水果、畜牧、渔业、花卉苗木五大产业振兴计划。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园区创建工作。

(一)以创建有机食品示范园区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近几年,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全市农业规模、与农业在全国、全省的位次相比,建设的规模还比较小、档次还比较低。从现在开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以有机农业引领现代农业、以园区创建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理念,把创建有机食品示范园区作为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跨越的突破口,促进全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园区规模。到2012年,全市食用农产品要全部取得无公害以上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达到5%以上。另一方面,要提升园区档次,实现从无公害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转化升级。从今年到2012年,市里每年将规划建设120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园区,每个县市区、开发区每年也都要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园区。寿光、青州、昌乐、诸城等县市,要以建设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标准果园为契机,在有机食品示范园区建设上率先突破。到2012年,全市重点园区总数要达到360处,其中有机食品示范园区144处,绿色食品示范园区216处,带动全市形成农业园区化生产格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的意见》的要求,尽快启动今年的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首批120处示范园区的创建任务。

(二)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新模式。一是全面推行区域化管理模式。要加大对安丘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由安丘一市扩大到全市,由出口基地扩大到所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逐步实现全覆盖。安丘区域化管理模式,确实做得非常好。我对安丘市委、市政府的同志讲,不只出口的农产品要实行区域化管理,当地所有的农产品也要实行区域化管理。经过半年,应该说安丘做得不错,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农业局牵头要进一步总结梳理安丘区域化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出几条可以学、可以操作、见效又快的经验,迅速推广到其他县市区、开发区去。农口各个部门,还有我们主管农业工作的领导,要有一种虚心学习、善于学习的心态。不要别人搞出的东西你不服气,老感觉他有一套我也有一套。一旦别的地方经验成型,确有价值,我们就应该虚心的接受,虚心的去学,这样才能促进工作。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去创造,间接经验拿来用,收效更好。日本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这是个学习方式,也是个思维观念。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为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创造条件。今后,凡在我市辖区内从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必须到当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严禁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全面实行农资经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从事农资经营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取得执业资格上岗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农资经营手续。全面实行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蔬菜、果品、茶叶等农产品主产区,所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周围,一律不准设置高毒剧毒农药经营点。各级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和国家禁用农资的打击力度,对那些影响范围大、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监管不严,失职渎职,以及问题多发而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地方负责人,要坚决问责。

二是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记录。园区创建要规范运作,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要求,建立健全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储运、销售在内的责任信息档案。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发生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查不到发生问题的根源,事态得不到控制,隐患得不到根除,责任人得不到追究。今年青岛“毒韭菜事件”发生后,青岛先后三次给我们发来不合格产品协查通报,我们也曾两次派人到青岛进行对接,但均未查到源头。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追溯机制。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按照各自职责,督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者、储运者、经营者,在生产、运输、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建立起完善的生产经营档案、进销货台账和发票等,做到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查找到问题根源,控制事态发展,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把建立健全追溯机制作为评选示范园区的重要条件,指导示范园区建立农产品编码制度,对上市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鼓励园区采用二维码、产品标识系统、电子标签等条码识别系统。这些条件都是现代园区所需的,达不到就不能叫现代园区。

三是加大农业标准化技术科研攻关和推广力度。标准化技术研发推广慢,是制约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瓶颈。下一步,农业、科技、财政及有关科研单位,要适应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园区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难题的攻关力度,尽快突破瓶颈制约。一方面,要与国内外高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借助外力搞科研,高水平引进一批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标准化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对目前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逐一列出单子,由科技、财政部门立项攻关。对成功的技术,要首先在各类示范园区推广。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要密切跟踪国际市场技术标准变化趋势,对现有技术标准进行及时修正完善,使我们的农业标准始终同国际先进标准保持一致,牢牢把握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制高点。

(三)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提高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各级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都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优势,筛选有能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创建主体,进行重点扶持,提高示范园区的组织化程度,确保园区内产品达到“生产有标准、投入无违禁,管理有规范、监控无盲区,质量有追溯、出口无障碍,市场有准入、百姓无担忧”的要求,力争把各级各类示范园区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新兴农业产业的先行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区、低碳农业的试验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农民接受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要重视和加强示范园区的农民组织化建设。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建设规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级要立足实际,探索符合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有效组织形式。这方面,各地都已创造出了许多好的模式,像诸城外贸、安丘外贸、乐港等公司基地一体化模式,寿光蔬菜、临朐奶牛合作社模式,昌乐、寒亭西瓜种植大户带动模式等,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作为园区创建最主要的主体来对待,率先在园区实现“户必入社”。

(四)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和目标考核工作机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任务已经明确,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落实。一要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示范园区创建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搞好机构设置,选派得力人员抓好落实。对重点问题,要亲自过问,一抓到底。二要搞好规划。对园区创建以及检测监管机构、农资经营市场、技术研发等工作,都要制定出详细的建设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使规划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三要落实责任。在创建过程中,要把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并严格实行问责制。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各级各类园区的创建,要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核心,各级政府要对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全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要加大投入。要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支持资金,要重点用于示范园区创建。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今后,凡上级安排的涉农项目,要优先安排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创建工作。五要加强督查。要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纳入对县、乡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坚持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督促各级各部门把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事关农业发展的未来。前一项工作是基础的基础,后一项工作是标志,两项工作都非常重要。的农业农村经济能否上档次、上水平,能否实现新的突破,能否保持住或者再造新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项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深入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