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
时间:2022-12-06 11:16:00
导语:农业经济形势工作会领导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省农业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部署年工作,表彰年度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今天上午,大家列席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听取了省长和陈达恒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吴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我省“三农”工作取得的好成绩,明确提出了要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热点,层层夯实加快“三农”发展这个基础,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吴省长的讲话,立意高、落点实,为我们指明了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实现“三保”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省农业系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业部门按照“三保一弘扬”的总要求,着眼于稳粮、增收、强基础、惠民生工作大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化解年初低温阴雨、夏秋连旱灾害、市场剧烈波动等不利因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圆满完成全年农业各项任务,为实现“三保”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为“五突破、四增长、一提升”。
——农民收入突破5000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075元,增长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农民收入中呈现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并举、直接收入与转移收入并蓄的特点。
——粮食总量突破400亿斤。预计粮食播种面积5616.4万亩,总产首次突破400亿斤,达到400.52亿斤,增产8.9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六年增产,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油料播种面积1087.7万亩,总产97.22万吨,为1995年以来最高。
——肉类总产突破300万吨。预计全年肉类总产突破300万吨,达到301万吨,增长15.1%;生猪出栏2814.5万头,增长10.9%;禽蛋产量50.6万吨,增长24.5%;奶类产量11.9万吨,增长6.3%。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水平达到70%以上,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水果产量突破300万吨。预计全省果业面积达到735万亩,总产突破300万吨,达到310万吨,增长12.7%,创历史新高。柑橘面积47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赣南脐橙面积158万亩,产量1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亚洲第一。全省经济作物面积2276万亩,其中蔬菜1010万亩,茶叶94万亩,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尤其是棉花生产,百亩籽棉高产示范片单产超千斤,创长江、黄河流域新记录。
——水产品总量突破200万吨。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突破200万吨,达到205.2万吨,增长7.8%。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0.5万吨,增长10%,占水产品总量的29.5%。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2192家,增加350家,增长19%,销售收入1293亿元,增长20%。其中407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200.86亿元,增长13%,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15家,超10亿元的20家。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990家,达到8416家,合作社成员数88522户,户均增收2640元。
——农业项目资金投入连续增长。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70.3亿元,增长5.9%。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资金7.3亿元,财政专项资金12.8亿元。特别是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开放型农业稳定增长。全年农业实际进资85.1亿元,增长12%。农产品出口创汇2.9亿美元,增长7%。水产品出口独树一帜,小龙虾出口获得美国首家“零关税”待遇,烤鳗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水产品出口1.31亿美元,增长49%,位居全国内陆省前列。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增长。全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亿元,增长150%,补贴各类机具20.7万台套,受益农户17.4万户,带动农机消费20亿元。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387.9万千瓦,增长15%,水稻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46%,增长3.5%,其中农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全年没有出现一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我省畜产品合格率排名全国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一年来,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全省农业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没有因为连续五年增产而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没有因为应对金融危机任务重而忽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因为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和农民工就业困难而动摇促进农民增收的信心,坚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切实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措施实。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攻坚克难保增长。一年来,我们始终立足大局,坚持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等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开展“万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百万农机闹春耕”等主题活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组织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科学防灾减灾,全面提升粮食等综合生产能力。启动果、菜、茶园标准示范创建活动,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积极推进健康养殖,促进农业各业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越困难的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就越加重要,只有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才能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赢得主动,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基础。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的有利时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抓项目、促发展。争取项目资金之多、推进项目力度之大、实施项目效益之好前所未有。一年来,实施国家扩内需农业项目1697个,投资规模15.38亿元,拉动生产消费6亿多元,新增就业岗位5.2万个。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充分利用财政扶持资金这根杠杆,千方百计引导龙头企业扩投资、上规模,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2.8亿元,同比增长18%,“双十”、“双百”龙头企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83.91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发放贷款1.92亿元,畜牧业通过信贷担保联合体等渠道融资20亿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项目154个,上亿元项目73个,呈现了投资领域宽、投资额度多、投资热情高的态势。这表明,抓好农业项目建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之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长抓不懈。
(三)千方百计促增收。坚持农内农外相结合,做好加减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科技应用促增收。围绕产业发展,按照“五个一”的思路,继续开展“一五一”挂牌、“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等助农兴粮科技服务,大力推广水稻抛秧、绿色植保、轻型高效栽培等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南方旱地肥力演变及调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较大贡献。抓好产销对接促增收。举办了第五届江西(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六场农产品营销活动,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六台知名品牌展会,现场销售农产品6000多万元,签定合同订单近40亿元。“江西绿茶”品牌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绿动天下,茶韵千年”广告深入人心。落实民生工程促增收。全面落实“四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力开展以农机使用维修人员、沼气工、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旅游服务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全年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17.8万人次。大力推进新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5.2万户,新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202处、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720处。组织农机出省跨区作业,台均增收3万元。这些举措与成效,为扩大农村消费增长了空间,保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毫不松懈保安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农资打假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品种由六大类扩大到十一大类,覆盖面由8%提高到20%。新制定地方农业标准13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5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078个,其中有机食品产品总数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新成效,连续四年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动物疫病发病数量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扎实推进平安农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五)多点突破促改革。认真贯彻中央要求,顺应群众呼声,激活农技人员活力,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思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目前20个试点县初见成效。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保险品种、保费补贴扩大,惠及百万农户。在16个县市启动“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全省3500个行政村、68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公共财政普照70万农场职工,农场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六)注重实效强服务。坚持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创新开展“倡导四心四力,树农业干部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项目精简12项,审批时间缩短8天;开通“办事直通车”,召开了支持共青城发展的现场办公会。圆满完成发放农业政策明白卡、农技专家联系卡、农业部门办事指南等为农服务“十件实事”,深受社会赞誉和群众满意。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农歌大家唱”活动,展示了农业系统良好精神面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管理原则,努力营造干部成长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全国首创的《惠农直播室》,“省长手机、信箱”、“厅长信箱”、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同时,农垦经济、厅属农业场所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开园。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系统机关效能意识明显增强,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在省直单位机关效能绩效考核综合管理类名列第一。这表明,只要我们主动入位,切实为农民办好事做实事,让农民得实惠,就能赢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农业部门的地位和形象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去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协作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和3200万农民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向长期奋战在农业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刚才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农业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夯实农业基础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高度一致地把夯实农业基础置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住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一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做好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专心致志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崛起,创新思路破难题,强化基础促统筹,确保粮食生产不滑波,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不逆转,努力在全省经济赶超进位跨越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一是要深化夯实农业基础的思想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长期任务。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夯实农业基础。满足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加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差别,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必须夯实农业基础。我们绝不能因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而放松农业基础的加强,也不能因为六年来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发展而动摇夯实农业基础的信心,更不能因为今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而弱化夯实农业基础的领导。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夯实农业基础,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添后劲。
二是要抓住夯实农业基础的薄弱环节。夯实农业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发展农业生产也是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我省农业基础得到了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需要进一步夯实。从农业基础设施来看,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滞后,高标准农田比重还不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还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农业物质装备来看,虽然我省已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但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生产环节之间以及农机结构类型发展还不均衡,设施农业比较落后,现代农业对机械多元化的需求还很迫切,增长空间还很大;从农业投入来看,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总量增幅较大,但与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投入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用于农业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从农业科技支撑来看,虽然农业科技进步明显,一些领域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经费保障不力,队伍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对科技的基本需求;从农业人才队伍来看,虽然科技入户、农民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劳动力年龄老化,务农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经营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优良品种、适用技术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从流通加工体系来看,市场主体发育还不健全,农产品加工工艺水平还不高,加工增值能力还不强,影响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市场开拓。以上种种表明,我省农业基础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找准问题所在,分析问题原因,才能找到夯实农业基础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三是要把握夯实农业基础的良好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省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跨越赶超发展的关键期,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夯实农业基础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正式实施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标志着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今年国家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提出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新举措,为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近年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物质装备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去年农业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年全省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做法,农业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利用有利条件,培育积极因素,夯实农业基础。
四是要找准夯实农业基础的工作重点。夯实农业基础,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要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因此,要始终把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不断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作为重要保障,把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动力。各级农业部门必须明确夯实农业基础的基本要求,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扶持保护机制,持续调动和保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多渠道争取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要不断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要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要不断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两个转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审视新形势新任务,挑战前所未有,任务异常艰巨,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充分抓住各种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影响夯实农业基础的突出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三、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我省赶超进位跨越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势头,为“十二五”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至关重要。今年农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按照“三保一弘扬”总要求,坚持稳粮保增长、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为龙头,稳定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到“三个千方百计”和“三个努力确保”,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8%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增长30%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种子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目标是:粮食总产确保400亿斤、力争405亿斤,油料总产120万吨;肉类总产320万吨,增长6.3%;水产品产量229万吨,增长11%;水果330万吨,增加20万吨,蔬菜面积1020万亩,棉花面积130万亩,茶叶面积102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8%。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产业效益。继续按照“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动摇,保持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的要求,坚持把粮食生产置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量,提升效益。认真落实国家“四补贴”政策,改进和完善补贴方式,确保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不走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行政责任,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5600万亩以上。积极培育和扶持种粮大户,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地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力争万亩示范片覆盖全部粮油主产县。加大种子调控力度,确保生产用种需求。大力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确保用种安全。扩大省级种子储备规模,逐步建立市县储备制度。坚持“五个三”技术路线,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测土配方、土壤有机质提升、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等应用,示范推广超级稻700万亩,推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结合,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继续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规划,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和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实施。健全防灾减灾防控体系,完善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绿色植保和标准化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区域性病虫危害。
(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上看是对发展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要顺应现代农业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抓住国家实施优势产业布局的机遇,在扩大总量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契合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区域化布局,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经济作物要大力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国家优质蔬菜供应的“大菜园”、江西农村经济的“大产业”;加快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优势果品的结构调整,注重挖掘发展广丰“马家柚”和“井冈蜜柚”等区域特色优势果品,着力构建“南桔北梨中柚”的果业发展新格局。大规模地开展果业、蔬菜、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一亩园一万元”高效创建活动,推进茶叶品牌的深度整合;进一步抓好花卉、药材、蚕桑等经济作物发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力争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畜牧业要以畜禽清洁生产为抓手,提升和完善畜牧生态小区建设,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大做强饲料工业,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渔业要以水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重点,加快建设渔业健康养殖基地,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积极推进特色及出口水产品区域化布局,提高特种水产在现代渔业中的比重。通过努力,力争全省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同时,要充分发挥农垦农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水平。
(三)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途径是抓好项目建设。我们要高举“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大旗,切实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建设。要突出发展低碳与农业生态经济。大力推广特种水产、有机绿茶、特色果业、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生猪、水禽等绿色农产品,促进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要深度挖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资源。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活动,力争全省建设3-5个国家级园区,30个省级园区,100个县级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重点培育10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10条省级以上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100个休闲旅游农业星级示范点。要把农业生态保护贯穿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启动保护性耕作工程,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规模。全面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规范畜禽养殖行为,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和可养区域,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循环农业。严格执行休渔禁渔等制度,加强增殖放流建设,保护渔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扩大沼气建设规模,力争全年新增户用沼气10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60处、服务网点450个。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为抓手,在鄱阳湖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尽快签订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加快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条件建设等工程规划编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力争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区、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主产区、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高效经济作物带动区、农产品加工贸易聚集区和农民收入快速提升区。同时,要继续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抓好扩内需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扩大农村内需增长空间。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带农增收能力。按照“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的思路,继续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内引外联,筑巢引凤,促进龙头企业扩投资上规模,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农增收能力。要更加注重龙头企业间的联盟合作。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快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和资本扩张。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同类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品牌市场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租赁、承包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建设一批产业化集中度高、竞争优势明显、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形成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中小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组织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省级担保公司,扩股增资,争取担保融资额达到10亿元。按照“总量控制、质量提高”的原则,对龙头企业实行“有进有退、优胜劣汰”,做好省级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要更加注重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认真研究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品牌优势,加大品牌推介和经营力度,扩大品牌影响。积极引导同一区域内、同一产品的品牌整合,继续加大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品牌的宣传,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开展市场营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瞄准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性、趋势性的关键技术,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实现新发展。要更加注重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鼓励支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对接,带动农户共同致富。通过上述努力,力争今年省级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亿元,增长30%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1339亿元,增长15%,通过合同订单直接带动农户380万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2000元,增长11%。
(五)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要反弹琵琶,把农产品促销作为促增收、惠民生的重要举措。认真筹办和积极参与多元化农产品促销活动,筹办中国(南昌)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江西农业博览交易会、第六届江西省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江西名优农产品(香港)展示月、第三届江西绿茶博览会和赣、沪、苏、粤农产品采购洽谈会,承办第二届中国(赣州)脐橙节,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境内外知名品牌展会。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培育1-2个特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继续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设立农产品定点销售窗口,搭建有形市场销售平台。加强“三电合一”信息平台建设,完善“12316”三农热线功能,开通江西惠农短信服务平台,及时农产品市场信息。开辟江西品牌农产品门户网站,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坚持把招商引资、促进农产品贸易与市场开拓相结合。拓展农产品出口渠道,巩固现有的日韩、港澳出口渠道,开拓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力争农产品出口3.5亿美元,增长20%;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充分利用赣台、赣港、赣沪、赣粤四个平台,瞄准港台、京沪、日韩等重点地区,科学推出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全年农业招商引资98亿元,增长15%。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确保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局,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在重要农时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假农资、假兽药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品种。加快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完善已建的两个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组织实施好4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初步构建省市县三级监管网络。组织制订3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力争全省达到330项,尽快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标准和检验标准上有标可依。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登记体系,力争全省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300个、绿色(有机)食品20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0个。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为着力点,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保障体系,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构建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力争不发生或少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七)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科技应用水平。要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契机,在总结去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春节过后,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现场会,统一思想,高位推动,共同提高。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优先到位的县,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优先启动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财政专项。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重点推广畜禽清洁生产、秸杆沼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厂化育秧、动植物疫病防治、超级稻示范、棉花高产栽培、果品采后处理及加工、稻-稻-薯栽培模式等十个方面的技术,在全省主推20-30个农业优良品种,力争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积极推进农机上山、下水、进场、入园,重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设施农业倾斜,力争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特别是对机插秧技术推广,要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补贴措施,力争机插率达到8%以上。研究推进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补贴制度,努力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要重点围绕涉农重大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农民创业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力争全年培训12万人次。
(八)加快农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顺畅,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规范化服务试点,在全省建立22个土地规范化服务示范点。健全农村土地仲裁体系,力争全省有条件的县都要成立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力争95%的土地纠纷通过仲裁委员会解决在基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发展中规范、规范中提升,通过开展“百家示范社”创建活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万家以上,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推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破解农业融资难的问题;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增强抗灾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政策机制。同时,抓住省政府高度关心厅属农业场所发展改革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农垦系统综合改革。
四、切实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农业部门服务“三农”的能力
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多年来,全省农业系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围绕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强化“三农”服务,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形势更为复杂,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切实把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在加强和改进农业服务上有新作为,着力在研究农业重大政策上有新突破,着力在农业干部作风建设上有新成效,着力在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上有新举措,努力在全省经济跨越赶超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一)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这是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创建最优创业环境的新举措。全省农业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强化督查,完善制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体要求上要做到“七个强化”:强化农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有关农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促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最大效益,为创业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强化农业创业法制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大行政许可方式创新力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公开、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强化农业创业科技服务。在总结完善“一五一”挂牌服务、“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办事直通车”等科技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十百千万”活动,即全省建设十个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树立百个农业创业典型,组织全省农业部门领导挂点帮扶千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培训万名农业创业能手。强化农业创业项目服务。坚持把农业项目实施与农业创业相结合,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探索和试行;凡是农业项目实施有弹性的,都要尽可能地用于扶持农业创业。进一步完善农业创业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绿色通道,实行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农业创业项目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力争在农业领域创业有新突破,在质量上有新提高。强化农业创业信息服务。利用江西农业信息网、惠农直播室、“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为农业创业提供全面准确的创业政策、科学技术、市场价格等相关信息,引导创业者科学创业。强化农业创业促销服务。对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的农业创业实行展位补贴,对在国内知名媒体上进行公益性广告宣传的农产品品牌予以补助。强化农业创业典型宣传。注重挖崛农业创业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创优农业创业环境,进一步激发农业创业热情与活力,全力营造“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政策研究。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顺势而为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些重大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必须超前谋划和推动重大政策的出台,而且农业部门在政策研究或政策落实上,都与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促进农业发展,政策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政策研究置于“三农”工作的首位,突出四个重点:研究两个“《规划》”实施的农业发展政策。抓住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发展规划》中把我省建成全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定位,研究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研究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措施。研究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当前我省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财政投入、科技推广、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各地要结合农业实际,在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研究,实现重点突破。研究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激活农业内部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研究金融支农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联合与合作,积极探索扩大有效抵押品种与范围,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增加金融支农规模。
(三)加强农业干部作风建设。作风塑造形象,形象反映作风。干部作风如何,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党风、政风和民风。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通过民主评议行风、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干部作风建设有了明显好转,部门形象得到较大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农业干部作风建设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做到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弱、要求不降低。注重一个“学”字,着力提高综合素质。按照中央关于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和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和业务水平。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放式学习与封闭式培训相结合,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基层学。要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有效举措,不断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和科学处置能力。力求一个“实”字,着力在落实上下功夫。真抓才能解难题,实干才能促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坚持不懈地为农民群众、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要围绕政策落实、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农业重点工作,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谋划,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督查督办机制,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一个“和”字,着力营造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和谐共事,团结成事,让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能得到重用,让那些长期埋头干事、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实人”得到较快成长,努力营造认真谋事、踏实干事、勤恳促事的和谐环境。坚持一个“廉”字,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三农”工作大局之中,有效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三农”工作的相互促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若干意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监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市场经济活动,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严禁用公款支付或接受他人支付到营业性娱乐场所活动,严禁领导干部以各种形式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切实做到监督检查从严、批评教育从严、问责追究从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防止出现挪用、克扣、私分等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为全省经济实现赶超进位、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乡村环境污染调研汇报
- 下一篇:企业薪酬管理的状况与举措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