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信息化会议上的发言
时间:2022-06-22 05:37:00
导语:在农业信息化会议上的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召开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是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推动农业信息化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刚才,玉海同志系统总结了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希望各级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发挥农业信息化作用,推进全市农村信息化进程,我讲以下意见:
一、认清新形势,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特别是年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化认识、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明确主体、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农业信息化进入了协调发展、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功能不断强化,连续5年进入全国百强网站行列;全市各类农业信息网站初具规模,目前达到360多家;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体系已经形成,开始向村级延伸扩展;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和应用机制逐步完善,农业信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助推作用。我市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缺乏总体规划,信息资源布局零散;信息采集、管理、服务、应用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各级对农民、农业和农村信息多样化的需求研究不够,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任务相当艰巨。同时,还存在着农业信息工作队伍不健全等问题。
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从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
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对于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将不断强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地位也将逐步凸显。农业信息化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体现在指导和服务上,只有强化农业信息工作,指导才有针对性,服务才有实效性,才能准确分析农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和驾驭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发展农业信息化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实现形式,作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农业和农民,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谋求发展,重要的在于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谋划,作为工作重点来推进。
二是建设现代农业对农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不仅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引航仪”。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引导,可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农业信息化又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化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
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业信息化工作新使命。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只有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并实现城乡信息的有机融合,才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大范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市场布局,做到城乡优势互利和联动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平台和通信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传授于农民,应用于农业,真正把农业增长方式转到提高农民素质和依靠科技的轨道上来,并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共享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二、突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
我市作为省会城市,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率先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突出延伸、整合、应用、服务、培训五个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信息发展架构,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以延伸为重点,构建全方位信息网络体系。由市农业局牵头,信息产业局等部门配合,抓紧制定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全市村级农业信息化首席信息员制度,力争“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资源管理与技术研发,加强对基层的信息服务指导,建成全市农口部门的信息资源中心和技术中心。县级信息网站要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服务资源在县域内的整合利用,组织开展广泛的农业信息服务。要继续加强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大学生下乡进村的作用,真正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二)以整合为重点,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和范畴。要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在全市涉农部门开发通用的信息采集软件,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实现“一站,全系统共享”,彻底改变信息采集重复劳动、重复投入和低效开发的局面。这方面,市农业局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水利、林业、畜牧、气象等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要加快实施“三电合一”项目,提高农业信息的普及率。要拓展信息资源采集渠道,由生产性信息向政策性、法规性信息拓展,由经济性信息向文化性、民生性信息拓展,由国内信息向国外信息、前瞻性信息拓展,不断丰富信息来源。当前,要紧紧围绕全运会和园博会的召开,重点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以应用为重点,大力开发新型农业信息技术。要重点研究开发覆盖面广、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利用率高的农业信息技术,鼓励开发低价位、易推广、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积极推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滴灌自动化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美国白蛾防控、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探索建立土壤资源与耕地肥水利用信息系统,力争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防汛抗灾、森林防火等信息应用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四)以服务为重点,在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发展思路、对策和手段。要重点围绕全市30处特色品牌基地、15处干鲜果品基地、26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15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国有林场、10多座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与发展,搞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着力提高信息的应用效果。要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摸准基层和群众信息需求,需要什么形式,就提供什么形式,需要什么内容,就提供什么内容,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当前,要着重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农资连锁超市、农村信息服务示范户的作用,通过规范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信息服务的示范点,农业科技服务的示范点,带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以培训为重点,加快建设高素质信息工作队伍。农业信息人员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资源,要采取分级分批培训的方式,市培训到乡镇,县培训到村,定期对农业信息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对村级首席农业信息员要登记造册,实行备案制度,建立稳定的农业信息员队伍。要针对农民特点,开展农民信息运用能力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为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有利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协同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农业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协调联动制度,由市农业局牵头,林业、水利、畜牧、发展改革、财政、气象、信息产业、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投入,提高效益。信息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重点保证信息基础建设、应用推广、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的需求,鼓励其他行业和各类企业、行业服务组织参与投资农业信息服务事业。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信息化领域,建立稳定、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搞好论证,实行招投标制,阳光操作。要加强资金监管,千方百计提高投资效益,形成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要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对发展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道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给予适当优惠,以带动农村网络用户的扩张,提高农村信息传播能力。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要加强对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落实安全保障措施,重点强化对网络信息的审核与监控工作,切实把好信息源头关,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探索建立农业信息制度,逐步实现信息采集、会商、分析预测和对外的规范化管理。要及时更新网上信息,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切实起到指导农业生产和提供决策参考的作用。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农业信息管理、监督、激励制度,明确职责,奖惩分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关问题。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党的农村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到了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为做好这项工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接近22万亩,涉及农户超过5万户。今天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要借助这个平台,抓好管理完善,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二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对农村土地承包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农业用途,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损害农民的承包权益,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更加稳定和完善,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基础条件。三是大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一站式服务”。要发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定期流转供求信息和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类矛盾。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各类矛盾和纠纷也逐步显现出来。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农业、信访、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要制定预案,及早采取措施,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同志们,农业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时展主旋律,着眼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思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新局面,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县实施招商战略调查报告
- 下一篇:廉政准则五个表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