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水利建设会上发言

时间:2022-04-13 05:52:00

导语:在乡镇水利建设会上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乡镇水利建设会上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区召开这次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座谈会会议,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水平,为改善民生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刚才,国清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通报了当前农村水利建设的行动情况,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要求,讲得很全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把农村水利建设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客观分析,正确看待我市农村水利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切实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少地方党政一把手亲自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亲自抓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发动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落实各项措施,我市的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将达8亿元,是近几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工程进展也是最快的一年,效益也是最明显的一年,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1.河道疏浚整治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自1997年3月,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议案后,全市开展了多轮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农村河道的轮浚机制。自1998到现在,全市已疏浚整治各级河道2.9万条、2.41万公里,疏浚土方2.3亿立方米,全市农村河道基本疏浚了一遍。特别是在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地把疏浚整治农村村庄河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河道疏浚步伐,并做到疏浚一条河道、盘活一片水系、增加一块绿地、清洁一个村庄、复耕一块土地,充分发挥河道疏浚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2.新农村建设乡镇水系规划基本完成。为切实保护农村河网水系,合理布局农村河道水系格局,规范开发建设过程中涉水工程的依法管理,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农村乡镇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各地根据市局下发的新农村建设乡镇(片区)水系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在六个试点乡镇成功的基础上,落实规划经费,委托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全面开展了乡镇水系规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60多个乡镇(街道)的水系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乡镇已通过专家论证。通过统一规划,综合整治,分期实施,有序推进,将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

3.畅流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市针对河道填、堵、束较严重的现状,编制了河道畅流工程建设规划,加快了水系沟通步伐,计划拆坝5029座,建桥(涵)4214座,拓宽束水河段159公里,改造束水建筑物428座。为尽快实现全市河道全面畅通,水质明显改善,各地加快畅流工程的实施步伐。2007年全市拆除各类坝埂1088处,建桥(涵)770座。2008年度全市计划拆除坝埂865处,建桥(涵)775座,计划任务都已落实到位。

4.长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2002年以来,全市针对河道管理缺失,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状况,为巩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维护河道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到目前,全市建立各级管理机构290个,聘请保洁员8329人,落实农村河道长效管理经费近800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全市河道长效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逐步推开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加管理经费,改善管理装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检查考核,河道长效管理效果明显提高。

5.节水灌溉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按照中央1号文件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的意见》的要求,从建设现代农业和服务“三农”入手,稳步推进农田整治工作,加快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的灌溉质量,以喷、滴灌为代表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灌溉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目前,全市建设喷、滴灌、低压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面积近3万亩。

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对照新农村建设和苏州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市(区)与市(区)工作不平衡,河道整治、水系沟通、畅流工程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河道长效管理还存在弱点盲点,水环境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圩区工程老化失修,防洪排涝仍然存在隐患;机制与体制的创新不够探索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作用

农村水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中央自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说明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任务,对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等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总量很大,一旦受洪涝灾害,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将蒙受重大损失,苏州任何地方淹不起、也淹不得。因此各地一是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看到农村水利建设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是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的民心工程。既要看到农村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增强搞好农村水利建设的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正视当前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实际困难。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不仅要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抗灾能力,而且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把人水和谐作为治水活动的重要目标,通过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三是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咬住目标不放松,扎扎实实搞好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和保障。

三、研究对策,切实抓好农村水利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农村水利建设政策性、季节性、群众性强,必须在组织发动、资金投入、管理监督、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落实措施。

1.要善于研究农村水利建设新问题。我们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谋划水利建设、促进水利发展、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各地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反骄破满,分析当前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农村水利的建设管理,争创农水工程一流水平、一流业绩、一流标准;研究如何创新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河道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和全覆盖;研究如何完善河道疏浚及验收办法,使河道疏浚达到省级达标县验收标准;研究如何完善圩区建设管理制度,推开圩区的标准化管理;研究如何完善小型泵站建设规划,加快小型泵站的更新改造步伐等,把我市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要积极争取农水建设资金。各级要创新机制,增加投入,不断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保证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一要认真落实好、执行好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将当年本级财政可用财力2-4%用于水利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及水利建设的政策。二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三要努力争取省部项目和资金,要根据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项目(民办公助)及节水灌溉项目的申报要求,积极争取省部项目和资金。

3.要全面规范建设管理工作。近几年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加强建设管理,完善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的要求,抓紧完善项目立项审批制度、建立法人负责制度、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建设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真正做到农村水利建设为人民群众办事,对人民群众负责,受人民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满意。

4.要重视乡镇水利站的建设。乡镇水利站是水利系统的最基层组织。长期以来,乡镇水利站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水利站改革都明确了基本原则、主要政策,我市各地的水利站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昆山市等一些地方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会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理顺了体制,财政经费也得到有效落实,这对全市水利站体制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各地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争得支持,进一步理顺体制,核定编制,合理分流人员,落实保障政策,高质量完成水利站的改革,为农村水利发展的创造有利条件。

同志们,做好农村水利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不断谱写水利建设管理新篇章,为保障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