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蚕桑生产促进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3-04 03:26:00

导语:副县长在全县蚕桑生产促进工作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副县长在全县蚕桑生产促进工作会讲话

一、今年1—8月全县蚕桑生产的总体形势

(前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养蚕农户的大量减少,导致发种、产茧快速下滑。今年前三季,全县发种56816张,同比减少5071张,减幅8.2%;收购茧量158.8万公斤,同比减少6.56万公斤,减幅3.9%。今春全县减少10000养蚕农户,减幅24%;夏季减少8000户,减幅23.8%。随着全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农民就业渠道和现金收入越来越多元化,我县的养蚕农户将进一步减少。二是在今年春夏雨水多、气温变化明显的情况下,蚕病发生严重,蚕农损失较大,暴露出应急措施乏力、蚕农消毒防病意识差的弊病。三是部分乡镇发种、产茧以20%以上的速度锐减,严重影响了全县发种、产茧。

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在行政职能转变中不同程度地弱化或忽略了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引导、支持和扶持。二是养蚕农户户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蚕桑产业深入发展的重大因素。户营规模小、专业程度低,养蚕占家庭收入比重轻,难以调动广大蚕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农民科技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低。四是养蚕农户分散,龙头企业人员投入多,蚕桑产业服务成本高。五是目前全县亩桑蚕茧收入一般在700—800元,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农户不多,单位面积效益不高,对蚕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努力推进全县蚕桑产业发展优化升级

垫江蚕桑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培育,具有了基础,显现了效益,也稳住了重庆第二的位次。而在养蚕农户数量递减情况下,要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根据垫江实际,我县科学合理的户营规模为:经营桑园3—5亩,年养蚕10张以上,家庭茧款收入5000元以上。目前全县达到这样水平的农户仅800多户,只占养蚕农户的2%。全县蚕桑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的工作目标是:通过2—3年的努力,培植5000户适度规模经营户。我们提出这个目标,是基于实际考虑的,是科学可行的,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一)抓住重点,培植五种类型的专业大户

第一个重点是扶贫村、现有蚕桑重点村和适合蚕桑发展的移民安置村,这部分村优势在于有资金保障,推动蚕桑发展顺利。第二个重点是现有一定基础的养蚕户和共育户,这部分农户的优势是对蚕桑生产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主要培植的专业大户是:一是单一大蚕养殖户。这种类型是养蚕户的主体,其特点是有一定规模地养殖大蚕,售茧收入为其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大蚕养殖加小蚕共育户。这部分蚕农的特点是劳力充足,投劳较多,售茧收入和小蚕共育收入为其主要收入。收入水平比务工收入平均水平略高。三是桑园复合经营户。这部分蚕农既养大蚕,又进行桑菜、桑草间种。其蚕茧、种菜以及间种草料饲养家禽成为其收入来源,亩桑经济效益显著,蚕桑基础也能较好地保存并使之发挥作用。蚕桑复合经营户的收入水平,比务工收入平均水平高。这部分农户充分利用资源,在多种经营上体现出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调动了农户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大户工作的重点。在坪山、三溪、裴兴、永平、鹤游、包家等乡镇,近几年榨菜种植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明显,今年蚕桑发种产茧也相应增加。实践证明:榨菜、蚕桑两个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四是小蚕共育加桑园复合经营户。五是蚕桑生产特别户。这种类型的蚕农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充分利用自身土地的同时,还大量承包土地进行栽桑养蚕和蚕桑复合经营,其户平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是我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二)抓住要害,夯实培育户营规模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我县现有的桑树总资源量完全有能力实现养蚕10万张,产茧7万担的目标,也是完全能够培植5000—10000户养蚕大户的。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资源的整合、土地流转,还得对桑树基础进行更新改造。因此,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冬季再新栽植桑树8000亩,800万株,其中扶贫村(第二批)栽植6700亩,其他村(包含移民村)栽植1300亩。其具体任务是扶贫村按其扶贫规划今年一步到位,其他村由乡镇自报,县上不分解任务到乡镇,但不允许出现空白。县上对乡镇发展新栽植桑树按每株0.01元奖励。在工作中我们不硬性要求成片规模,但要务求户营规模,要达到栽有效桑、栽效益桑和以栽促保,以栽促管的目的。

今年全县统一栽植杂交苗,费用各乡镇只能按每株0.05元向农户收取,其余差额部分由三个渠道解决:扶贫村用扶贫款解决,移民村用移民生产发展资金解决,其余村由丝绸公司补助差额。第二批扶贫村于明年启动,今年的栽桑桑苗补贴,由县扶贫办牵头与信用合作社联系,先贷款支付,待明年扶贫资金到位后归还。贷款利息作为扶贫资金支出。

今年通过对原田栽桑进入退耕还林部分的清理,全县有几千亩调剂指标,但要注意把握两个问题:一是剩下的粮食补助和管护费只有5年,二是没有退耕还林的种苗补贴。如何进行置换、调剂,请各乡镇、有关部门按县上制订的政策措施执行和落实。对适度规模经营户扶持问题,由县蚕桑局牵头,研究制订办法措施,报县政府同意后实施。原有的良桑嫁接补助办法,简易大棚的补助办法,小蚕共育扶持政策措施继续贯彻执行。

此项工作的时间要求:10月份宣传发动,落实规划,筹集桑苗款;12月上旬各乡镇组织自查、建档立卡;12月中旬县上组织验收;12月底全面完成今冬栽桑任务。

三、认真做好当前的蚕桑生产工作

(一)抓好晚秋收购和晚晚秋的生产

当前晚秋蚕即将进入上簇阶段,各地应立即抓好上簇指导工作。丝绸公司要继续做好与相邻区县的协调,力争我县达到全产全收目标。晚晚秋蚕是我县在市内独创,单产高、质量好,缫丝企业争相抢购。目前已进入共育阶段,各乡镇要做好发展晚晚秋蚕的动员,蚕桑部门要抓住全年最后的关键时刻,强化技术指导的力度,保证获得高产。最后两秋的蚕茧收购,丝绸公司要本着利益均沾、达到双赢的原则,适当调高蚕茧收购价格,让利于广大蚕农,充分调动其养蚕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尽早安排养蚕设施的冬修冬建工作

首先是共育室的维修和共育室基础的强化,重点是小蚕共育室必须按每共育10张配套1亩桑园的标准打牢共育基础。其次是简易大棚和省力化蚕台的制作。请蚕桑重点乡镇、重点村社务必高度重视,把握进度,抓好落实。

(三)积极推广桑菜间作,提高亩桑经济效益

蚕桑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亩桑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其关键环节。根据我县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桑菜套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桑树与蔬菜间作不但可以提高亩桑效益,还能改良土壤,促进桑树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劳动效率。各乡镇可以对部分重点村进行示范试点,在选择蔬菜品种、解决产品销路、培育合作组织上多下工夫,促进养蚕农户的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