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文明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01-27 02:15:00
导语:打造和谐文明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20*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可喜成就
20*年,全县各级领导特别是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实现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标志是:
农村各项政策有效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457万元,良种补贴资金898.95万元,综合补贴721万元,大中型农机具补贴110万元,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
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绿色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5万亩,黄牛饲养量发展到5.2万头,大鹅养殖稳定在100万只,完成造林面积2.7万亩,中药材种植由庭院向大田延伸,面积发展到1.5万亩。农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粮食总产实现6.7亿斤,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3%。畜牧业产值实现2.6亿元,比上年增长4%,占农业总产值的21.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31元,比上年增长6.3%。
农业科技含量逐步增加。通过举办电视专题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培训农民6.5万人次。通过增加园区载体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项,广大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明显提高,水稻亩产由850斤达到近千斤。
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加快。维修农田水利干支渠31.5公里,消险加固水库塘坝43座,新打抗旱机电井420眼,建泵站33处;完成依山抽水站续建工程、乌鸦泡中低产田改造、桦树农业开发园区升级等四个农业开发项目;完成祥顺四方泡和凤山镇两个土地整理项目,并通过省厅检查验收;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8处;新增大中小型农机具近400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4万千瓦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农村公益事业显著提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力实施“五改”、“四建、“三化”、“二扩”、“一并”工程。完成改路142.09公里,其中硬化通乡通村公路6条、72.29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0个村、69.8公里,完成浓河镇地下排水工程1300延长米,完成水泥明沟排水工程23.3公里;完成改水18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4880户;完成改厕6个村、918户;完成户用沼气改灶试点8户;完成改房770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提升4.2个百分点。新建村卫生所5所;新建村文化活动室9个;新建标准化中小学校舍9所,维修19所;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40个。完成绿化村屯27个,建村内公园3个,在山后屯、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9个村,安装路灯460基杆;推行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环卫模式,全面净化村屯卫生环境。扩大有线电视、扩大程控电话覆盖面,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将凤山镇下青山屯并入道壕桥屯,22户农民喜迁新居。新农村建设总投入9620.46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111.46万元,农业基础设施投入3204万元,农民自筹305万元。在总投入中,其中县财政投入3809万元。
2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市帮建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农业农村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农口及涉农部门以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年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农业装备落后、靠天吃饭的基本局面还没有扭转,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产业化层次低的状况还没有缓解,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还没有解决,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的樊篱还没有冲破,新农村建设进展不平衡、乡村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现象还依然存在。
多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业农村形势越好,就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就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做到服务“三农”的战略思想丝毫不动摇,支农惠农的经济政策丝毫不改变,促进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的工作力度丝毫不减弱。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确定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奋力开创20*年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扎实做好20*年农业农村工作
20*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突出“一个核心”,促进“三个转移”,实现“五个提升”。即:突出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促进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升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农村文明和谐程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年主要经济预期指标是:农业总产值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7.5%;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比上年增长7.7%;粮食总产达到7亿斤,比上年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70元,比上年增长5%。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通村和村内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为主,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三化、三改”工程和农业生产及基础建设“四扩、四建”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化”工程即:道路硬化工程:完成19个村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总里程32.4公里;完成新增加的5个试点村村内道路硬化,每个村硬化道路2-3公里;完成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5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每个村硬化道路2-3公里。绿化工程:完成20*年新农村建设21个试点村、2005—20*年1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20*年8个示范村及全县面上绿化任务。净化工程:在10个试点村全面推行自我管理日常保洁模式;在5个村完成水泥明沟排水任务;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
农村配套建设“三改”工程即:改水工程:新建农村安全补水工程10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改灶工程:普及推广户用沼气1350户,其中新农村建设试点村400户。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新建秸秆汽化沼气工程1处。改房工程:改房500户,农村砖瓦化率达到70%。
农业生产“四扩”工程即:扩大北药种植面积,新增人工种植北五味子5000亩,林下种植刺五加10000亩;扩大大鹅养殖规模,大鹅养殖达到100万只以上;扩大特种养殖规模,新增狐、貉养殖5000只;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木耳、蘑菇等食用菌发展到1500万袋。
农业基础设施“四建”工程即:新建松干提防达标工程50公里,新建铧子山水库消险加固工程,新建乌鸦泡低产田改造(灌区配套)工程,新建浓河镇西乐等5个村、富林乡双河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11项。
2、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履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责任,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一处标准化农村寄宿学校,强化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以上;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大县城医院支援农村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装备好现有的农村文化活动室,发挥好农村文化阵地作用,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和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加强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今年新建一处农村集中供养敬老院,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比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全面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3、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三有三通三提高”的工作目标,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分户落实脱贫措施,努力改善贫困村屯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四三二一”帮扶工程,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积极扶贫的良好氛围;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和社会扶助资金,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促进扶贫开发工作上质量、上水平;重点完成四马、火炬、岔林、洪太、红旗5个贫困村脱贫任务,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特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具体表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少我多,人一般我特殊。
从我县的实际看,特色农业的定位应该是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从北药发展趋势看,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势头强劲,产品深受商家欢迎。从我县发展条件看,我县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北药获得成功,生产效益较高,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此,我们要引导群众发展大力发展北药生产,逐步把北药建成我县的特色产业。其次,要大力发展特种养殖。我县在狐、貉养殖方面已形成多年的养殖习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而且养殖效益好,群众愿望强,外地客商已把*作为重要的采购基地,既符合群众愿望,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大鹅养殖上,我们作为重点产业培育了多年,目前已初具规模,整体上看效益较好,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金融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专项贷款,在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保证生产需要;县政府实行特色农业贴息政策,对大鹅、五味子、狐、貉进行贴息;乡村要主动帮助解决生产用地,提供必要的生产设施,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围绕北药种植和特种养殖,组织专家和县乡技术人员,采取巡回讲课、发放技术手册、现场示范的方式,对农民开展专题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三是加大典型示范。要积极培养特种养殖、特色种植专业村、专业屯、专业户;乡村干部要带头搞好北药种植和特种养殖;引导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把闲置资金投向特色农业;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实地看、现场学,推动全县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力推进“稻、牧、林、矿、药”五大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推进水稻产业化,新建万亩有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5处,围绕稻米加工,倾力打造名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推进大型稻米、稻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要加快推进牧业产业化,突出发展大鹅养殖、狐、貉养殖,新建牧业小区4处,推进大型鹅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要加快推进木材产业化,新建千亩造林基地3处,整合木材加工企业,推进大型木制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要加快推进矿业产业化,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以硅石开发为重点,以高端产品为主导,全力打造球形硅微粉、多晶硅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硅石加工系列产品,推进大型硅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要大力推进北药产业化,新建中药种植基地10处,扩大人工种植刺五加、五味子面积。做强做大远达药业、九九药业和岔林河中药厂,推进大型中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形成药材加工企业集群,把我县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加快产业化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70元,比上年增长5%。
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借助东北农业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校县共建活动,扩大共建领域和规模,切实解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共建实效;进一步办好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科技之冬活动,突出内容上的针对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实效性和个性化,真正把农民需要、能解决问题的新技术送进村户,真正体现科技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3、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推进铧子山水库消险加固工程、松干堤坊达标工程的组织实施。要在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上下功夫。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和黑土区保护工程,加快浓河镇基本农田改造,浓河、富林土地整理和乌鸦泡低产田改造。年内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到40万亩。鼓励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要在提高农机化水平上下功夫。争取省、市支持,在新乡村、南六方村、依山村、小古洞村组建水田农机合作社4个,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强适用农机具示范推广。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力争新增大中型农机具1500台(套),小型农机具650台(套),农机总动力由24万千瓦时增加到28万千瓦时。要在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健全中长期气象预报监测制度,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4、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认真抓好各项农业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全面普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企业和农民按标准进行生产,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要严格执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凡是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必须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以及供货方资质证明、正式发票或其它专用销售凭证;对已经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志的农产品,经检测合格,允许直接进入安全优质农产品专门交易区或销售专柜挂牌销售;对产地已经实行售前检测、取得安全合格证明的农产品,可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同批次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农产品检测资源,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尽快配齐配强市场监管人员,落实专项检测经费,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
5、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步伐。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抓住与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县校共建活动的契机,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普遍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
(四)健全完善配套服务措施,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
1、积极推进乡村不良债务化解。采取回收债权、以资产资源抵债、节余偿债等办法,力争化解债务在5%以上。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制止乡村发生新债的政策规定,不准超越自身财力举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决不能盲目举债。对违反规定发生的新债,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促进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为目标,年内完成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和执法队伍组建工作。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全程监控,促进依法经营,公平交易。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运用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包产量、包效益为内容,面向农民开展有偿服务;充实完善农机、农技、畜牧服务队伍,购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机具使用、畜禽繁育、防疫灭病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建立扶贫帮弱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帮建帮扶工作,帮建单位要围绕农村改水、绿色水稻生产、村屯环境建设开展对口支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帮扶单位要围绕“4321”工程,结对帮扶贫困户、贫困学生,做到真帮实扶,立竿见影,收到实效。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直接进入市场风险。
三、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手段,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形势下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县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的大好形势,最根本的措施仍然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财政支农投入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我们要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农村的资金支持,今年我县公共财政要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建设。要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奖励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劳,集中资金用于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
2、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快组建村民理事会,规范议事程序,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拓展农村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有效载体,落实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推进乡(镇)、村政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表达合理诉求,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和履行义务自觉性。
3、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加强农村信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主动化解矛盾。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执行政策,强化监管,坚决抵制农民不合理负担。坚持抓好生资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制假售假行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各乡镇、农口及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农村工作脉搏。要创新工作方法,靠说服引导、典型示范推动农村工作;积极推行乡村干部服务制,农民的服务请求由村干部,村干部的服务请求由乡干部,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坚持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显的事情做起,踏踏实实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形成谋发展、抓落实、促和谐的工作合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戮力同心,奋力进取,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和谐*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县抗春旱及泥草房改造工作会议讲话
- 下一篇: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