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22-01-26 10:29:00
导语:县委书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2008年,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重旱灾的不利影响,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面对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诸多困难,全县上下牢牢把握发展大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决策部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农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2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70元,增长18.5%。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大幅增长。保护地、畜牧业、经济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优势进一步显现,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据测算,三大主导产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达4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拉动产业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8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家。通过持续开展农村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强势增长、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以上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既是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重视“三农”、狠抓落实的结果,更凝结着全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付出艰辛劳动的广大农业战线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就我县而言,因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市场环境约束增强、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返乡回流增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突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大。可以这样说,今年将是我县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
特别是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农业县,我县农业农村自身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矛盾和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不同群体农民之间的收入水平也不尽平衡。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870元,全国是4761元,全省是5576元,全市是4900元,虽然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跟全省、全市先进地区比,应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县的487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06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0元。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抗旱保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但产业化水平较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上看,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朝阳市平均达到了30%,据估计我县只有15%左右,应该说差距很大。说我们*县是一个农业县,也仅能说是一个种、养大县,不是种、养、加工大县,也更不能说是一个农业强县。农业支持保护力度逐年加大,但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上,自我统筹能力较弱。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但农民素质同劳务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农村各项改革的综合效益得到逐步显现,但社会建设和公共管理滞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欠账还很多。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体现出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充分表明,农业仍然是全县最薄弱的产业,农村仍然是最需要加强的发展环节,农民仍然是最困难的群体,农业农村工作仍然处在夯实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发展阶段。
尽管影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但是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从政策环境看,今年中央适应“三农”发展的新要求,制定了“四个用于”、“四个扩大”、“四个提高”、“四个取消”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省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把朝阳作为重点支持地区之一,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我们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决定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直接投向农业的,为我们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良机。从发展基础看,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三大主导产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建成了全省小有名气的大棚蔬菜、酒葡萄、肉鹅、小杂粮产业基地,是省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适合我县实际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农”工作思路,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我县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求富思变的愿望非常强烈,谋发展、促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工作保障看,多年农村工作实践的锻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熟悉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纪人队伍和农村乡土人才,尤其是广大农村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增长了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随着我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我们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只要我们发挥好这些优势,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关于今年工作,世均书记已讲地很全面了,我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在龙头企业建设上求突破
目前看,我县农业现代水平不高就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的制约就是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首中之首来抓,配备高强度的领导力量,制定更严厉的奖惩办法,形成快节奏的运行机制,务求实现大的突破。总结先进地区经验,大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就农业抓农业,不搞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搞农业产业化,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就永远无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走不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更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870元,在县党代会上已经确定三年以后要达到7000元以上,使农民人均收入在目前基础上提高2000多元,这个压力是十分大的。如果不搞产业化,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根本达不到这个目标。目前实现农民增收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估计全年全县农民纯收入在16亿元左右,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工有8万多人,实现收入8亿元,劳务收入占全年全县农民纯收入近50%。但是今年农民工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全县的建筑市场形势也十分严峻,不依靠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很难实现。因此,在工作思路上必须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在这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好基地引龙头。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发端。这几年,我们在抓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一些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客观地讲,我们现在的一些产业层次还比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效益不明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按照建大基地、引大龙头、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着眼于扩大保护地、畜牧业、酒葡萄、林果业等主导产业规模,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甚至是“一县一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开发建设一批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龙头企业来*投资兴业,形成“建好基地引龙头、引来龙头扩基地”的良性互动态势。现在看全县农产品结构,我县什么都有,但是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叫得响的很少。看我们周边的县市,凌源的花卉,叫响了北方市场,建平的小杂粮也很有名气,北票的辣椒、西红柿多年前就很出名,以及朝阳县的大枣,但是我们*大棚的黄瓜、茄子等没有形成规模化,没有形成叫响自己的特色。要加快制定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几个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出台鼓励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提高竞争优势。保护地产业要在巩固原有棚室生产的同时,围绕新建冷暖棚2万亩、抓好现有暖棚改造和消灭空棚废弃棚这三个重点,在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省委、省政府已把设施农业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全省每年投入不低于4.8亿元,每建一个小区扶持4万元。各乡镇要抓住这一机遇,克服各种困难,加大建设力度,县委、县政府将按文件规定严格兑现奖惩。酒葡萄产业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坚持扩规模、抓培训、促管理,栽好今年的,规划好明年的,管好建成园,保活新建园,确保全县5000亩的新建示范园任务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把提高成活率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抓好酒葡萄园管理培训,真正使有酒葡萄园乡镇的干部首先成为管理的“土专家”和“技术员”,使农民成为示范园管理的“行家里手”。畜牧产业要重点围绕鹅、牛、羊、猪、鸡等做文章,要继续在发展养鹅上下功夫,要下大力量建好1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规模优势,吸引客商,占领市场,切实提高畜牧业的产品加工转化率。林木产业要着眼于提高加工率,认真做好规划,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切实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花生产业要围绕招商下功夫,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年内建成1-2个规模较大的花生深加工企业。比如南瓜、剁椒、中草药种植等特色种植业,有关部门也要认真研究。总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逐渐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通过几年的工作,建成几个重点产业基地,为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奠定基础。
二是积极培育壮龙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按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至少1-2个支柱型龙头企业”的要求,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梳理排队,集中力量对每个优势产业扶持1—2家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快速发展壮大。争取用二到三年时间,在全县重点培育10-15家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带动辐射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区域性龙头骨干企业。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上,县委、县政府总的原则是“谁有能力谁发展,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原则,不管什么所有制和哪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只要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关系,能带动农民增收,就一视同仁地予以支持。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已有的扶持政策,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制订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龙头企业要克服“小打小闹”、“小富既安”的思想,树立干大事业、创大品牌、闯大市场的胆识和魄力,转变观念,开阔思路,敢于做大,以品牌为纽带促进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增强我县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强化招商兴龙头。今年农业招商引资如何实现突破,必须引起各乡镇、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各涉农产业招商局要增强机遇意识、紧迫意识和发展意识,精心筛选好项目、包装好项目、推介好项目,争取在项目农业建设方面有大的作为。要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重组机遇,结合我县实际,加大在蔬菜、食用菌、林果种植、畜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营销、休闲观光农业等方面的招商力度,探索农业招商引资的新渠道、新办法,争取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户我县。现在看,这次经济危机对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冲击还不是很大,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很大,吃、穿、用都是生活必须的,消费的市场有一个恒定的范围,现在很多二产、三产企业都有想法,向农产品深加工业转移,我们最近谈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很多都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感觉农产品加工业利润虽然不是很高,但它是一个长久、持续的一个产业。招商引资这件事,在家坐着只喊不行,一定要走出去,广泛的接触,这样才能引来客商,现在正在谈的花生短肽项目、秸杆培养基项目,有些项目的科技含量是很高的,有的在谈,有的马上就要落地,这也是这几年我们抓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的结果。要加强沟通联系,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使更多的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把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家乡,投入新农村建设。要认真研究国家和上级“三农”资金的投向,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搞好项目策划,全方位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盯紧、跟住、做实,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上级盘子,更多的资金流向*。
(二)围绕实施农业富民工程,切实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客观地讲,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几个轮子一起转,千方百计想办法,全力以赴保增收。一是抗旱减灾保增收。据气象部门分析,今年我县春耕生产的最大制约仍然是春旱,做好当前的抗旱保春耕,就是保农业生产,就是保农业增效,就是保农民增收。全县上下一定要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的最紧迫任务,全面落实“一抗三保”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务求打胜抗旱减灾这场硬仗。农业部门要深入一线,准确及时掌握情况,现场指导服务;科技部门要广泛开展抗旱科普培训,引导农民应用抗旱先进技术;农机部门要大力推广抗旱机械,发挥农机抗旱效益;水利部门要启动一切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水资源抗旱;气象部门要及时做好气象预测分析,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农资供应部门要确保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调配供应;物价部门要加大农资物价监管,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电力部门要做好用电计划,确保春耕抗旱用电;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调剂资金,金融部门要做好支农信贷工作,保障春耕抗旱投入需要。
二是调整结构保增收。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在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主导产品上下功夫,切实把产业规模优势、产品品牌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保护地是被实践充分证明的富民产业,也是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重点支持朝阳地区的产业,县委、县政府对这项产业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三个不减”:一是领导力度不减;二是扶持力度不减;三是奖惩力度不减。各乡镇要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展好,注意做好引导、示范工作,不搞强行摊派,不做表面文章,注重提质增效,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收益。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前联种植业、后挂加工业的带动增收优势,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1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任务务必确保完成。酒葡萄产业要千方百计过好越冬这一关,强化技术培训指导,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兴产业。
三是创业就业保增收。在创业富民这个问题上,要把握三个重点。一要拓宽渠道引导创业。要广泛宣传发动,培植并放大农民创业典型,千方百计营造“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浓烈氛围,营造“家家有项目、户户忙致富、人人会赚钱”的浓烈氛围。据有关资料,浙江省100户农民中有30户是老板,而我们统计一下我县100户农民中只有3户,南方的发达主要体现在观念上超前,确实是形成了农村“家家有项目、户户忙致富、人人会赚钱”的氛围。要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尤其是优化审批、金融、税收环境,放低农民创业门槛,放活农民创业政策,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无障碍创业、无障碍发展。二要提升素质促进创业。建设新农村,首先要造就“新农民”,要造就“新农民”,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市场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农民想干什么,培训什么;什么见效快,培训什么。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致富技能和创业本领。三要转移农民启动创业。只有将农村劳动力尽可能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才能依靠工业和城市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增加土地要素。要拓宽转移领域,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并举,既挖掘城市服务业和境外输出的空间和潜力,强化劳务输出挂钩协作,扩大规模,建立基地,更面向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强化校企对接、镇企对接、村企对接,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缓解本地企业的招工难题。要把转移农民作为创业富民的第一步,积极引导他们利用积累的资本,依托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回乡创业或由就业走向创业。
四是扶贫开发保增收。原来极端贫困户标准是接近700元,我省贫困户标准是1200元,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个方面,一是极端贫困户在农村低保上扶助到1000元;二是产业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金、技术的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这样我们就已经完成了1000元以下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新形势下,贫困标准是1500元-1800元,到2007年底,我县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共有2.4万人,2008年底,人均收入在18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约有4万人。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按照“扶贫决心不动摇,工作力度不削弱,资金投入不减少,扶贫方式要完善”要求,采取整村推进、培训转移、移民搬迁、社会帮扶等措施,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落实好致富项目,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年内要完成28个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和300户移民搬迁任务。同时,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构筑“大扶贫”格局。各帮扶单位要改进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切实把扶贫点建成脱贫致富的样板,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培养锻炼干部的基地。总之,要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让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困,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围绕改善农村面貌,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抵御自然风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各有关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好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农业服务等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一是抓好造林工程。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被列为各级领导的“一把手”工程,重视程度之高、投资力度之大、工作调度之紧前所未有。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至2012年,三年拿出3.9亿元绿化朝阳500万亩荒山,我县任务接近70万亩。造林绿化是今年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对造林绿化工作有足够的认识,作为一项硬指标,尽快完成造林设计,把植树任务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和造林季节,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今年23万亩造林任务。要以公路、铁路、河流两侧迎面山及水库中上游荒山绿化为重点区域,以“四有”(即栽前有设计、栽时有指导、栽后有检查、成活后有管护)为基本要求,落实好经营主体,监督好造林质量,努力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林业三大效益好的荒山绿化精品工程。尤其要在提高造林成活率上下功夫,做到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决不能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绿化不见绿,兑现资金时要重点看成活率,决不能只看面积、栽好栽坏一个样。
二是抓好水利工程。省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的实施,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增长、扩内需,水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投资的重点。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推进土地整理,把能整合的资金整合起来,集中连片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成几处高标准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着眼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灌溉供水保障能力。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治河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的突出重点,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把82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进度,切实解决百姓饮水难、饮水不安全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三是抓好村村通工程。“要想富,先修路”。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工程,是全面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今年我们要完成254公里乡、村油(水泥)路及2500延长米桥梁配套工程,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这项工程规模大、投入多、时间紧、任务重,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按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各乡镇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一定要紧紧咬住目标任务,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必须按规定时限确保完成。
四是抓好新农村建设。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过三年的试点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抓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做法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要继续实行县直部门包扶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城乡共建机制,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营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要以“五清五改一绿”为重点,加快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步伐,重点抓好示范村和乡镇所在地的村庄整治和环境卫生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农村户用沼气、秸杆气化、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建设项目,要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集中力量打造3-5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样板村。
(四)围绕和谐农村建设,着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农村的民生问题是整个社会民生的重点。我们要切实将改善民生与维护稳定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好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二要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药品监督,加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三要认真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保障标准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四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重点加强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兑现情况全程监督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以直接补贴,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实惠。五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和强大动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继续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将业务范围向农村延伸,让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着力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完成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抓住面临的机遇,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不是不重视农业,而是要在农业中生成二、三产业,才能更好地抓好农业,更快地发展农业,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多出有利于“三农”的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在财力投放上,真正向“三农”倾斜,舍得拿真金白银;在干部配备上,把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三农”工作领导岗位。县直各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进一步将工作职能和资金支持向农村延伸,积极主动为“三农”服务,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在抓农村经济工作中,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抓龙头、上项目,抓市场、帮销售,抓科技、搞服务,抓调整、增效益上来。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定期检查,严格考核。特别是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部署,要明确责任,量化指标,细化到人,及时跟上督促检查,确保见到实效。
第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既是农业农村取得长足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几年来,我县涉农资金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直接用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比例并不高,还没有充分体现强农惠农的要求,跟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各部门和各乡镇在贯彻落实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三个坚决”,即:已经实行的政策要坚决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要坚决不减,已经向农民承诺的事情要坚决兑现。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积极配合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的持久驱动效应。要参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加快研究制定我县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涉农资金投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要加大为民服务力度。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浮躁虚夸之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前移工作关口,下移工作重心,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要把广大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三农”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支持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要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把广大农民宣传、发动、组织起来,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各行各业要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强农惠农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四,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强基富民”工程,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着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认真做好干部驻村挂职锻炼工作和选配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制度和农村审计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农村广大青年、妇女等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要深入推进和谐平安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力争把农村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共克时艰,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努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