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15 10:58:00
导语:市长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刚才,我们召开了全市新型工业化会议,现在紧接着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全市上下的精力集中到工业突破上来,集中到农业农村发展上来,坚定不移地干,持之以恒地抓,努力以工业经济的大突破,农业经济的大提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元旦前后召开的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今年“三农”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有利条件,对做好全年“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民是最大群体,农村是最大社区。全市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既要看到工业突破是第一方略、重中之重,又要看到宿迁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既要看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又要看到农民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很高,增收致富的压力十分巨大;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又要看到薄弱环节仍然不少,农村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从总体上说,在现阶段,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村仍然是弱势区域。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要按照“保增长、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繁荣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农村,富裕农民必须切实减少农民,发展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更加扎实的举措,以“三化”化“三农”,全力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围绕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丰则基础强”。全面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的思维、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工哺农、以工投农、以工改农的长效机制,以项目管理促进农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前提下,围绕建成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带目标,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一批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年内,确保完成农业招商引资35亿元以上。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开展“高效规模设施农业县(区)”等竞赛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农业装备向设施化转变、农业经营向产业化转变、农业发展向科技化转变、农业服务向社会化转变,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传统粮食生产要通过土地流转鼓励种田大户加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经营,高效经济作物要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加专业合作实现规模经营,畜牧水产业要通过养殖基地加龙头企业带动实现规模经营。年内,确保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3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0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加大优质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0个,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4件。
二、突出创业就业,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农民富则国家盛”。繁荣农村、富裕农民,让广大农民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要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就地就近就业的非农产业,积极引进就地加工型企业,多渠道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提高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资产性和保障性收入。继续推广“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模式,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全力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发展主体和创业大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增收。深入实施“两后双百”和“四全”工程,积极发展各类农民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全年通过培训后转移贫困劳动力3万人以上,努力使每个有劳动力的农户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始终把返乡人员当作宝贵财富,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加政策性补贴,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深入开展“十强乡镇”竞赛活动,迅速壮大镇村经济实力。确保年内有70%的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20%的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围绕2012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深入推进“千村万户帮扶”、“结对强村”和“牵手致富”工程,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加快西南岗等薄弱地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年内,确保全市26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经济薄弱村村企挂钩全覆盖。
三、坚持以城带乡,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围绕“五个一体化”的要求,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和资源产品、建筑材料价格相对较低等有利时机,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六大实事工程实施,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更高层次推进小城镇“1+4”工程,加大国家和省级重点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能力。按照“集中、集中、再集中”的原则,加快康居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的住房、道路、环境保护、便民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在原有康居示范村基本建成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再开工建设1个康居示范村。切实维护好“生态宿迁”品牌,大力开展以“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加快建立面向农村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切实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薄弱状况。围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增加投入,逐步提高标准,促进贫有所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认真落实开拓农村市场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家电下乡,重点提高电脑、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网络、有线电视在农村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改革是“杠杆”,能橇动整个农村制度体系的调整;创新是“源泉”,将不断刺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始终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升“三农”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快实施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合作等农村组织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各类人员以土地、技术、资金为股权,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始终坚持增产与增效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实施“万倾良田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每个县区要搞好一块万亩良田整理的试点,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和村庄整治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信用合作等新的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帮助农民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拓展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加快建立服务关口下移到村的三级联动网络,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乡镇事业人员为农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县区设立为民服务全程大厅,乡镇(街道)设立为民服务全程室,村居设立全程接收点,着力解决农民办事难问题。
五、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结合即将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学双创”等活动,不断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内关爱工程等惠民党建、实事党建,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紧紧抓住全省即将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能力提升工程”,切实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和培养,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管理的能力。坚持选好配强农村领导班子,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中选拔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拓宽发展思路、带动创业致富、维护和谐稳定、培育文明新风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及时将他们选拔到村党组织班子中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始终帮助、支持村干部工作,落实好他们的待遇,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农村社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大对“三农”投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新一轮农村为民办实事工程等重点工作跟踪检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全面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乡村干部在涉农收费、房屋拆迁、土地流转等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同志们,抓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全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为宿迁经济增长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研究论文
- 下一篇:农村政治的非制度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