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1-18 04:17:00
导语: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总结2008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
会前,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县委对今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希望同志们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进—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县委工作部署,克服了特大雪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不利的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达14.59亿元,增长10.48%;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35.54万吨,增长2.48%;大牲畜存栏20.65万头(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40元,增长15%。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马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洒坝水库、大木桥水库和滑石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保田、新民两处烟水配套工程,解决灌面1.63万亩;新建水池、水窖4143口,解决了4.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基本农田建设3000亩、配套小水窖建设920口,改造中低产田土4600亩,新增水浇地0.67万亩,改善、恢复灌面1.7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1平方公里;建成沼气池5000口,完成造林面积1.4万亩,林业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农村通信发展迅速,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3%;杂交玉米、蔬菜、优质马铃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烤烟生产稳定。四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4729.1万元,重点实施了5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了1800户农村茅草房改造工程;“种草养羊”科技扶贫项目实施顺利,建成人工草场1万亩;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全年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6万人。五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对3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整村推进;47个省县乡三级试点村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六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减免中小学生书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2%,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逐步建立和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初步形成了从制度上抑制返贫的新格局。人口和计生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七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入。积极推进乡镇机构、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等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08年“三农”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坚定了我们做好2009年“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利条件、实际困难等明显多于往年。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存在“重工轻农”的思想,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农村发展的牵引力减弱,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将从不同层面影响农业农村的发展。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仍旧是“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县贫困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0万人,减贫任务依然繁重。四是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较差,择业渠道不宽,就业难度加大,因今年返乡农民工较常年多,就业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增收。五是农业生产资料仍高价位运行,农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难度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保持全县经济较快增长有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中央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补,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对绿色、安全、生态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这些将有利于调动各方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三是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在不断改善,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将逐年增加,境内企业多,“工业反哺农业”建设有序开展,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大量农民工返乡,为充实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也是充实基层组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机会。总之,危机蕴藏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既要保工业、保服务业增长,更要保农业增长,如果农业不发展,必然影响农民增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1号文件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里的部署上来。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确保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市委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变农村面貌,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粮食总产量增长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业增加值增长6%;肉类总产量增长10%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4.28万亩造林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5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实施好粮食丰产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今年要确保粮食作物播面在149.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6.25万吨,增长2%以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农业的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耕地撂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好粮食丰产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田间管护,提高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现粮食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第二、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抓好“四大”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一是认真抓好“大种植”。要因地制宜,在稳定发展粮食的同时,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林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产业要在优良品种选定、育种基地建设、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商品率上取得重大突破。今年的种植面积要达到68万亩,加大马铃薯产业的营销网络建设,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和产值,要加大力度支持*县马铃薯快繁中心建设。今年切实抓好1.5万亩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蔬菜产业要以解决红果、城关两城区供应为重点,今年抓好9万亩蔬菜基地建设,新增商品蔬菜基地0.5万亩以上,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要因地制宜发展烤烟、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加快烤烟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实施老茶园、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新茶园建设标准,加快形成新的区域性支柱产业。二是认真抓好“大养殖”。我县发展养殖业具有较好的优势和条件,要按照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和养殖小区,重点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高规模养殖比重。今年计划实现大牲畜存栏22.3万头(匹),增长8%;肉类总产量5万吨,增长10%;实现畜牧业总产值7.78亿元,增长10%,种植牧草1.8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3%。认真组织实施“种草养羊”科技扶贫项目,加快畜牧商品基地建设,提高加工能力,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继续实施好优质肉牛、肉羊、肉猪、肉禽基地建设项目,认真兑现各种养殖补贴,扩大保险和覆盖面,抓好草畜配套、圈舍改造、品种改良、疫病防治工作。要发展大户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壮大养殖基地,建立完善养殖大户、养殖基地与农民的利益机制,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大户养殖,增加收入,得到实惠。三是认真发展“大加工”。积极引导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提供贷款担保、贴息等服务,培育壮大信友实业、玉祥系列风味食品、裕龙种业、凯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多种经济成分,重点发展粮食、畜产品、马铃薯、辣椒、茶叶、生姜、中药材等精深加工,逐步形成一批经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带动农民致富。四是认真发展“大市场”。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要千方百计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以建设高效畅通、城乡互动的市场体系为目标,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消除城乡市场分割。要培育一批中小型流通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直销市场,形成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发展一批消费品、农资连锁经营店,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搭建工业品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在服务生产、搞活流通、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饮用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抓好白河沟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小”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二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实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大中低产田造力度,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通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石灰改良等措施改良耕地,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耕地质量。三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加快红威、羊柏、柏火公路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大通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县乡道路通行状况,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机制,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增强交通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四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按照建成“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扩大造林面积,切实抓好红果环城绿化工程的管护,加强新造林的管护、抚育、除草、补植和灌木林地的保护,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同时,认真做好森林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矿区的植被保护、恢复与重建,积极探索建立矿区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五要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有条件的乡镇要加强资金配套,积极鼓励支持养殖小区、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配套抓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工作,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六要加强村寨环境整治。各级各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投入资金参与“百村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社会治安良好、民族特色浓郁、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寨。七要认真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结合全省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好“千户安居”工程,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八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加强农机服务,逐步提高主要作物、重点农时和关键环节的农机作业水平,努力扩大机耕、机播、机收面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四,着力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非农务工培训。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劳务输出组织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就业培训等各项工程,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劳务工资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认真解决境内农民工工资发放、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抓好“绿色证书”培训。立足新农村产业培育,认真开展“绿证”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运用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为新农村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抓好农民工培训。因去年金融危机造成返乡农民工较多,要引导回流农民工就近就业。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先就近使用当地农民工,引导回流农民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农民工培训;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按需择业开展培训。四是认真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建设。各有关乡镇要按照县委“1+11”系列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矿区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要就近使用当地农民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的就业指导,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来,确保建设成效。
第五,着力抓好民生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解决民生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重点。要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好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民的权益。一要解决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集中精力办成几件好事、实事,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很多是因为我们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到位、对群众关心不够造成的。各级干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体现在事发之前,提前做好工作,防范于未然。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要在积极妥善处理、平息后,认真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群体性问题,基层是重点,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组织干部下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二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力度,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好全省“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县赛区的各项活动,带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巩固“两基”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在普遍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村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深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参合率逐年提高。加强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积极防治职业病和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改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的现状,确保农民有良好的就医环境。五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六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按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街接,使他们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七要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抓好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加大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确保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第六,着力抓好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要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效等权利,确保农民拥有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好外出农户土地流转,防止土地撂荒,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建设。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加强对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总结,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1+11”系列文件,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谐矿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上取得新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中要集中整合资源和资金,重点建设,搞好典型示范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深化农村其它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发展,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各项后续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全县“三农”工作水平
要切实加强党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加强对“三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定期研究、经常督查,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向“三农”工作倾斜,确保农业农村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在政策、资金、项目、人力上向“三农”倾斜,在推进工业强县和城镇建设中,要把重点放在拉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就业,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该出的措施早出台、该批的项目早批准、该下的资金早下达,真正为农业农村工作服好务。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宣传到位、保障投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三创三强”,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干部。积极认真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试点建设。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加快作风和职能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变职能,引导干部从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转变到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加大扶持引导力度,通过先行试点、典型示范、政策引导和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和方法,促使农民自觉自愿地走到党委、政府倡导的方向和路子上来。通过各项措施,建立农民长期得实惠、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培养和加深对农民群众的感情。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精减文件、会议,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出机关,深入到条件差、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调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县直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自觉面向“三农”,强化服务职能,延伸服务层次,做到支农服务的点线不断、网络不断、运转不断、功能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四)严格目标考核。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责任分解到乡镇、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强化督办检查,要在总结往年考核经验基础上,由县农办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完善“三农”考核办法,将2009年“三农”目标任务作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大胆开展工作,创造工作亮点,实行年度绩效考核,层层建立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农村整体工作平衡快速推进。2008年度县委县政府与各部门及乡镇签订的“三农”目标责任书已统一并入2008年度综合业务目标进行考核,因此不再单独进行考核。
同志们,农村工作事关全局,意义深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思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各级党委、政府有关“三农”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上一篇:顾客忠诚度研究论文
- 下一篇:网络营销广告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