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局讨论活动讲话
时间:2022-03-19 09:58:00
导语:市畜牧局讨论活动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4号文件),以及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全市的畜牧工作,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20*年的目标和任务。会上,马懿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我市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高热病等动物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畜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畜牧业已经成为大农业的优势产业。20*年牧业产值56.8亿元,较20*年增长9%,占农业总产值的42.3%,与种植业的比值达到0.9:1,畜牧业已经成为大农业中发展速度最快、优势最明显的产业。2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3万吨、20.5万吨和28.9万吨,分别较20*年增长9.2%、6.1%和40.2%;奶牛存栏5.8万头,牛奶产量25.8万吨,分别较20*年增长22%、45.6%;全市乳品加工实现产值5亿元,较20*年增长40%,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上榜企业。20*年全市奶产量和奶牛规模饲养量居全省首位,机械化挤奶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乳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年市委、市政府把畜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措施来抓,从资金投入、用地管理、信贷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小区、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有力推进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20*年全市养殖小区总量达到171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116个,较20*年增长16%;全市奶牛、蛋鸡、肉禽和生猪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55%、72%、93%和48%,分别较20*年提高4个、2个、1个和3个百分点;全市28家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累计达到63家,5家企业的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累计达到8个;新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02个,累计达到154个,带动农户2万余户。全市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带动农户8万余户。“花花牛”、“雏鹰”、“妙可”…这些*本地生产的名优畜产品如今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可,而且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市场占有份额也与日俱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秸秆青贮和沼气治污取得新进展。20*年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加大了对秸秆青贮、户用沼气和养殖小区沼气建设的扶持力度,新建100立方米以上青贮池96个,青贮秸秆112万吨,较20*年增长2%;新建户用沼气4.03万户,较20*年增长70%;新建规模场(户)沼气30户,较20*年增长600%,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20*年全市实施青贮秸秆“过腹还田”相当于节约粮食19万吨,提供厩肥109万吨,其肥效相当于1.6万吨硫铵;全市利用沼气处理养殖粪便1016吨,较20*年增长1.6倍,节省燃料费用3270万元。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一批“青贮—奶肉—粮食”、“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养殖模式,推动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经历了20*年和20*年禽流感阻击战的洗礼,动物防疫工作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逐步形成,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和传播。20*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全市兽医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目前,市级和新郑市、上街区机构改革方案已经下达,其它县(市)区机构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市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已建立物资储备库14个。新郑市等县(市)区在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五是科技兴牧成效显著。20*年全市新建15个改良站(点)和5个奶牛综合服务站,引进高产肉牛、奶牛细管冻精20万支(粒),共改良肉、奶牛13.8万头,改良羊5.3万只。通过实施良种工程,提升了畜牧业科技水平,提高了畜牧业效益。20*年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126%、56%和1*%,分别比20*年提高3个、1.5个和2个百分点;全市生猪、禽、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5%、90%和88%;奶牛单产从20*年的5.3吨提高到目前的5.8吨。
我市畜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应该清楚的看到,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原有的工作措施、指导方法、服务意识还很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分析我市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建立适应现代畜牧业需要的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对现代畜牧业的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今年,国务院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1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4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实现畜牧业发展新突破”的新要求,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豫政[20*]37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1月5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明确提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新突破,就必须在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因为,畜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因势利导,乘势而上。
二是面对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新趋势,必须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当前,我市畜牧业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阶段。过去几千年,畜牧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分散饲养,增长方式主要靠数量扩张。近年来,我市的规模养殖尽管发展很快,家禽、生猪、奶牛等大宗养殖业规模养殖比例已达到48%以上,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规模饲养的构成,小型规模饲养户依然是主体,按照发达国家标准衡量,我们的差距依然很大。目前,在农村一些地方,人畜同院、畜禽混养、散养仍然比较普遍。这种粗放的分散养殖,不仅制约着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不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动物防疫,也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面对当前我市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新趋势,我们只有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面对现代畜牧业的新特征,必须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现代畜牧业有三大特征:首先,畜牧业产值超过种植业。其次,畜产品加工业发达,加工生产的比值要达到3:1。第三,畜产品的商品率要达到50%以上。近年来,我市畜产品加工业纵向相比,进步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与全省、全国著名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带动力弱。20*年三鹿花花牛实现产值3.5亿元是焦作蒙牛的45%,是伊利、蒙牛产值的1/40。奶产品加工企业如此,其他畜产品加工企业差距更大,带动能力更弱,*市年出栏4000万只鸡、250万头猪,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禽类和生猪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畜产品深加工率低。目前,发达国家的畜产品精深加工占80%以上,而我市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业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为2~4:1,我市目前还达不到1:1。因此,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跳出畜牧抓畜牧”,树立用畜产品加工业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理念。
四是面对动物疫情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必须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近年来,我市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更加艰巨。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全球仍呈蔓延之势,我国有9个省份监测到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其中7个省份监测到禽流感变异病毒,随着家禽流通的扩大,病毒分布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今年,继安徽、福建两省确诊两例人感染禽流感之后,3月1日又从西藏的病死家禽中监测到H5禽流感病毒,3月28日安徽又出现1例禽流感死亡病例,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25例,死亡15人,给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思想,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五是面对畜产品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必须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国外优质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越来越大。同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进口国对畜产品的技术贸易壁垒越筑越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目前,部分农户在出栏前没有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和抗生素的事件时有发生,私屠乱宰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实施无公害生产。同时,依法对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实施全程监管。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新突破
根据我市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把我市畜牧业发展成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优势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0*年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肉类总产30.5万吨,禽蛋总产22.5万吨,奶类总产40.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8%、9.7%和40.5%,其中牛奶37.4万吨,同比增长45%;奶牛存栏达到7.25万头,同比增长25%;牧业产值要达到61.4亿元(现行价),同比增长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提高1.5个百分点;乳品加工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0%以上。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我市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工作重点是:
(一)突出抓好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四个重点
一是发展规模化养殖。我们要转变养殖观念,发展以养殖小区为主体的规模化养殖,逐步调整养殖模式,尽快改变人畜杂居、畜禽散养、畜禽混养的落后养殖方式。20*年要加强对原有小区的规范化改造,做好10个小区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提高养殖小区的竞争力,引导散养户向小区转移。继续落实市县1:1配套资金扶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环保治理,切实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力争新建各类养殖小区40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20个。大力推广“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养殖模式,重点抓好荥阳贾峪、广武,新郑城关、龙湖,中牟刘集、狼城岗,登封唐庄、大金店,巩义芝田,金水祭城等30个规模养殖专业乡(镇)的100个养殖专业村。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乡(镇)建设,提供系列化服务,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品种优、技术领先的集中连片规模养殖基地。
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产地环境、投入品、畜禽养殖、畜产品卫生安全等标准体系建设。各级业务部门要加强力量,深入养殖企业,积极宣传标准化生产的意义,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要鼓励养殖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坚决完成省、市下达的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任务。今年,每个县(市)要有2个以上,区要有1个以上养殖企业通过产地认定,全市有2个以上畜产品通过产品认证。市政府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通过认证的产品进行奖励。20*年力争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的养殖企业总数达到89家以上、通过产品认证的达到10个以上。
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加工带动战略,重点在肉品精深加工和乳制品产业上率先实现突破。要大力扶持三全、思念、新郑雏鹰、鸿源鸭业、荥阳三泰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持三鹿花花牛、光明山盟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品牌经营,加快技术和装备更新,促其迅速扩张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的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集团。力争20*年全市乳品加工产值突破7亿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养殖场(小区)”的经营模式,通过销售合同,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营机制。20*年90%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要实现“订单生产”。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一大批农户进入畜牧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20*年全市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农户达到10万户。
四是调整区域化布局。加快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步伐,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奶业,提高滩区种草和奶牛小区建设的规模和档次。同时,要不断加强西部山区及中牟肉牛生产基地,荥阳、中牟、新郑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新郑、*近郊肉鸡、肉鸭生产基地,荥阳、二七、中原蛋鸡生产基地,中牟肉羊生产基地等优势区域开发,20*年力争六大优势生产区域的畜产品产量,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61%、58%、60%、54%、42%、34%。使六大优势生产区域成为我市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示范带动全市畜牧业快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繁育、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和科技推广四大体系
一是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3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洛阳市召开了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场会,提出了新的防控任务:禽流感、口蹄疫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对出栏的畜禽必须到场到户实施检疫,检疫率达到100%;对屠宰的畜禽必须实施现场同步检疫,检疫率达到100%,上市畜产品的持证率达到100%等。为确保完成任务,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各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全面推行固定免疫日、防疫明白栏、明白卡等防疫公开承诺服务制度,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消毒和检疫工作,消灭空白点和死角,确保集中免疫期间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要落实强制性措施,对感染重大疫病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和同群畜禽,要迅速采取隔离、封锁、扑杀、紧急免疫接种、无公害处理和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坚决彻底、干净地拔除疫点,扑灭疫情。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养殖场(户)、养殖小区落实防疫措施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其改善防疫条件,规范防疫行为,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疫苗行为,引导养殖企业按科学免疫程序正确使用疫苗,使用合法疫苗。
二是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良种是带动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我们不但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还要大规模的繁育优良品种,加快性控细管、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繁育母牛的比例。今年,要重点抓好*市优质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建设,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完善全市良种畜禽统一供种体系;继续做好奶牛线性鉴定工作,积极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体系(DHI),建立良种奶牛定级和系谱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种畜质量;完善县、乡两级改良站点设施配套,重点扶持建设15个标准化示范改良站点,加快良种推广普及速度。
三是建立饲草饲料加工生产体系。要大力发展饲料工业,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基地产销合作机制和途经。力争20*年全市培育出年产超2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3家以上。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以玉米秆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当前,转化农作物秸杆的途径虽然很多,但综合分析实施成本、生态效益和推广难度,开展秸杆青贮,实施“过腹还田”是较为经济、方便、有效的途径。今年,要引进20台大型揉草机(TMR),每年市、县两级财政每台补助5万元以上,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奶牛混合饲料养殖技术。要坚持草畜结合,发展人工种草,这项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必须具备消化牧草的能力,不要瞎指挥,不要强迫命令,不要搞一刀切。
四是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要继续组织科技人员组成专家科技服务团,对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要大力扶持发展民间技术服务网络,在龙头企业、大型规模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乡(镇)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20*年要在重点区域建立扶持建设5个中心服务站;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科技水平和实际技能。同时,积极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
(三)切实解决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污染、政策棚架和资金制约四个问题
一是解决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问题。面对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还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今年,我们要在积极发展健康养殖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定期进行监督抽查,加强对养殖场(区)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液态奶和其他畜产品的市场监管,完善液态奶标识制度。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加大“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物品的检查力度,市级每年不少于4次、县级每月不少于1次,“瘦肉精”阳性检出率要控制在1%以内。
二是解决好养殖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治理养殖污染已迫在眉睫。今年要重点对养殖小区、规模场和专业村进行治污,专业村要结合我市户用沼气工程,改变专业村脏、乱、差的现状;养殖小区要走户用沼气与大中型沼气相结合的治污模式;规模养殖场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20*年力争新建规模场(户)大型沼气30户以上,全市养殖专业村80%以上要实现沼气治污。
三是解决好政策棚架问题。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今年,我们要重点落实好畜牧业生产用地、用水、用电、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行政性收费减免、饲料生产企业和种畜禽生产经营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快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解决好资金制约问题。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年部分县(市)区地方财政用于畜牧业投入占农业投入的比例只有8.6%—10%,与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42%以上的比例极不相称。今后,各县(市)区政府要按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安排预算,扶持畜牧业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三、加强领导,深化改革,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开创性地做好工作。各级政府要把畜牧业发展列入年度目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特别是荥阳、新郑和中牟三个省级重点县(市)的党委和政府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科学制订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关键措施,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率先突破的重任。市政府年底要对各县(市)区畜牧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全省畜牧业经济综合排序中,新进入全省前40名的县(市)区给予表彰。
二是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号)和《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全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豫编〔20*〕15号),明确规定:“市、县两级畜牧局为政府主管畜牧兽医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按照要求落实畜牧兽医部门的机构设立、人员编制和各项经费,稳定队伍,保障畜牧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级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市场化程度。今年要以30个规模养殖专业乡(镇)的100个养殖专业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力争新建50个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其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暂免征所得税;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的,其销售符合国家规定的自产畜禽产品免征增值税。
四是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今年,各级政府要以优质的服务搭建起大发展的平台,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创新机制,提高效率,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不断开辟服务工作的新天地。从目前的实际出发,要在两个方面搞好服务。一是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突破现行的畜牧兽医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到乡的限制,进一步把网络延伸到村,辐射到户,使群众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二是搞好技术培训服务。除继续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进行民间技术培训和交流外,各县(市)区畜牧部门要常年开设养殖技术培训班,免费对群众进行滚动式培训。
同志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推进我市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畜牧业培育壮大成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优势产业,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粮食企业改革历程思考
- 下一篇:农村畜牧业发展建设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