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油料生产的潜力及对策初探

时间:2022-05-08 09:37:00

导语:县油料生产的潜力及对策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油料生产的潜力及对策初探

农业技术推广

摘要:油料作物是云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发展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云阳县油料生产因面积不稳、单产较低、总产不高、加工滞后、效益较差,导致发展缓慢。本文作者就云阳县2002—2005年油料作物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潜力,对发展我县油料作物生产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盘强我县油料产业。

关键词:油料生产现状潜力对策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我县农业生产习惯及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油料(指油菜、芝麻、花生,下同)生产,对于促进种植业实现“四增”(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我县油料生产的现状、潜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县油料生产及产业化开发,促进油料产业持续发展。

1.云阳县油料生产的现状及潜力

1.1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县油料生产因面积不稳、单产较低、总产不高、加工滞后、效益较差,导致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生产区位优势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以户营为主,小规模、分散型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此引起的油料产业层次低,安全优质产品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是阻碍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油料结构调整仍没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桎梏,没有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协调统一来规划布局,多局限于低层次、局部性的微调,缺乏前瞻性和鲜明特色,规模小、成本高、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劳动力缺乏,耕作粗放,优质品种、增产技术难以推广,不能高产增效;加工设备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差,加工效益低,影响了油料产业的开发。

1.1.1.生产现状。根据农经统计,我县2002—2005年四年间,油料作物播面与产量情况为(见下表):

2002—2004年云阳县油料生产情况表

年度

面积(亩)

单产(公斤)

产量(吨)

合计

油菜

花生

芝麻

平均

油菜

花生

芝麻

合计

油菜

花生

芝麻

2002

150550

109900

22567

13491

85

93

59

66

12833

10180

1325

893

2003

146715

108195

24630

13590

120

130

92

83

17533

14139

2266

1128

2004

147540

110010

20700

16230

102

103

114

89

15118

11331

2350

1437

2005

1650000

120000

25000

20000

113

115

124

90

18700

13800

3100

1800

我县四年间油料的面积、产量、单产波动情况是:面积上,总播面起伏较大,相差25%左右,最高年为2005年的165000亩,其中油菜相对稳定,三年间为11805亩,为9.8%,最高年为2005年的120000亩;花生相差较大,四年间为4300亩,占17.2%,最高年为2005年的25000亩;芝麻相差最大,四年间为6509亩,占32.5%,最高年为2005年的20000亩。产量上,因为播面差异性大,难以说明油料总产量的波动规律。单产上,四年间油料平均单产波动较大,相差35公斤,达29%,最高年为2003年的120公斤;油菜相差较大,三年间相差37公斤,占28.5%,最高年为2003年的130公斤;花生相差最大,三年间为65公斤,占52.4%,最高年为2005年的124公斤;芝麻相差较小,三年间为24公斤,占26.7%,最高年为2005年的90公斤。

1.1.2.加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各类油料加工企业近百家,加工能力在2.5万吨以上,加工产品主要销到县内外市场。除南溪粮油收储公司和江口友祥植物油厂外,其余加工企业的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加工较为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特别是与大型加工企业争夺加工原材料,造成我县江口友祥植物油厂和南溪粮油收储公司的加工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江口植物油厂系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加工油菜籽、芝麻、油桐为主,其产品检验检测规范,加工设备齐全,设计年加工油菜籽能力为15000吨,由于原材料缺乏,现每年只能加工5000多吨油菜籽;南溪粮油收储公司是我县经营量最大的粮油加工业,设计年加工油菜籽2000吨,实际只能加工800吨;重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花生为原材料,生产花生奶、花生牛奶,年需花生仁1000吨左右,但本地花生与外地花生相比,质差价高,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按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要求,必须要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才能得到认证。

综合分析我县油料生产的现状,主要是因为市场、技术、价格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面积不稳、单产较低、总产不高、加工滞后、效益较差,极大地制约着我县油料生产的发展。

1.2.优势与潜力

油料作物是我县种植业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县商品率最高的粮油作物,其生产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大。因此,充分利用优势,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油料生产,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产业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增收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1.自然条件。我县属北回归线以北的东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小气候、小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18.7。C,年降雨量1145.1毫米,年平均日照1528小时,其光照充足、热量充裕、雨量充沛,土壤宜耕性好,熟地化程度高,既有发展油料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是发展专用油料作物的生态环境区域。

1.2.2.生产习惯。我县农民有种植油料作物的传统习惯和生产经验,农民现实观念比较强,由于种植油料作物的比较效益高,既省工又省时,还有利茬口衔接,能与很多作物合理搭配,同时又可培养地力,深受群众喜爱。同时,我县油菜生产被列为“重庆市百万亩优质粮油产业黄籽油菜开发”项目县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实施,为今后油菜实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可鉴经验。我县是重庆市芝麻重点之一,所开发的纯白、纯黑芝麻,在1991年就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农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声誉,曾受到上海、广东等客商的喜爱和求购。

1.2.3.经济效益高。油料作物的比较效益高,据2004年调查,小春油菜与小麦相比,种1亩油菜比种1亩小麦多收入56元左右;大春花生与玉米对比,种1亩花生比种1亩玉米多收入340元,种1亩芝麻比种1亩玉米多收入110元。油菜作物除直接给农民带来增收外,潜在的效益也很大,由此产生的加工、生产、销售等产业链条,既吸纳了剩余劳动力,又为财政增收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1.2.4.技术力量高。我县发展油料产业在技术指导上有保证,全县科技力量强,服务体系健全,能保证良种良法技物配套。2005年,县乡农技部门在双土镇、九龙乡,联合进行了优质良种“渝黄1号”的产业化开发已初见成效。同时,南溪粮油收储公司、江口植物油厂等龙头企业,积极配合,在创品牌的同时,也主动出击,提供各种条件,大力发展原料生产基地,也将促进我县油料产业的开发。

2.发展我县油料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2.1.抓认识,理思路,发展主导产业

认识是转变观念的基础,思路决定出路。针对近几年来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的特点,要充分利用油料作物的发展潜力大、相对价值高的优势,使油料作物的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结合我县油料生产的现状、潜力和优势,应着力将油料产业确定为增效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油料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制定油料作物的发展目标。要搞好宣传发动,让农民形成共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成片,调整品种,改变小规模、分散型的种植方式,形成区域化的生产格局,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全县油料生产及其产业的形成。建议指标是:2007年全县油料作物面积18万亩,产量2.48万吨,其中,油菜12万亩,产量1.8万吨;花生3万亩,产量0.45万吨;芝麻3万亩,产量0.23万吨。到2008年,全县油料作物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2.82万吨,其中,油菜面积14万亩,产量2.1万吨;花生3万亩,产量0.48万吨;芝麻3万亩,产量0.24万吨。

2.2.抓调整,优结构,做大油料基地

油料基地是加工、流通的基础,是做大做强油料产业的前提。根据我县的生产优势和区域,在不同的镇乡建立油菜、花生及芝麻基地。

2.2.1.油菜基地。在油菜优势区域的毛坝、栖霞、凤鸣、院庄、凤桥、里市、龙角、泥溪、耀灵、云峰、票草、普安、堰坪、红狮、洞鹿、龙洞、长洪、南溪、双土、塔棚、青山、富家、团坝、桑坪、大阳、石门、盛堡、路阳、农坝、千丘、帆水、后叶、文龙、高阳、渠马、建全、新阳、养鹿、白龙、关市、龙塘、鱼泉、沙市、水口、黄石、九龙等镇乡,发展优质油菜1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

2.2.2.花生基地。在我县花生优势区域的白龙、关市、路阳、文龙、后叶、泥溪等镇乡,发展花生0.5万亩,产量达到0.12万吨。

2.2.3.芝麻基地。在芝麻优势区域的宝坪、龙角、泥溪、耀灵、普安、故陵、新津、堰坪、红狮、龙洞、江口、盛堡、高阳、双水、渠马、养鹿等镇乡,发展优质纯白、黑芝麻1.5万亩,产量达到0.11万吨。

在基地建设上,以业主负责制的方式运作。按照谁需要、谁发展、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兼顾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有关企业要按照自身的需要,组织力量,与当地政府和农技人员一道,在适种区域,逐村、逐户落实面积,签定订单,提出收购保护价,引导农民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并实行保护价收购油料产品,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种得下、收得回、卖得出、有效益。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企业可向农民提供用于种子等生产资料的部分启动资金或定金,在产品收购支付货款时扣回,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生产原料,又保证农民的产品销售。为了将油料基地做大做强,还要做到:一是算帐对比、前景分析、典型引路。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种植油料作物收入高、效益好,并能自发地通过结构调整来调减增收不显著的粮食作物面积。要通过现场会、座谈会、新品种新技术考察总结会,请油料种植、加工、经销大户现身说法,靠多方教育、引导农民,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二是抓好示范样板,各地要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高产攻关和示范样板,让广大农民在看中学,在干中学,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全面、循序渐进,推动全县的目的。三是采取转包、转让等土地流转方式。在优势区域内引导种专大户,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发展油料生产。四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让利、技物配合、群众响应等激励措施,激发各地群众调整结构,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形成规模、批量和特色。

2.3.抓销售,扩市场,健全流通组织

发展壮大油料产业,种植是基础,销售是关键。如果将油料作物确定为主导产业,就必须着力部署“固本土、抢外地、强县内、争市外”的“大贸易、大流通”战略。

2.3.1.抓中介组织促销。通过有效措施,在保证本地加工企业加工增值和市场需要外,要积极依靠中介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大户的优势,鼓励其投入到“跑销售、闯市场”,将油料作物产品,进行外销;充分利用现有销售手段,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数量,同时有关领导和部门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宣传、推介、销售包括油料作物在内的所有农产品,形成干群齐心、上下一体的销售增效的营销策略。

2.3.2.抓培育市场扩销。要针对资源优势强,产业基础好的乡镇或地方,重点进行中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创造有利条件,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吸引外来客商“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达到“种得下,销得快,赚钱多”的目的。

2.3.3.抓营销网络拓销。我县油料生产,无论是初加工产品,还是精加工产品,都应该瞄准市外国内市场,组建与产品、产量相匹配的营销网络。油菜、花生满足县内加工企业的需要,经过精细加工、包装后,使产品占领市内外市场;芝麻经过精选包装后,可以直接进入国内外市场;如果加工成小磨香油进入市场,其效益更高、前景更广。同时,要努力以开发连锁超市为主要经营的销售模式,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营销体系,满足市场不同消费群的要求。

2.4.抓招商,优服务,扶强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油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希望所在,龙头兴则产业活。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观念,谋划油料产业,对原有遍及全县各地的大小油料加工企业,进行精心整合,集中优势,特别是对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以上,获得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南溪粮油收储公司双土加工厂、江口友祥植物油厂等重点企业,要全力扶持,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吞吐能力。

2.4.1.在强化服务上倾斜。据统计,目前我县从事50吨以上油料加工的企业较多,但多数是临时性、季节性的家庭作坊式,其资质较差,小敲小打,加工的产品安全性较差,更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准许进入市场的龙头企业不多,针对这些情况,县里要按照扶大扶优的原则,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引导帮扶,采取基地+农户+企业的方式,帮助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保证企业加工的原料需要,搭建农户主动、基地联动、企业推动的平台,实现“市场带龙头,龙头接基地,基地联农户”,协助企业签定订单合同,有效地解决企业加工原料不足的矛盾,加快油料产业的开发步伐。

2.4.2.在扶持政策上倾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可能享受相配套的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和鼓励企业立品牌、创名牌,最大可能地过品牌和名牌效应,来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4.3.在招商引资上倾斜。结合我县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按照有利于增效增收,围绕油料基地建设把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纳入优先考虑的范围。对有一定投资规模和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县上应在软硬件投资环境上实行优惠政策,实行“筑巢引凤”,达到“引行进、放得稳”的目的。

2.5.抓科技,促发展,打响油料品牌

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我县在油料生产上,要按照“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品牌战略。要通过用科技、促发展,达到创品牌、增效益的目的。目前,我县的食用菜油、花生牛奶及芝麻新产品在市内外已有一定市场,但仍需在抓品牌的内涵上狠下功夫,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农新产品生产质量关,大务发展无公害食品。各级财政要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促进优质品种、保优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农业部门要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积极搞好优质良种的调进及试验示范,抓好品种和技术储备,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油料生产的技术含量。要按照产业化和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无公害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严禁使用高毒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专用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农药,实行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做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监控,确保油料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加快我县油料产业的发展步伐。

二〇〇七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