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 为建设生态市园林城服务
时间:2022-11-01 03:21:00
导语:抓好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 为建设生态市园林城服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省××市民政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的发展定位,给我市地名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拓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4年国家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国家地名信息数据库有关问题的通知》、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地名信息登记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做出了建设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的部署。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政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有利时机。因此,我市自2004年5月开始,从服务于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建设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加强领导、更新观念、精心策划、积极运作、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入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于2005年4月成立了我市区划地名信息中心,与网通公司合作开通了11688114地名咨询台,录入地名信息30余万条,向社会提供了街路名称、楼门牌号码、行车线路、旅游景点、企事业单位基本概况等信息服务,使地名管理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地名管理科学化,地名咨询自动化,地名服务信息化。
一、更新观念、形成共识,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建立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过去,我市在地名管理工作中由于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致使地名管理工作出现资料陈旧、服务落后等问题。为了完成好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下达的关于启动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的任务和全省启动地名信息服务工程哈尔滨现场会的部署,结合我市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实际,做好我市的工作就必须更新观念,形成共识,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局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王东华副省长的讲话,全省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暨哈尔滨现场会议精神,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通知精神,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是新形势下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公共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对地名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名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三是地名信息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信息,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地名信息工程建设,就能有效地为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民政局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这项工作,将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局领导多次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市政府第85次市长办公会专门听取了市民政局的汇报,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齐齐哈市地名公共信息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地名公共服务信息领导小组的通知》(齐政办文[2005]49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区划地名信息查询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齐政办文[2005]19号),推动了我市信息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精心策划、积极运作,力求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搞好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方便群众交往、塑造城市形象、营造现代化城市氛围的形象工程。为了确保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从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到组织领导、时间安排,从实施步骤、责任分工到工作方法、经费安排都做了详细周密的部署。在争得领导重视的同时,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一是外出考察。借鉴经验。为了学习先进,掌握科学有效的建立地名公共信息的有关方法、步骤,我们主动走出去,向好的典型学习,由主管领导带队,局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参加的考察组先后到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辽宁省沈阳市等省、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了解并掌握了建立地名信息查询系统的相关业务与技术,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主动沟通,搞好配合。建立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在工作中我们主动与公安局、建设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局、财政局、邮政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开展我市第三次楼门牌普查工作中,得到了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解决经费20万元,办公用房4间65平方米,配置了电脑3台及办公桌椅等设备,为开展地名普查,核准地名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新楼门牌制作安装工作中得到了规划局、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从2004年1月起,我市的规划建设项目图(包括9县)报市民政局地名办审核后方可实施,从源头上制止了乱命名地名、善自编排楼门牌号现象的发生;在开展地名信息登记工作中得到了市信息产业局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我们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使地名信息录入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还与网通公司合作联合开展地名查询业务,网通公司设置了专线查询号码和咨询网站,经过一段式运行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是积极工作,落实经费。要建立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必须有资金作保障,必须把经费纳入正常经费渠道。我们根据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地名信息服务工程的通知精神,局一把手和主管局长及科长分别向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并起草了《关于建立全市地名公共信息工程所需经费的请示》。经过我们及时汇报和积极争取,市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我市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决定将建立全市地名公共信息工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另外市政府还同意向社会征集有关地名信息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地名信息录入需要。
三、搞好普查、征集信息,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库
为了充分发挥地名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在交往、旅游、经商、通讯对地名信息的需求,必须建立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库,而搞好地名普查广泛征集录入地名信息又是建立地名信息库的基础工作,我们从普查和征集两方面耐心细致的开展工作。
一是搞好街路名称、楼门牌普查。我市自1990年地名补查后,地名资料始终没有系统更新,因此,用原来的资料建立地名信息库是不可能的,经局党委会讨论决定向市政府汇报,得到了市领导的同意,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街路名称、楼门牌号码普查工作的通知》(齐政办发[2003]117号)。为了给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材料,我们从2003年10月起对全市各类地名进行了普查。成立了由市民政局、建设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等10个部门参加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我们通过招聘、培训普查员,由普查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填写有关普查资料,实施绘图、编码等技术处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安装了国家统一标准的楼门牌标志,现在我市的主要街路新标准的楼门牌安装率达80%。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实地踏查、逐户登记、实地编码等项工作,将我市中心城区的127条街、111条路、158条胡同两侧坐落的建筑物、商服网点、居民住宅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有序排列和技术处理。据统计,全市有楼房3,407栋,工商业、企事业21,000余个,楼房单元门11,644个,30余万户。通过普查,我们掌握了地名信息的最新资料。普查工作于2004年8月完成,为建立地名信息库提供了基础材料。
二是广招人才,建立科学系统的地名公共信息库。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素质好的高科技人才,才能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我们通过人才市场招聘6名普查员经过培训,自2004年5月开始到2005年4月市信息库共登记入库地名信息30余万条。主要包括街路名称、楼门牌号码,这部分信息已于2004年底与网通公司合作设置了专线查询业务和开设了信息网站,用户可通过拨打专用电话或登录网站即可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从2005年4月,我们开始征集录入全市境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及标志性建筑物、重要设施、旅游景点、乡(镇)概况等内容。目前,上述的部分信息已录入完毕,并投放《××市区划地名信息查询台》和《××地名网》,在全国各地用户只要拨打045211688114或登录××地名网即可查到所需要的区划地名信息和想到达的地点、行车线路、里程、门牌号码等相关信息。
四、加强宣传、注重出版,用完善的地名信息为生态市园林城服务
搞好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承担这项工作既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大力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地名公共信息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非常重要,也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大造声势,提高全社会对地名信息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地名公共信息工程是今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的任务,回良玉副总理在重要批示中强调了加强地名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赞同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了贯彻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启动地名公共信息服务工程哈尔滨现场会,王东华副省长在会上对全省建立地名公共信息工程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我市建设地名公共信息工程涉及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等。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向社会进行宣传。特别是市政府《关于建立区划地名信息查询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有很多单位来电话咨询,关于地名信息查询台和参加地名网站的有关情况。我们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广泛宣传并印发了《关于录入<××市地名信息查询台><××地名网>信息有关问题的说明》,使全社会对建设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许多单位主动向我们咨询,还有的单位将本单位的情况以及必要概况连同图片发给我们,极大的支持了我们地名信息录入工作的开展。
二是编辑出版县(市)行政区域界线图。我市于2004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之都、魅力城市的光荣称号。几年来,市政府举全市之全力加强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广大外地客户到我市投资经商办企业。为了使我市地名信息库能更广泛、更全面地搜集地名信息,为招商引资服务,今年年初,市政府决定出版全市行政区划图。我市管辖1个市、8个县,计划出版行政区划图10幅,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现已出版3幅,正在印制中的有3幅,今年底完成出版任务。该图出版后填补了我市行政区域界线图的空白,也是宣传鹤城的一张名片,又为我市地名信息增添了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是招商引资,借力开展地名工作。与北京新绿洲广告公司签定了改造街路地名标志的协议,引资96万元。8月份,在“绿博会”召开之前中心城区街道安装完成街路地名标志800块,为鹤城增加了新靓点。与××市雪域广告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引进资金10万元,维修更换地名标志100个。与陕西三门峡市天晔广告公司签订出版××市标准地名图,引进资金15万元。今年实现了地名管理工作总计招商引资121万元。与雪域广告公司对街路地名标志先后进行了3次联合检查,5次自检,对存在标志被损、丢失现象随时进行补作和维修。截止9月底,雪域广告公司对街路地名标志维护、更换和管理投入了资金10万元,使我市街路地名标志全部完成了国家和省、市下达的任务,地名标志完好率达100%,不断方便我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各界的需求。
我市的地名公共服务信息工程建设工作还刚刚起步,距民政部、省厅的要求,和兄弟地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筹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我们向兄弟单位学习,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经验、运用新手段、解决新问题,使我市地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 上一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周年林木种苗题
- 下一篇:林业局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