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低收入者社区的设想

时间:2022-02-12 11:21:00

导语:关于建立低收入者社区的设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建立低收入者社区的设想

谢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以前也邀请过几次,但这是第一次来,十分抱歉。

我想既然第一来,我们的工作可能大家知道一些,但是也不全知道,但是我想现在对中国的农业投入的问题应当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现在我在工作当中最关心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怎么样和胡总书记讲的两个趋向相适应,提供相应的资金来反补农村、反补农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三农。去年的统计数字,各级财政,中央、省、市、县、乡,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是2626亿元,应该说数额也是不小的,加上全社会的投入应该是1万多亿。要建立对农业投入的一个长效机制,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话题。

第二:怎么样使现有的资金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因为农业资金拨款的环节比较长,中间被挪用、被挤占、被滞留的情况比较普遍,怎么样保证有限的资金给农民得到实惠这是我们研究的话题,我们现在倾向于在更多、更大的程度上使用直接补贴,所以这两年直接补贴是一个热门的大家关心的话题。直接补贴原来我们国家在五年前,直接补贴数额几乎是3%左右,整个对三农的补贴当中占3%。到现在比重已经占到了34%左右,上升的比重非常快,这种方式就可以使农民得到实惠。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能够直接补贴、应当直接补贴到农民,给农民建立一个账户或者建立一个信用卡,这个办法是比较有效的防止中间腐败、资金挪用的有效的手段,我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这样做了。

第三: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农村,就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我到农村去他们经常问我的问题:城市的马路是国家来建,农村的道路要农民集资来建,我们同样是公民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提出一个口号,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农村,包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怎么样能够减少一些农民。因为中国农民最后的出路还是减少农民,我们要帮助农民能够离开农业,使剩下的农民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扩大经营的规模,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率。中国的农业不是不能赚钱,现在确实不太赚钱,甚至是亏损,或者是微利,原因就是规模化的问题,缺少规模经济。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很多话题。

我也有一个请求,既然我在这儿担任研究员,希望校领导给我一个机会,因为在农业部工作五年当中,脑子里装满很多问号,有些问号确实来不及思考,希望跟大家共享一下我们的困惑,希望大家跟我们研究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农业政策要这样思考、这样选择?这个我想可能是对我、对大家都会有帮助的。

今天我讲的话题,想讲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减少农民、怎么样鼓励农民进城打工。我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司有一项资金,专门鼓励农民离开农业,这么一项资金叫阳光工程,大概有5个亿左右,加上地方各级财政的资金可能数额还会更大一些,我们司就拿了5个亿。这个资金目的就是鼓励农民进城打工,离开农业产业当工人,研究这个问题过程当中我发现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农民进城当农民工,成为城市的新居民,这是一个很客观必然的现象。但是在我们国家,这种现象在当前确实遇到了一些障碍,除了以前讲的户籍制度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农村有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这是必然的城市,我们国家城市化率大概40%左右,相对于同样的水平来比应该是偏低的,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个农民工进城以后不能在城市留下来,而成为一种转移,侯鸟式的农民工?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农忙的时候种地,这种不能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农民工实际上是工人阶级,最后要成为新生的无产阶级,新生的工人阶级,是工人阶级新生的血液,在这个问题当中我想有一个问题要研究,农民进城以后他为什么不愿意定居,就是我们城市里边没有为农民工创造他定居的条件。看一下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就发现一个现象,有一种现象就是贫民窟,就是解决农民向城市工人转化的过程当中是用贫民窟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在座的各位看过电影《流浪者之歌》,那个就反映这样一个故事。还有像卓别林的很多电影,也是反映农民工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国家。

我们国家认为贫民窟是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的现象,说是丑陋现象我们是否能避免呢?没有下文。说是丑陋的现象,我们不能走这个道路,这种现象会带来拉美陷阱,不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你说不能搞贫民窟,你怎么解决问题?没有提出新的方案,事实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虽然不承认贫民窟,但实际上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北京有城中村,就是城市当中的村庄,北京有多少?大概有三四百个,城中村的条件比较脏乱差,无人管理,煤电气的供应都跟不上,医疗学就更谈不上了,这种情况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已经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农民工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也不利于流动人口的卫生防御、社会治安和管理,也不利于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加重了城市的负担,这些都带来不良后果。城市化过程当中农民工进城定居是必然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我建议既然不能搞贫民窟的道路,又对我们北京现在存在的城中村现象不满意,怎么办?我建议用替代的方案,建立城市低收入者社区。因为我在北京城市建设当中我发现,有高档的住宅区、别墅区,有像我这样水平居住的经济适用房,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为我们农民工,城市新居民提供住宿条件的廉租房、低收入者社区,我建议每个城市都应该为这些农民工适当的建立一些低收入者社区。

我算过基本的账,农民的收入大概是2900块钱,人均年纯收入,北京的纯收入已经达到一万多,我们农民工在城市的纯收入是7千元一年,这个收入水平是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一般的租房一平方米一个月要10元钱,这样的房也租不起,我想需要为他们建立这么一个社区,相对比较价廉物美实用的社区。

第三问题,把城市低收入者社区,建立成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新型居住区。这个居住区可能相当于香港的廉租房,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个住的地方,住的地方只是一个物质条件,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我建议在居住区里面不但要住房,这个硬件还包括什么?要给他们建平价的超市、平价的学校、平价的医院,建平价的各种各样的服务设施,包括大众公用的公共交通。从软件方面,小区里面还有社会治安、物业管理、医疗、这是服务设施,就是软件。甚至在社区里面建工会,这样就在这个社区里面能够为农民工提供硬件也提供软件。很遗憾的是什么?我们国家现在的现状不是这样,现在现状的是一种城市的概念是比较狭窄的。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城市大概有150万的城市人口,流动人口远远超过他的城市人口,大概有四五百万,这个城市政府的各个机构的服务对象就是那150万人,流动人口和外来打工者四五百万人并不在他城市公共财政和政府的服务范围之内,这些农民工可能在20几岁就在这儿服务,也可能在这干一辈子,但是并不能享受现有的福利、社会保障,这不是户口制度取消能够解决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把低收入者社区建成一个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新型家园。很遗憾的是,我现在看到很多地方有改造城中村的规划,我看改造城中村的规划,要改造50个城中村,北京最近要改造第一批58个城中村,我看深圳城中村规划当中发现,包括要建高档的住宅区,要建写字楼,要建娱乐中心,但是我没有看到哪个地方说要为农民工、为城市新居民建立这种廉租房和低收入者社区。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已经根本离不开农民工了。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命题。

第四个问题,要把城中村进行改造成新型的低收入者社区,我想有几项工作要做:

第一:转变指导思想,一定要把低收入者社区建设看成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这么一个高度来认识,把这个确实作为一个城市化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双赢的措施来对待。

第二:在城市规划当中,要适当地为低收入者,他们的居住留下一片他们生活的领地,给他们一个立足之地,为我们城市新居民的到来我们城市应该伸开双臂以满腔的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

第三:要把城市政府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服务范围,包括财政的覆盖范围,要扩大到这些城市的新居民,即将加入和准备加入的城市新居民的范围。

第四:加强对农民工进城低收入者阶层的管理,如果我们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在城市里面各种贫富差距就会逐步缩小,我们国家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加工中心这么一个宏伟目标,有源源不断地优质廉价劳动力的补充,我们的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会加快,我们城市化的步伐就会更早一天的,城市化的目标就会更早的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