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科技奖励推进会发言

时间:2022-03-18 08:52:00

导语:领导在科技奖励推进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在科技奖励推进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推进大会,表彰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部署推进我市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工作。刚才,向杜振新、应广东同志颁发了年度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表彰了获得2009年度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的科技工作者和十大优秀创新团队。省科技厅翟鲁宁厅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就我市进一步深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技发展的省科技厅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帮助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不动摇,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位置紧抓不放,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科技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先抑后扬、逐步回升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完成产值1183.1亿元、同比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去年初提高2.4个百分点,增幅和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5处,49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家认定。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5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50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29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如意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建国以来纺织行业的空白;授权专利2961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四是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对接洽谈活动成效显著、合作关系日益巩固,启动建设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成功引进我市第一家国字号研发机构“数控技术研发中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市战危机保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是我市蓄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机遇之年、关键之年、大干之年。抢抓后危机时展先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新兴产业加速成长,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及早实现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关键在科技、希望在科技、潜力也在科技。国家、省里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国家六部委作出了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将山东省列为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确定大力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好国家、省最新部署,切实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尽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启动实施“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节能环保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加快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争取到2012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0家,其中产值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过10亿元的3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市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新建企业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0家,院士工作站20家,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把握科技经济发展新形势,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人才大量增加,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上下功夫。科技长入经济的结合点在企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战场也在企业。我们要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一是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在我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内,选择100家经济效益显著、综合创新能力较强、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试点,认真总结和推广试点企业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发挥好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走上以创新谋发展的道路。二是集中实施自主创新引领战略转型重大专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每年组织实施20个左右高新技术自主创新项目,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创建一批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以此支撑引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战略转型。三是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行业重点企业与市内外高等院校、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创新与创业、技术与资本、科研成果与市场有机对接融合,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大力支持企业加强标准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积极打造国家、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探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实行成果收益利润分成、量化配股等,调动企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

二要在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平台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端人才创新创优的重要依托,也是我们实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立足我市主导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建设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三大平台。在源头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发挥好“两院”的作用,鲁南煤化工研究院要强化与重点企业集团的联合协作,争取在承担、突破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方面有新作为;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要有机整合科技资源,启动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依托100家高校科研院所,依靠100家科技型企业,举办100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力求尽快发展成为对接大院大所的高端平台、高新项目的孵化基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推手”。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是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力争今年再建成3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高标准建设好数控研发中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努力推动大院大所的重要公共科技资源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在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自主创新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建设和管理,使之真正成为资源配置、技术转移、创业孵育、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要深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工作,把高新区作为改革和创新的试验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尽快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行列,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要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推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必须高度关注、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各级要牢牢把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培育造就一批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较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是多种途径培养人才。支持驻济高校立足加快规模扩张、提升办学层次,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面向关键领域,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型科技人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大企业搞好战略协作,培养更多急需型实用人才。积极利用市内外高等教育资源,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对口培训,有计划地培养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二是更大力度引进人才。完善相关政策办法,以启动实施“511”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和国内人才集聚“百千万”工程为重点,依托创业基地、创新平台和重点园区、优势企业,加大对各类人才尤其是领军型研发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争取招引到更多自主研发、外经外贸、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科教文卫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抓住海外高端人才大量回国创业的机遇,吸引支持更多留学归国人员、专利技术持有人及学科带头人,带项目、带成果来我市兴业发展。三是完善机制用好人才。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编制、职位、薪酬、住房以及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落实相应待遇。要改进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更加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问题,更加注重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更加注重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继续落实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期权和股权激励、科技奖励、职称评聘等人才激励政策,对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继续给予重奖,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励自主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建设创新型的中坚和脊梁,希望大家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跨越崛起为已任,以这次受到表彰的科技功臣为榜样,学习他们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的探索精神,善于开拓、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热爱、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四要在创新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推进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协作、狠抓落实。各级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发挥好各级科教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自主创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目标任务逐一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行业、企业,强化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跟踪调度督查,健全完善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当前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尽快建立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及时研究解决行动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要认真做好第十届专博会的筹备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议,交流通报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筹备工作进度,督促有关方面细化落实措施,高效统筹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本届专博会获得圆满成功。要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今年市级财政科技人才投入将达到1亿元,今后三年将多渠道筹集资金10亿元,重点保障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县市区也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要着眼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围绕企业最关心、最能得到实惠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规范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要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和杰出人才,倡导创新精神,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使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增添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