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文化动员会发言
时间:2022-01-06 05:12:00
导语:县委书记在文化动员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建县1800年大庆前夕。尤其是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老前辈、老同志齐聚,今天我邀请全市文化战线的同志。召开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共同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成就,共同研究探讨事关文化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尤其是共商建县1800年系列文化活动的办法举措,全力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开好这次会议,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文化部门牵头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刚才,大家积极发言,畅所欲言,谈了不少好思路、好想法、好建议,体现了大家对文化事业的执着,对未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追求。听了之后,让我倍感激动,倍感兴奋,倍感党委政府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同时更坚定了市委、市政府弘扬和发展文化的信心与决心。概括起来有6个关键词印象很深、触动很大,即恢复、打造、灵魂、品牌、共想、共享,这概括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意义和目标举措,请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认真琢磨领会,认真研究把握,切实以新的理念、新的作为推动文化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实现新的跨越。
第一个观点: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形象的最大品牌
当今品牌时代。品牌是最珍贵的资产,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力,生命力。对地方发展而言,品牌是地方形象、城市名片,而文化品牌则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形象的最大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虽说城市是经济社会载体。名列前三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德国的慕尼黑,但是内涵却不是经济”两字所能囊括的美国《读者文摘》曾推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排行榜。而这三座城市都不是以“经济”为强项。就拿斯德哥尔摩来说,只是1250年建设在斯塔丹岛的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积186平方公里,人口76万。较之世界诸多城市无论从规模抑或实力,根本“排不上号”可它却建成了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何以故?因为这座城市在多年的规划建设中,把人、文化、土地、历史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给城市注入了文化的灵魂”所以经济只是城市的血肉和躯架,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神。
文化是城市的个性。什么是城市个性、城市特色?众说纷纭。以往我从城市性质、功能、地理环境、建筑风格上探讨得多。这些虽然都能构成一定的特色。就难免雷同,但还都是外在东西。外在东西。自然不可避免地出现“千城一面”实践证明,只有文化才能突显城市个性与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人民经过千百年的积淀,特定的区域里一点一滴形成的当地所特有的由时间沉淀和积累而成的如果把它反映到城市建设上,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提起巴黎,人们想起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提起华盛顿,人人都忘不了华盛顿纪念塔和罗斯福、杰佛逊纪念堂;提起悉尼,人们都会说歌剧院。正是这些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与个性。
全力打造文化品牌。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上,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树立、塑造了不少的响亮的品牌。如。逐步打造形成了中国生态硒谷”品牌;资源循环产业基地,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授牌,成为了省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精品陶瓷产业发展上,大力发掘、传承、弘扬洪州窑陶瓷文化,精品陶瓷产业基地获得了省发改委的授牌,成为了省级精品陶瓷产业基地。这些品牌的树立、塑造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但是反观我文化建设,至今仍然没有叫响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比如,曾经用“煤海粮仓金”来形容,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发展,这两句话已涵盖不了今天与明天,有没有更好的语言来取代呢?以什么来取代呢?其实这就是文化的内涵。如何传承的历史和文化,做到经济与文化比翼齐飞、同步发展,这是值得我去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认为,塑造文化品牌,前提是研究地方文化的特征,关键在把握地方文化的特点,根本在放大地方特色文化效应,只有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打造一流的文化品牌。
第二个观点:文化的竞争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说:今天。既不是资本,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正如俗话所说: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间留给后人的永远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新兴的后起的城市可以“跨越”经济增长阶段,但无法“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可以说,未来发展将以文化定输赢,文化的竞争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文化始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民之魂,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纵观人类发展的长河,每一次历史的大演进、社会的大变革,无不是发端于文化的启蒙;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拓展着人们视野,激励着人们斗志,锤炼着人们品格,激发着人们创造,推动文明进步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欧洲的文艺复兴,吹响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号角;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迎来了秦汉的一统;唐朝的贞观盛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盛世。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创造力所在凝聚力所在文化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文化战略日益成为各地发展的主战略。日本在1993年就确定了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战略方针。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其文化产业战略咨询报告中提出。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轴心”国一些省市也都在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化立市”文化兴市”等一系列战略。江苏提出“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陕西提出全力构筑“文化生态旅游大省”云南提出“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目标,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等等。可见,经济竞争群雄并起的背后,必然是文化竞争的百舸争流。
持续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是必然选择。同志曾经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来。特别是近年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进入新千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2000年至2008年,全市GDP由41.88亿元增加到169亿元,增长了3倍;财政收入从2.91亿元增加到16.92亿元,增长了4.8倍;固投由15.83亿元增加到90亿元,增长了4.7倍;城市面积由5.25平方公里增加到34.6平方公里,扩大了5.6倍;2008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106位、中部13位,今年GDP将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加速崛起步伐,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文化的持续动力,必须要有文化的强势崛起,必须要有文化立市的根本战略。
第三个观点:群众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同志说过:需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化就其特征而言。往往注重文化的历史性、时代性而忽视了文化的群众性。实际上,至少包含着历史性、时代性和群众性三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化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群众的文化。只有具备了群众性,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并被群众所喜爱、接受的文化才算得上是先进的文化。
群众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要依靠坚强的政治领导,一个社会的稳定。依靠经济的发展,依靠好的制度和法治,同时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党的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党能否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有效驾驭意识形态的纷繁变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人们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信仰,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可见群众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群众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群众利益是一个综合概念,有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不仅包括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包括群众的文化权益,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之后,人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就会日益增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维护自身权益、扩大政治参与、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强。这种形势下,不但要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权益,而且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维护好群众的文化权益。
坚持“三贴近”原则突出文化建设的群众性。近年来。过分强调高、精、专”即高雅化、精品化、专业化。大家知道,有些文化部门在文化发展上。文化是有层次性的对于基层而言,讲的文化大多是群众文化,面对普通群众的文化,必须突出大众性、基层性、通俗性,否则必将“曲高和寡”生活规范律告诉我越高精尖的东西,离大众就越远。过分强调“三化”必然会制约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必然出现活动范围会越来越窄、形式会越来越匮乏、受众会越来越少的局面。高”得群众高不可攀,精”得群众不合口味,专”得群众没法接受,这样必然离“群众文化”越来越远。为此,贴近社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始终是开展文化活动、发展群众文化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让更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他智慧、力量和参与,真正以共建达到共享的目的刚才,几位老专家、老同志也提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建议。对此,市委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文化建设中群众参与度不高、文化成果群众共享性不够等问题真正让的文化建设成为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的群众性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前不久我也专门召开了一个群众广场文化座谈会,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更加有序的参与文化活动、更加有效地提升全市群众文化水平。想,这也是总书记提出的三问于民”理念在实践和落实的最直接、最具体体现。
第四个观点:发掘、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是文化工作者最大的责任
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源流,中华民族文化中极具亮点、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看。载体,支撑,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说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体现在哪里,很重要的体现在各地的地域文化上。希望全体文化工作者切实把发掘、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作为最大的责任来落实。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文化积淀厚重,要倍强使命。以出土龙泉、太阿宝剑而得名“剑邑”有着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早在南宋的豫章记》就记载,张遂以孔章为令。至县,移狱,掘伸二丈,得玉匣,长八九尺。开之,得二剑,一龙渊,二即太阿。这说明剑文化渊源流长。书院文化辉煌灿烂,始建于公元771年的罗山书院,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书院。始于东汉时期的洪州窑,窑火延续800余年,被称为隋唐六大名窑之一,培育了厚重的瓷文化。还有水文化、重商文化、民间文化,等等,都是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何发掘、传承和弘扬好这些特色文化,如何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
面对已有的成绩成效。为从文化的源头寻找自信,要倍增信心。近年来。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先后修复了孔庙、龙光书院、剑池、剑匣亭等四大遗址,兴建了丰水湖文化公园、和合塔、状元楼、、天下第一剑”及中国最大的青花瓷屏风“百里剑江图”等人文景观,还成功举办了洪州窑考古发现3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古代书院与中国书院教育学术研讨会”等系列全国性的颇具影响的文化活动。这些成绩的取得,全市人民和文化战线的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我座各位的艰辛付出。尽管大家在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困难,但丝毫没有影响和减弱我对文化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这让我很感动,也很欣慰。良好的开局、扎实的基础,让我从中看到信心,坚定了信心。
面对文化工作的现实差距。不容忽视。由于种种原因,要倍感压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差距亦显而易见。文化上欠账太多,始终是一条“断腿”始终滞后于经济发展。虽然这些年来,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取得了不少成绩成效,但还是初步初始的不够系统,不成体系,与全市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仍有不少差距,难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还是浅层次、浅层面的没如真正深入进去。就拿水文化来说,水文化到底有什么特征特质,还值得我深入发掘、研究。同时,与周边县市相比,文化工作也有差距,历史文化在外仍然是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传播力不强。这都有待于我今后的工作中倍加努力,真正担负起发掘、传承和弘扬特色文化的历史重任,让具有1800年深厚底蕴的文化发扬光大。
第五个观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委政府最大的使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委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最大的使命来追求、来推进。
一要科学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既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文化大市。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条科学、理性的发展思路,统筹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扎实推进。文化主管部门要紧扣国家文化发展长远规划,结合文化发展现状,本着文化为先的理念,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以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为目标,以培养新型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着力点,科学制定能够引领文化未来发展的文化发展纲要,明确全市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具体由金三元、邹小平、江若兵牵头。
二要全力做好地方性文化发掘工作。为做好地方文化的发掘工作。希望大家共享共建这个平台,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成立了剑文化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目的就是给所有爱好文化事业、有志于文化事业的同志提供平台。也希望分管领导大力支持,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要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优先的原则,注重文化的总体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继续抓紧时间对孔子庙、龙光书院、剑池、剑匣亭等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修复,对白马寨、厚板塘、徐氏宗祠等古村落、古建筑进行合理开发,深入发掘深厚的剑文化、书院文化、陶瓷文化和古建筑文化,继续抓紧时间对一些古文集、名人作品等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剑邑文库》丛书,发掘名人文化。
三要加快文化基础工程建设。加快文物古迹修复的基础上。夯实文化工作载体。要继续总结提升梅林皮家村、尚庄新塘村、小港地埂村等祠堂改建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加快丰水湖文化广场、五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城市规划展示观、档案馆)等文化基础工程建设进度。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狠抓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对于宝气楼的建设,突出文化时代性和群众性的基础,请相关部门先行研究、论证。
四要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文化作用的发挥与我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息息相关。要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的各项建设都能打上文化的印记,努力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使的市民都能受到文化的洗礼。文化的宣传、传承和创新力的提高,要从娃娃抓起。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人人成为传承、弘扬文化的参与者和奉献者。
五要繁荣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着悠久灿烂的地方传统文化。而且特色鲜明,不仅品种多样。具有极强的传承价值。比如,岳家狮、梅烛等独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继续加大发掘、研究力度,不断放大其效应,发挥其丰富群众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的独特作用,让其成为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农民的一种时尚。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为其发展繁荣提供有效平台和技术支持。
六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资金上。逐年提高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认真落实上级文化事业发展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切实解决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难题。要设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吸引市内外各界人士捐赠实物或资金,支持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开发和利用,以及民间藏品、特色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交流平台的构建。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募集资金,加大对我市文化事业的投入。市里初步决定,为激励全市文化工作者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市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建立文化发展基金,用于支持3-5名作者完成书籍的创作出版。人才上,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人才作用,又要高度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长效机制,引导一大批专业人才投身于我市的文化事业。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市中医院新建搬迁后,将现中医院主楼用于文化事业,作为文化活动场所。同时,抓紧时间在丰水湖公园谋划新建一个书院,既作为展示厚重的剑文化、书院文化、水文化和瓷文化的一个场地,也成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切实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同志们实现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更是130万人民的梦想与追求。深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只要大家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群策群力、奋发有为,文化建设一定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文化发展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 上一篇:依法治区工作会区长讲话稿
- 下一篇:区发改委相关干部公开接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