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流水平高校
时间:2022-11-17 05:55:00
导语:构建一流水平高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国际学术竞争力显著增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断缩小,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逐步从吸收模仿向创造经验、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作出贡献转变。面向未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看,从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期望看,从整体上建成高等教育教育强国的目标看,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教育发展还受到一些发展瓶颈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明显地体现为内涵性的因素、体现为高等教育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开放为前提,抓住改革关键,着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科研组织模式、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一、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
创新人才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明显不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曾表示,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是当前我国大学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主要依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体现在大学教育中,就是大学能不能按照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反思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知识灌输,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让很多人成才,但对于20%尖子学生的个性发展则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重点要做好两个结合:
促进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脱节是影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干个突出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研究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经过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的集中培养和训练,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己掌握、自己提高。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坚持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优势,把参与科研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于段。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prp计划)和科研项目;同时,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科技竞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研究生科研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明确把有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作为导师招收学生的必要条件。目前,研究生已经成为大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0%以上。学校还尝试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大讲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促进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脱节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始终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培养创新人才不仅需要课堂教育,更要有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企业科研创新实力相对还偏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不足,产学研结合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的特点,坚持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引进企业和行业中的著名研究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上海交大共聘请了130多位兼职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0多位院士。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遍及航天、船海、汽车、电力、信息、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他们把行业最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带进学校,带到创新人才培养中。二是建立产学研联盟。产学研技术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更高层次,是具有相关技术优势的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之间为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海交大利用产学研联盟,与宝钢集团、上海电气等国有大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把研究生输送到企业基地进行培养。
围绕紧缺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战略合作,与中核总、中广核等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采取本科生转专业、培养工程硕士等多种模式,加快核电人才培养。三是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区域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让学生在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引领作用的重大科研实践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四是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通过与企业的联合研发,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本领域的科研实践,有的已经在其中崭露头角和显露身手。
二、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和,学科建设与科研组织要突破
目前,我国大学的学科与科研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缺乏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引领地位的学
科,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科研体制和组织模式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学科组织模式过于僵化,不利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迅速崛起。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学科和科研向国际一流发展关键要在科研组织模式上取得突破。
一是形成学科的集群优势和交叉优势,以交叉集成引领学科整体上水平。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催生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是产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摇篮。建设一流的学科,既需要相同门类学科之间形成集群优势,更需要不同门类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这种通过学科交叉涌现出的新兴学科最能够占领世界科技前沿,最可能率先突围。大学具有多学科共存的优势要把学科交叉集成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学科交叉和集成,改变学科结构,并对未来优势学科进行战略性布局调整,就能够催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近年来,上海交大研究制定了促进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的政策,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交叉学科平台特殊政策,为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证。拥有相对比较强大的理工科和医学学科,是交大的比较优势。学校从三个方面着力把推进医工、医理交叉作为突破口,把潜在比较优势变为发展竞争优势。建立交叉平台,抢占学科至高点。在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中,重点支持了系统生物医学、med-和医学科学3大平台。在建立的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机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临床专家与教授间的交叉研究。开始专门设立的医工交叉基金,以医院临床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医工交叉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临床,并逐步推进产业化。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更大的举措和更长远的发展。以来,学校专门成立了医工结合推进领导小组,深入医院、深入师生,了解医工结合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研究新的发展举措和政策支撑推进医工、医理等学科实质性的交叉融合。
二是推进科研组织形式从分散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转变。从整体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形式还相对比较分散,教授的个体研究行为较多相互间的深层次合作研究偏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的有组织的重大科研更少。现有大学科研组织的特点明显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不利于产生原创性的重大成果。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大学围绕科研组织模式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在一些学校得到了突破,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上海交大除了继续支持教授进行以兴趣为导向的自由探索,通过科研组织形式改革,将学校的科技力量有效地组织和整合起来,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攻关,以主要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科研项目和区域及行业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科技资源,认真研究对接国家16个重大战略专项,通过政策举措落实,具体举措落实和组织落实,整合与协调了相关学科和科研资源,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目前在大飞机设计与制造、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新药研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重大领域中,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
三是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从以考核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考核质量、水平为主转变。考核评价可以说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目前我国大学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反映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考核评价中是过于注重数量指标、注重短期成果等问题,对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明确,对重大项目缺乏引导和长期的支持;各种基金和项目申请、各种科技荣誉和奖励的获得、学科评估等等都是与论文的数量速度挂钩,考核评价指标过于落到能够量化、看得见的指标上。这样的考评政策导向容易在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形成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等不利于创新的氛围。考核评价学校发展是一个指挥棒,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等的方向起着导向作用,上海交大近年来围绕深化内涵、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强政策研究,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科和科研考评办法。在科研评价政策上,调整和改进科研评价办法,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大奖、国际重要奖项、国家级基地建设、高影响因子和高引用率论文等反映质量和水平的指标倾斜。在学科评估上,学校根据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采用全新的、与国际对接的办法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学科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所处的发展地位。自以来,先后在物理系、数学系、化学化工学院、药学院等进行院系国际评估试点,取得了一定效果。又进一步把试点扩展到工科院系,运用国际通用的、先进的评估理念和方法,并结合工科更加贴近国民经济主战场、行业性更强的特点,对大电类学科和材料学科进行综合评估,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又兼顾到了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于学校工科院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三、强力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要突破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拔尖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当前,国内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都把引进和培养世界级学术大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将其看作是当今中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一条重要捷径。事实上,中国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的差距就是人才队伍的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中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领军人才严重不足,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数量不多。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具有海外名校博士的人才比例较低;教师类型单一,缺少专职研究队伍,教师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负担沉重。大学越往前发展,人才队伍问题就显得越突出、越紧迫。因此,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有大突破。
首先,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谋划。在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中,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是重中之重。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目标要明确,要有长远建设的目光,选什么样的人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与学科的发展规划结合,与“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结合,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结合,与重大项目、基地建设相结合。近年来,上海交大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主战略,把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放在内涵建设的首要位置,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人才队伍专项规划,制定了冠名教授、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特别研究员、晨星青年奖励等涉及各个层次的系列培养与引进计划,统筹谋划人才队伍建设。
其次,聚焦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往往具有“连锁效应”和“磁场效应”。一位大师就能够带起一个或若干个学科。因此,高端人才是当前我国大学最稀缺的资源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之父特曼教授提出了学术顶尖构想,他认为,“一个运动队与其个个都能够跳6英尺高,不如有一个能够跳7英尺高”。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斯坦福大学把招聘“引导世界”的教授,构建和维持“优异的顶峰”(一流的教授队伍)作为战略举措,确保了“学术顶尖”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用了10余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上海交大成立了由国内外著名专家、海外著名校友等组成的国际遴选人才委员会、建设“海外人才信息库”,增强高端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国家提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后,学校积极响应,迅速拿出落实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前三批“千人计划”中,学校共有21人入选。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学科覆盖面宽,既有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也有电信、船建等工程应用学科;既有机动等传统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有系统生物医学等新兴学科。学校还进一步从各个学科凝炼了30多名海外优秀人才作为千人计划的后备人选。
再次,创新用人机制,加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建设。当前,影响我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很多,除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和理念必须更新,更要建立适应现代大学需要的教师管理和使用体制和机制,为教师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发展到现在,教师队伍本身也因承担的任务不同分为很多类型,因此,管理好教师队伍首先要进行合理分类,实行分类管理。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专职研究队伍建设和管理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一方面育人的任务和责任越来越大,一方面学校的科学研究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靠现有的全方位教师队伍,很难再有大的突破。结果,教师往往是以牺牲教学为代价来开展科学研究。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强力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对大学来说,引进人才很重要,但是培养和使用好人才更重要,孕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只有好的软环境才能让一流教师“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好”,才能将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转变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势”和“胜势”。一方面,上海交大不断调整和完善资源配置政策,逐步从数量化、工分制的考核向模糊化考核转变,努力营造良好、宽松的学术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不断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向追求科学真理、实现学术价值转变,引导教师回到课堂和实验室。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建设,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以创新大学文化为主线,把学术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努力在师生中形成重视精神追求和文化引领,形成追求质量、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 上一篇:教师挂职教学学期工作总结
- 下一篇:高校生园艺实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