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调整振兴大会讲话稿

时间:2022-06-06 09:11:00

导语:工业调整振兴大会讲话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调整振兴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调整振兴大会,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工业调整振兴,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刚才,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改革开放年来的全市工业发展功勋企业和优秀企业,石化、达驰电气、发电厂等企业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这些企业是我市企业的优秀代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的精神风貌和成功经验,值得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认真学习借鉴。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业调整振兴的紧迫感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高”要求,围绕实现“四个发展”,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市的路子,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81家,比2005年增加66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52.4亿元,比2005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5.5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42.6%;实现利税128.5亿元,比2005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53.9%;实现利润71亿元,比2005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51.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3%,比2005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但是必须看到,我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弱、外向度不高、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从经济总量上看,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仅占全省的3.9%;工业增加值总量仅占全省的2.1%,为德州市的50.7%,聊城市的52.3%,滨州市的53.3%;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2.2%,为德州市的49.5%、聊城市的52%、滨州市的48.6%。从工业结构上看,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多、高端产业少;产业集中度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不强;产业链偏短,初级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少。从竞争能力上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特别是缺乏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2008年,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0家,比德州少16家,比聊城少19家;我市主营业务收入前30强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82.8亿元,仅为德州前30强的57.6%,为聊城前30强的25.8%;我市利税过亿元企业10家,比德州少15家,比聊城少17家;我市实现利税前30强企业累计实现利税34.9亿元,不足德州前30强的1/2、聊城前30强的1/4。从发展方式上看,资源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总量较大,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的能源空间、环境容量较小,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很大。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和反映了我市工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去年三季度以来,不少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全市工业增加值虽然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但增速呈逐月下降趋势。今年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下降到12.3%。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加深,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资金短缺、出口受阻、市场萎缩等矛盾更加尖锐,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因此,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正确把握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保工业、保发展、保稳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推进工业调整振兴的紧迫感,把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和工业调整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信心,努力保持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迫切要求。危机意味着调整,调整蕴藏着机遇。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的深刻调整,构筑新的发展平台。要促使全市工业平稳渡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就必须利用当前形势的倒逼机制,主动进行调整,着力解决不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要求的矛盾和问题。曹县曹普工艺有限公司,在南方条柳编工艺品企业大量倒闭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整合南方市场资源,研究开发适销产品,迅速抢占南方企业腾出的国际国内市场。公司高薪引入南方管理团队,既引进了高级管理人才,又带来了产品订单。今年1-2月份,该企业实现出口946万美元,增长125.8%;实现利税700万元,增长94%;实现利润130万元,增长201%。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从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管理服务入手,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有利于增强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信心;有利于促进企业依靠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研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练好内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最终在危机和调整中抢得先机,争得主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是推动我市“四个发展”,加快赶超步伐的客观需要。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力争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全省中等水平的奋斗目标。推动“四个发展”,实现赶超目标,工业必须率先赶超。一方面,我市与东部发达市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2%,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工业的规模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直接影响着劳动就业、生活质量和和谐稳定。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增强工业带动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力支撑,全面实现“四个发展”的奋斗目标。

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是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实现“工业强市”的必然选择。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工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和决定未来全市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整体水平。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发展工业面临着不少难题。环保方面,我市2005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是4.32万吨和7.96万吨,省里规定到年必须分别减至3.67万吨和7.33万吨,我们上项目、推进工业化,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土地方面,今后我市每年规模以上投入要达到500多亿元,工业投入占60%,按每亩100万元的投资强度,约需土地3万亩,省给我市的用地指标每年只有1万多亩。节能降耗方面,也只有靠挖潜才能解决。所以说,只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工业振兴。只有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才能在加快膨胀工业总量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工业发展中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弱、增长方式粗放等一些既影响当前、又影响长远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全市工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新发展。

目前,我市工业调整振兴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随着国家和我省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措施的逐步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对形势的判断更加统一,发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提升,应对危机的工作措施更加扎实,驾驭复杂多变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在建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支持企业融资、支持开拓市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求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在不利形势下闯出了发展新路,实现了逆势上扬。这些都是我们战胜当前困难、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同时,还要看到,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内和周边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较大;我市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的冲击和影响要小于南方省份和我省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全市工业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一批企业加速膨胀,具备了调整振兴、加快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当前全市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和,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具备了干大事、干难事、干硬事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全面完成工业调整振兴的目标任务,实现全市工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完成我市工业调整振兴的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调整振兴的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振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紧紧围绕培植现代产业体系和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把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贯穿工业调整振兴的全过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大项目为重点,促进全市工业规模总量、发展速度、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达到全省中等发达水平。

今后四年,全市工业调整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有四项: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我市实际,围绕建设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石油化工、煤电化工、纺织、轻工4大行业为重点,33个子行业为基础,制定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到2012年,纺织服装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以上,木材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以上,机械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全市形成1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产业集群,2个过300亿元、3个过100亿元、5个过60亿元的工业园区,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00亿元以上。以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物工程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二是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以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提高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为方向,努力提高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的整体水平,建立较为完备、独具特色的制造业体系。以发展煤电、焦化、甲醇、二甲醚及下游延伸产品为重点,做大做强煤电化工产业;以石油精深加工和加强洪业、玉皇等相关企业的产品连接与辐射为重点,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以开发生产高档服装面料、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牛仔服装、职业装、休闲运动装、针织服装等为重点,调整纺织服装业产品结构;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畜产品、乳制品、果蔬产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等改造提升食品产业链;以仿真木、科技木、木塑板、软体家具、实木家具、板式家具为重点,加快木材加工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发展连续泡沫镍、精密铜带、变压器、油泵油嘴、轴承、汽车零部件、农机具等产品为重点,调整机械制造业产品结构;以发展头孢类新药、红细胞生长素、干细胞生长因子、光电材料、电子能源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玻璃纤维、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为重点,实施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到2012年,中国名牌达到3-5个;山东名牌达到60个,争取达到7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6个;省著名商标90个以上。

三是加快推进技术结构调整。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到2012年全市市级技术中心达到16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5家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到2012年,全市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65%,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25%;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5%以上。

四是加快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实施抓大育强、重点带动战略,以60户重点企业为依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建设,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30个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综合经济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三位的排头兵企业,30个对地方贡献过2000万元的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产业提升计划,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挥大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产业组织体系。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户以上,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达到3-4户,销售收入50-100亿元的企业达到4-5户。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大项目建设。规模总量小是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各级要把加大工业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膨胀工业总量,作为推动工业调整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措施,按照在建项目抓投产达效、已批复项目抓开工建设、拟新上项目抓审核批复的要求,狠抓大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落实,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为工业调整振兴搭建载体、打牢基础。一是积极抓好中央、省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和争取工作。对列入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的项目,着力抓好资金配套,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认真研究国家、省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政策机遇和我省推进工业调整振兴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的资金争取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盘子。2009年争取政策性资金要占到全省的10%。二是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狠抓项目资金到位、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今年要重点抓好铁雄新沙焦化二期、华润电厂、舜亦新能源等75个在建大项目的建设;突出抓好赵楼煤矿、东明石化12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洪业化工10万吨环己酮和开发区玉皇化工20万吨苯乙烯等124个大项目的竣工投产;着力抓好日东输油管道、万福煤矿、郓城120万吨焦化联产、开发区聚隆能源10万吨甲醇、赵楼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一期等101个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列入省、市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工业大项目,要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按照“五个一”的办法,一包到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及时投产达效。三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山东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尽快制定我市相关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策划论证一批资源条件好、产业链条长、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搞好与国家、省相关规划的衔接,使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的审批,扩大项目储备,为大项目建设提供支撑。这方面,巨野、单县、东明、郓城等县做的比较好,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大项目的策划、论证、报批及招商工作,不分昼夜,不辞辛苦,奋力争取,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要继续办好国际牡丹花会和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更多客商来投资兴业。以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和项目招商为重点,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采取"大批量、小团队"等组织形式,到珠三角、长三角、青烟威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保证常年有500个以上团组在外招商。五是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重点抓好园区道路、供电、供气、供排水、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加快金融、物流、商贸、居住等服务设施的建设,确保大项目引得进、建得快、早投产、快达效。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是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东明石化近年来先后投资50多亿元,完成了150万吨常减压、60万吨催化裂解、15万吨气体分馏、25万吨柴油加氢、100万吨延迟焦化、60万吨汽柴油加氢精制、15万吨离子膜烧碱等10多项技术改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30万吨的炼油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年综合加工能力600万吨,总资产50亿元,销售收入125亿元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各县区、各企业要学习借鉴他们成功经验,把加强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调整振兴,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一是明确技改投资方向。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提升化工、机械、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要着力抓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推动工业技术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要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优化技改投资结构。要充分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贴息等政策,发挥技改立项门槛低和核准备案手续简单、立项快捷的优势,大幅度增加技改投资。力争今后四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要增加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的资金投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投入,防止“两高”行业过快增长。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工业调整振兴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健全完善企业创新平台。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坚持以创新引领结构升级,以技改促进规模膨胀,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融技术研发、科技管理、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并在北京建立了科研开发基地,与清华大学、沈阳变压器研究所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人才、技术合作关系,200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220KV级高压变压器、500KV级超高压节能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铁路牵引变压器的研制开发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到8000万KVA,跻身全国变压器行业前四强,去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实现利税1.75亿元,上缴税金9064万元。各县区、各企业要学习借鉴达驰集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联系,加强与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合作,在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关键技术、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推进产学研联合向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及高技术产业领域,逐步提高高新技术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将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兑现到企业,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凡经税务机关审核,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扣除和摊销。对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后,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三是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要鼓励企业创建产品和服务名牌,支持企业申报著名、驰名商标认定,对获得名牌和著名、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各级政府要给予奖励。要加大名牌和著名、驰名商标的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壮大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著名、驰名商标。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建立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培训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针对企业需要联合设置的相关专业,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培训。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推进以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鼓励企业实行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近年来,牡丹区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招引高新技术项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8年,全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7.5%,分别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7个和17个百分点。特别是牡丹工业园区,仅去年就研发出高新技术产品30余项,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产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牡丹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值得各县区认真学习和推广。

(四)千方百计开拓产品市场。在国内产能过剩、出口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品的产销衔接,进一步强化以市场为核心意识,把开拓市场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和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企业营销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一是推动企业营销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强营销网络、队伍和机制建设,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改进企业营销,帮助企业对进、销、存实现信息化管理,及时调控企业市场营销和生产计划。二是加大本地产品采购力度。抓住当前中央和省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组织本地企业与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对接,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套生产,增加配套率,鼓励建设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在生产企业与项目建设之间建立起直供配送协作关系,抢占重点项目建设市场。三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立足我市产业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专业批发市场,着力改造提升曹县庄寨林产品交易市场、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培育东明石化物流园区、巨野煤化工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交通集团鲁之翼物流园区、鄄城三江、郓百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带动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四是深入开拓农村市场。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鼓励商贸企业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加快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和流通设施,多渠道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组织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工业品下乡,落实国家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带动农村市场开拓,扩大家电、汽车、农机销售。五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工商合作,使我市产品更加快捷、方便地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交易会,利用会展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商机,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销售。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立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增强国际化营销能力。巨野佳农果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农副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依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严格实施“黄金客户”法则,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逆势发展。今年1-2月份,完成出口1382万美元,增长45%,在全省农产品出口行业排名第一位。郓城瑞丰搪瓷制品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搪瓷生产企业,往年90%以上的产品出口外销,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及时调整市场销售战略,瞄准国内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迅速实现由出口向内销转型,很短的时间内站稳了国内市场。目前产品50%以上靠国内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27%,订单已签到4月底,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企业实现了产销两旺。

(五)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在当前困难环境下,要把抓管理、练内功作为求生存、保增长的重要举措,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推动全市企业管理再上新水平。一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以强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加强资金、成本管理为重点,总结推广东明石化以星级排名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广泛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基础,实现挖潜增效。二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重视财务会计信息分析,加强对生产经营的调控力度,不断提高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确保资金链安全。坚持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下大气力压缩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提高资金流转速度。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引导企业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卓越绩效评价、QC小组、六西格玛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快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争取到2012年35%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市选择20个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产品,从扶持技术中心建设、申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扩大政府采购商品比重等方面入手,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到2012年培育出10个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的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实施千家企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快建立以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认证规定,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整合各部门企业信用资源,加快建立完善企业诚信体系,支持保护守信企业,打击惩戒失信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开展诚信管理示范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诚实守信经营。

(六)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要把抓好大企业发展,作为推动工业调整振兴、增强工业整体实力的重要任务,实施抓大育强、重点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对区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培育销售收入过百亿、过50亿和30个综合经济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三位的排头兵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战略管理,搞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在行业中的定位,确定发展方向,把任务目标细化到年度,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要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企业发展,膨胀企业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和企业并购的信贷产品、审贷模式和抵押担保方式,支持我市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企业抓住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的有利时机,对上游矿产资源进行收购、参股,对下游产品进行扩张,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鼓励产业集群内优势企业利用充足的资金和订单,通过协议合作方式,联合其它企业组成联盟,带动困难企业共同发展。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要立足我市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实际,重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发展、增加税收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重点支持100家成长型企业,通过整合利用财政、金融、担保、培训、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促使其进一步做精、做专、做大,从而带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对已进入全省小企业培育计划的130家企业,重点给予支持,使其快速膨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我市产业集群发展,认真做好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加大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促其膨胀壮大,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相关中小企业积极开展配套协作,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地建立集技术、标准、检测于一体的公共技术创新和推广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试验、检测、信息、新技术推广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基础差、起点低的中小企业制作网页网站、提供日常技术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实现基本上网功能,形成覆盖全市的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七)加大金融对工业调整振兴的支持力度。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金融运行环境。一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依法建账,认真履行还贷承诺,不准逃废拖欠银行贷款和其他债务。制定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惩戒制度,制定逃废债务黑名单的认定办法和惩戒程序,定期,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个人在电视台、《日报》、市政府网站进行公开曝光。二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针对我市担保公司存在注册资金少、担保能力弱、担保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等问题,重点抓好全市担保资源整合,通过对小规模担保公司的适当合并重组、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出资参股等方式,在全市组建几家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信用担保公司,提高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规模。加强与市外知名担保公司的联系,努力吸引市外担保公司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各县区要建立“企业还贷周转金”,专项用于帮助暂时还贷困难企业按时还贷。鼓励企业之间相互联合,组建联保体,以达到银行授信条件。三是金融机构要改善服务,加大支持力度。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要强化市场意识,把企业作为“上帝”,主动地去了解企业,研究企业的项目储备、发展前景,对企业推荐的项目,金融部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要从金融的角度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对相关项目要早介入、早考察、早论证,争取投放一批、审核一批、储备一批。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证券市场,以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为重点,做好上市融资工作,加快推进已进入上市程序的5家企业尽快择机上市,确保10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另一方面要利用债券市场政策,积极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为工业调整振兴多渠道筹集资金。

(八)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调整振兴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一是加快建立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节约型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加强源头控制,完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禁建设淘汰类、限制类和产能过剩的高耗能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二是加快节能技术进步。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抓好10大节能工程、10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争取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围绕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论证一批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节能效果突出的节能技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节能政策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技改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鼓励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粉煤灰综合利用,加快粉煤灰、次小薪材及三剩物、太阳能三大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培植循环经济新亮点。组织实施好循环经济“123”工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的试点工作,突出抓好煤炭、造纸、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做好再生资源及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作,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群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新局面。四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环境总量不足是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坚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腾出环境容量,把有限的环境容量配置到新型工业、优势产业中。要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企业落实清洁生产方案,引导企业对照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对标建设。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坚决关闭违法违规企业,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线,坚决对不达标的企业停产整治,保大压小,多管齐下为重点项目腾出总量,保证大项目建设的需求。五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九)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要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作为推动工业调整振兴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提高企业家素质。把开展培训作为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重要举措,对60户重点企业法人代表每年组织1-2次集中培训或外出参观考察。同时,选派部分法人代表到国内一流院校学习深造。要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树雄心,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拼搏进取,永不言败,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高做大做强企业的能力。要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舆论上全方位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家提供发展平台。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重点企业和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支持企业家、人人爱护企业家、人人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形成推动工业调整振兴的强大合力

工业调整振兴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需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合力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促进工业调整振兴摆上重要位置,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具体措施,分解任务目标,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经贸部门要根据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工业调整振兴意见和重点产业振兴规划;要加强对工业经济的调度、分析和监测,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保增长的各项政策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资金运行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煤电运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保障供应和协调服务,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发改部门要指导搞好工业项目的策划、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科技部门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用足用好专利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指导企业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财政部门要尽快建立市级结构调整专项基金,并逐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好专项资金对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税务部门要做好增值税转型等税收政策的宣传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涉税难题,努力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使政策优势尽快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人行、银监部门要引导各金融机构全面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工商部门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引导企业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动产抵押和股权质押,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质监部门要加强质量兴市、重量兴企的综合协调,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完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和标准关,加大打假治劣的力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土部门要搞好土地报批服务,对重点工业项目提供土地支持。环保部门要做好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市级权限范围内的审批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总量、环评审批工作。需要省、国家审批的项目,要靠上去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争取省和国家的支持,争取项目尽快落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积极扩大就业,加强劳动力培训,建立职工下岗预警预防制度。交通、建设、水利部门要配合经贸部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原材料的直供配送工作。司法、监察部门要为企业合法经营保驾护航。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解决基层和企业反映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要全面推开涉企收费“一费制”,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对国家和省公布取消的和停止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予以取消和停止征收。严格执行省公布的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对现行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是有幅度标准的,一律按下限执行。要严肃查处“三难五乱”行为,严厉打击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改善企业周边环境。各新闻媒体要开辟工业调整振兴宣传报道专栏,大力宣传各级支持促进工业调整振兴的新政策、新举措,宣传工业调整振兴中出现好典型、好经验,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齐心合力推动工业调整振兴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加快工业调整振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苦干,攻坚克难,早日实现工业调整振兴的任务目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