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推进大会发言词

时间:2022-06-06 09:05:00

导语: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推进大会发言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推进大会发言词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这次全市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市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年省、市科技奖励的获得者,书记为同志、同志颁发了市重大科技贡献奖,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向省、市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单县县委、高新区、集团三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省科技厅厅长在繁忙之中莅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发展的省科技厅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为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就技术创新提升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再造发展新优势

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市经济发展同样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团结拼博,共克时艰,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狠抓大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工业运行,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3.6亿元,增长14.3%,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增长19.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75.4亿元,增长24.9%;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73亿元。科技创新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0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8项,专利申请1617件,增长37.3%;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3亿元,增长7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25.4亿元,增长31.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3%,比年初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要求,按照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人代会的安排部署,全年整体工作启动比较快,取得的成效比较大。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今天是月31号,今年的首季开门红、首季开门好可以说已成定局。我们引黄河水接近6亿方,小麦灌溉面积已经到了83%、820万亩左右,苗情转好比较快。截止到昨天,地方财政收入已完成17.6亿元,增长32.2%。工业运行较好,月份,工业从量上增长了80%多,效益翻了一番。这主要得益于我市近年来紧抓大项目建设不放松。截止去年底,全市竣工投产投入运营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46个,今年正在发挥作用,工业总量增长80%多,工业增加值增长39.6%。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今年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市区工程、各县工程都启动地比较快,进展比较顺利,成效也比较大。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由于我市基础差、底子簿,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信心和勇气,抢抓机遇,扭住“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紧紧不放,再造发展新优势。

(一)审时度势,跟上发展新步伐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经济增长都造成了极大影响,一些世界级强企、一些百年老字号停产歇业或破产倒闭,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发展格局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痛定思痛之后,共同认识到,经济发展要转型,要通过科技创新促使经济走上循环、低碳与绿色的道路。他们纷纷推出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加快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升级转型,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把研发经费提高到占GDP的3%,力争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保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力图重塑国家的竞争优势。这些举措,直接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逐渐上升,进出口模式矛盾不断加剧,外延型扩张难以为继。从表面上看,影响的是经济增长速度,而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摆脱依赖外力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必须依靠内生的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采取重大决策,把自主创新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总书记去年视察我省时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趋势,跟上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基础,确保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些战略思维和重要决策,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形势的正确把握,集中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最新要求。对此,我们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跟上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到先机,争到发展的主动权。

(二)立足现实,争取发展新优势

近几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资源开发、投资拉动,特别是大项目建设,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的发展速度每年都在15%左右,我市的GDP已由2003年的293亿增长到去年95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从358家发展到目前的1917家。我们到去年年底是1779家,今年1-2月份又增长了138家规模以上企业。所有这些,全市关注、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由于我市工业基数低,节能减排的压缩空间较发达地区明显偏小。万元GDP能耗、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受限,COD排放、SO2

削减任务繁重,加之新上的重化工业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多,导致节能减排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拥有专利的企业不到10%,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仅占GDP的0.66%,还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许多产品处在产业链分工的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如何解决这些当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并为未来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中心环节的强大驱动力。科技创新的作用,是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无法代替或比拟的。一项高新技术,不仅自身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对区域发展不仅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促进作用,而且支撑作用也比较大。我们大家都清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无论是技术的研发、产品的档次、市场的占有率,在机电行业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突破了20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但步长的“丹红注射液”,原料是中药,销售收入仅为17.6亿元,却实现利税7亿多元。这说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提升、产品的档次、产品的附加值,既决定企业的效益,也决定企业的生命和未来。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和丹红这个产品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中科院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市科技局和有关的同志已经跟踪了乙二醇几年的时间。乙二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市场缺口每年500万吨,吨价8500元。最近通辽金煤采用中科院技术,新上了20万吨装置,吨成本只有3000元,比用石油生产少一半,年利税可达10亿元。工艺世界首创,产品替代进口,掀起了一场煤化工产业的革命。最近在我们市开发区就可能落户一个规模20万吨的“煤制乙二醇”项目。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转变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才能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才能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三)抓住机遇,实现发展新突破

当前,我们正面临金融危机、经济跨越和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在这关键的时刻,如何实现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尽快走上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既是对我们各级领导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每个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考验。

世界金融危机正在驱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发展要素在全球的流向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引进人才、技术、设备、项目的阶段性机遇。新的技术革命使一些传统支柱行业渐显疲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均衡竞争、局部突破的机会。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新年伊始就召开全省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全面展开试点工作。省政府安排了20亿元的专项资金,启动了“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既是一项企业受益、地方受益的效益工程,更是一次推进自主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机遇。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把握机遇,尽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起直追,实现赶超,在部分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把握发展主动权,培育增长新优势,实现发展新突破。

二、强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探索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的一项重大措施。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强化主体、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有效集成创新资源,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转化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创造一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我市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8%;高新区建设大见成效,5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基本建成;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年专利申请量突破2000件,授权量达到1000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个,驰名、著名商标各2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主要任务是:

(一)积极整合资源,实施技术创新提升行动计划。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从今年开始,启动我市技术创新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市财政三年内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整合县区财政资金3亿元,建立技术创新提升工程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市里安排一亿元,就我们当前的实力和财政状况而言,的确不容易。昨天,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门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按照赵书记的要求,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靠什么?靠大家坚持“四高”标准,扎实苦干,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干事创业。同时,还要紧紧抓住技术创新,紧紧抓住科技兴市、科技兴县、科技兴企,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跨越发展,才是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下定决心拿出一亿元,引导各级财政加大科技投入,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一亿元怎么使用,市政府还要专门研究,包括投向、管理、监督等。我看县区这3个亿是没问题的,刚才永江书记已经表态,单县一个县就要拿5000万。如果说,由于各种原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上错失一些机遇的话,我认为,在这一次技术创新提升工程上决不能再丧失机遇,必须紧抓不放,真正抓出成效,真正通过技术的创新提升,推动经济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专项资金要优先匹配列入国家支撑计划、省高技术产业行动计划的项目,重点支持市场容量大、产业带动性强、技术国内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项目,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重大科技专项采用“县长项目”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加强政、产、学、研、金结合,综合运用投资、金融、税收、服务等手段,实现力量集成,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各县区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遵照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论证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重点,研究制定相应行动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专项班子,逐个抓好落实。作为企业,要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定位,选准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要面对市场需求,面对技术发展前沿,瞄准市场缺口,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及断点,组织专家策划论证技术需求难题或创新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力争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强计划衔接,瞄准国家发展目标,强化重点项目的策划论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省自主创新行动计划。

(二)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型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运行和发展模式,是企业实现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首要任务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在这方面,我市走在了全省的前面,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抓紧抓实,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特别是各位企业老总要高度重视,真抓真管。企业家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企业生存发展之道,而不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问题,就是不得治企要领。我建议我们的企业家在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上,在产品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上,大家要很好地学习王金书。在开发区上这个新项目,金书同志跟踪了好多年,最后不惜重金买断。投产之后,技术非常成熟,工艺非常先进,效益也非常好。我们搞技术创新,搞技术提升工程,没有企业家不行。我认为,一个区域经济,最活跃的发展要素、最积极的发展要素就是企业家,而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就是科技,就是新技术。希望大家认真按照创新型企业试点五个方面的要求,认真研究发展战略,制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切实抓好关键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获取,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试点中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试点企业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导试点企业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验收机制,督促企业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力争到年,我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0家,验收认定创新型企业50家,形成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梯次结构,引导带动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发展道路。

(三)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是技术创新提升的基础性工程,也是聚集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要立足我市产业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渠道,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推进,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产业创新合作联盟,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高层次、有实力的高校院所,采取联建、委托建立等多种形式,在人才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建立研发机构,更好地聚集创新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各类创业服务中心、中介服务中心、以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提高科技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水平。加快建设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及牡丹、芦笋等特色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之真正成为资源配置、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育的重要基地。争取年内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家,省级技术中心达到30家,形成产业技术战略联盟1个。到年底,完成技术交易1000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00项。

(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第一创新资源。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没有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的支撑就会举步维艰。产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要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和项目,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培养创新团队。市里已经确定,对企业引进的技术带头人,由受益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100万元的奖励经费;对企业招聘的博士或高级工程师,每年每人给予1万元的补贴。力争年引进领军人才50人,高层次人才300人,建设创新团队100个。要抓好实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学院、技术学院以及中等专业学校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面向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企业实用人才。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技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认真研究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分配、评价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今年开始,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和省一、二等科技奖励的有关科技人员,市里再给予表彰奖励,真正让科技人员感到在有地位、有舞台、有奔头,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五)切实抓好“一区五园”建设,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相关企业的有机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链效应,并利用规模效应赢得竞争优势。因此,我们要按照集群发展的要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尽快理顺体制,健全机构,赋予市级管理权限,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切实抓好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设施,强化服务。进一步搞好园区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特色,壮大产业集群,确保年内通过省政府验收,为跨入国家科技型园区的行列夯实基础。二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园。结合新兴产业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合理规划,集群发展。重点抓好以创新药物为主导的医药产业园,以新型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制造为主导的新型化工产业园,以太阳能光伏产品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园,以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产业园,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五个特色园。逐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加快骨干企业的膨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3413成长计划”,做大做强20家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力争到年,产值过100亿元的3家、过5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的13家,“一园五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

(六)大力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集中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要素。一是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一个“丹红注射液”,引进不到两年,就创造了20亿元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利税5亿元,带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榜样。要盯住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积极寻求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最新科技成果,千方百计引到来。像开发区的乙二醇、牡丹区的镁合金等等,上一个这样的项目,就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要不惜代价努力争取。二是要加强高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去年我市工业高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比全省平均低8个百分点,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今后无论新上、还是技改项目,都要首先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今年全市高新技术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要达到22%,以后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传统产业在我市发展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要加快一些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生产设计、制造、管理的信息化;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促进生产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方向转变。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传统产业。采用清洁生产、高纯度高收率技术工艺,改造提升化工产业;采用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采用生物技术、先进检测技术,改造提升食品加工产业;采用环保高效利用技术,改造提升木材加工产业;采用清洁化制浆技术,改造提升造纸产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提升机械产业。瞄准世界同行业一流目标,通过技术嫁接和与同行业尖端企业重组等方式,促使企业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到年改造提升企业达到300家。

三、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必须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密切协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县两级都要建立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市县、部门、企业之间的联动和配合。有关部门要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形成市县携手、上下联动、纵横衔接、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实行创新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目标和考核体系,研究制定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实施调度和考评制度,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D投入等指标考核体系,强化县区职责,分解部门责任,量化评价指标,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会后,由李卫国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科技创新发展目标责任书,年底组织检查考核,对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加大投入,落实政策。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都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舍得在创新上花钱。为保障技术创新提升工程的实施,市政府确定三年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建立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同时,县区财政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会后各自研究方案,尽快抓好落实,确保足额到位,以增强政府调动资源配置的能力。要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财政资金只能起引导作用,只有企业舍得在创新上投资,才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促进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开展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创新试点,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围绕企业最关心、最能得到实惠的具体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税前列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自主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财税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要结合高新技术企业重审认定,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获取、加大研发投入,尽快通过省级认定,早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我们这次出台的《决定》,对新上重大科技专项,酌情减免行政性收费;对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实行前两年全返、后三年50%返还的财政扶持政策,更要千方百计落实。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市政府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对政策落实情况予以通报,并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良好环境是新生事物成长的土壤。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技术创新对我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国家支持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大力宣传技术创新的典型企业和先进人物,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科技创新意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人人关心创新、尊重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发展的需要,加快工作节奏,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

同志们,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直接关系的未来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追求跨越,不是片面的速度跨越,不是拼资源、拼环境的跨越,而是改变传统发展方式的跨越,是顺应新一轮国际竞争、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新跨越。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