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1-18 02:04:00
导语: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一、关于当前形势
进入四月下旬以来,我区按照“外控输入、内防扩散”的总体防控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扎实工作,全力防范,使我区没有发生疫情,更没有在我区造成恐慌局面。特别是在雕塑展期间,由于预案周密,防范到位,使展会顺利完成。这些工作保障了我区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没因甲型h1n1流感疫情受到危害,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进入秋季以来,形势在总体平稳的基础上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全球疫情出现快速上升趋势。截止到9月13日,全球已有188个国家,共确诊病例27.7万例,比9月3日增加2.7万例,平均每天增加2700例,死亡3205例,比9月3日增加368例。
二是全国疫情进一步发生蔓延。截至到9月13日,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疫情传播了31个省、市、自治区。共报告确诊病例9103例,比9月9日增长2646例,平均每日增加661例。已治愈5350例,无死亡病例。
三是本土病例持续增多。我省截止9月14日,报告确诊病例99例,比9月10日增长54例,平均每天达到了10例以上,治愈出院39例,无重症病例。我市截止9月14日,报告确诊病例53例,比9月10日增长22例,出院28例。
四是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并出现重症病例和局部爆发流行。6月下旬到现在,我国已发生395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发病,其中学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发病179起,我市建工学院东校区9月2日到9月8日,仅6天时间,就发生9例聚集性病例。
从目前的形势看,形式发展不容乐观,专家预测认为:现阶段我国疫情已从输入性病例流行为主,转入到本土病例流行为主;9月13日我市在哨点医院发现一例甲流病例,标志着我市的流感疫情已由输入性疫情转为自然流行疫情。疫情发展已由前一阶段的相对平稳转为比较复杂,但仍在掌握之中。而且,现在东北已经进入秋季流感高发期,随着天气转冷,再加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全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因此,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防控工作的艰巨性、防控工作的长期性,立足于防大疫、立足于突发疫情出现来考虑问题。克服甲型H1N1流感与我们很远、甲型H1N1流感不会多点爆发、甲型H1N1流感不会在*出现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当前最重的民生工程、当前维稳工作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在防控工作上取得实效。
二、下一阶段防控工作任务和要求
近一个阶段,特别是建国六十周年期间,我区的防控工作在“外控输入、内防扩散”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落实“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全力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方针,突出属地管理,突出组织防控,死看死守,努力实现我区不发生疫情大面积扩散、不发生病例聚集性爆发、不发生死亡病例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宣传引导要到位。宣传工作既是减少社会恐慌,又是增强防控意识、加大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广播电视部门,要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地向公众介绍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准确疫情信息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各乡镇、各街道、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明确甲型H1N1流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必要性;知晓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主要防护措施等基本卫生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宣传,在全区形成人人重视防控、人人参与防控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防控工作要到位。要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这是防控工作的重点,更是防控工作关键所在,绝不能有任何松懈和大意。
一是重点时段,就是指学生集中返校、十一、元旦、春节和寒假,当前最突出的就是国庆节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一时期,外出旅游多、来双旅游多、走亲访友多、学生放假回家多,打工归来收秋多,因此,可能出现接触疫情概率大、传播疫情速度快、多点式爆发的可能多的局面。在这些时段,要严格出入人员管理,尤其是外来人员、返乡学生的管理,同时要引导辖区人员谨慎出行。
二是重点部位,就是学校、社区、医院、宾馆、网吧、洗浴、商场及各种会场、娱乐场所。主要体现的是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强、行踪难确定、接触难掌握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逐项落实防控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要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沟通、配合,要重点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及托老机构的防控工作,建立联络员制度。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防控预案、执行晨检和午检制度,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立即诊治。执行开窗通风制度。同时要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流有关,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要落实并明确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确定报告制度。近期,学校要相对封闭管理,学生、教师近期避免参加婚礼等公共活动,减少进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乘坐拥挤的交通工具。停止体育设施的公众开放,并做好消毒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根据“化整为零、疏散迅速”的原则科学合理组织防控,必要时实施停课等特殊措施,努力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要高度关注“十一”期间家在区外的教师、学生特别是师范实习生的防控工作。近期就要制定好相关预案,明确相关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会后,教育部门要专门召开会议,进一步再动员、再部署。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农大发展学院和旅游学院,区政府要求两所学校在落实学校各类防控措施的同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尽量减少大型集会活动次数和规模;二要尽量减少学生校外社会活动和外出就餐的概率和人数;三要高度关注和控制学生国庆期间的出游和走访,尽量降低接触风险;四要和卫生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五要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六要确保防控各项准备到位,建立和完善好甲型H1N1流感集中爆发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机构要做好防控工作。在日常防控中,医疗机构的筛查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转诊制度,发挥前沿哨点作用,认真做好发热病人筛查,确保工作不出漏洞。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相关方案,做好救治的预案和准备。要特别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避免医院成为感染场所。各医疗机构要做好疫情预防工作,严格管理探视和陪护。医生要做好个人防护,公众进入医院提倡戴好口罩和做好手部消毒。同时,要加强疫情监测。
公共场所如商场、宾馆、洗浴、歌厅等要实施预防性消毒,采取主动措施防控。宾馆要提供洗手消毒液,并建立健康监测制度,特别是十一期间,是婚礼、宴请的高峰期,一定要完善预案,明确监测责任,确定信息报告人。
文化部门要加强网吧管理,控制网吧开放时间,进入网吧人员要实施测温,并指导好网吧定期消毒。达不到要求的,要采取强制措施,随时关闭。
人事劳动部门特别是就业局,要高度关注我区劳务输出人员集中的地区,及时掌握该地区疫情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劳务输出人员的心理动态,根据实际和疾控卫生部门联系,制定相应预案,对从域外回来特别是秋收期间回来的劳务输出人员要掌握归乡具体时间,并随时与当地乡镇保持密切联系。
三是重点人群,就是学生、儿童、老人、外出打工人员,以及参加各种聚会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我们要在防控预案中给予突出考虑,在人员责任、救治防护等方面采取超常规办法,确保安全。
四是重点环节,就是落实联防联控组织、协调环节,从技术看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经,保护易感人群等关键环节。各部门、各单位在管理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的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防控工作无死角、无遗漏,不出现三不管部位。有职能交叉的部门要主动对接,定期通报相关情况。
(三)排查监测工作要到位。要真正做到严密监测,全天候排查,要把社区和农村的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确保万无一失,为做到不漏报、不瞒报、不漏控、不漏诊,打好基础。工作中排查要细,谁来了,来自哪,是不是重点疫区来的一定要清楚,要做到心中有数。信息登记要准,项目要全,所有从域外回来的,包括长春出差、放假、探亲、访友、打工归来的都要达到100%掌握,要做到准确无误。分析要全。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不发生盲人摸象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排查监测体系,各乡镇(街)要建立起组织得力、高度负责、调动灵活、人员充足的乡村组三级排查监测网络;云山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内的事务负全部责任,会后要重点组织各社区制定好方案,明确好人员,重点做好十一期间的人员登记准备工作。
(四)明确责任要到位。这是确保防控链条不断,工作不留死角的重要措施,也是联防联控的关键。因此,要按照属地管理的总体原则,抓好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确保各个层面尽职尽责。一是落实属地责任,健全辖区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及省市的要求,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属地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在疫情防控中,不管是哪一级单位,都要按属地管理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应急情况下,无条件服从政府的指挥和调控。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依法依规认真履行属地防控职责,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有效的领导指挥体系、预防控制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等组织保障机制。二是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行业、系统管理。各部门的防控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本部门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任务,落实好本行业、本系统各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强化单位责任,健全社会单元防控工作机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是流感防控工作的主体,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人是主要责任者,要对防控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对防控工作具体负责。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负责防控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严防甲型H1N1流感在本单位传播、爆发。四要规范个人责任,加强自我保护。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物资准备要到位。前一阶段,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卫生、牧业、各乡镇(街道)、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在人员、物资、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与储备工作。目前,随着疫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检查、再充实,确保应急的需要。一是区防控办要对各(街道)乡镇、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看储备物资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是否过关,储备场所是否能满足应急需要。二是区防控办要对区本级进行自检,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随着工作任务的变化,向区里提出负责任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政府的要求在第一时间抓好落实。三是各乡镇(街道)、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对本单位、本部门需要准备、配备的物资进行检查,确保好使管用。四是区防控办要对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再研究、再配备,同时,做好思想工作,确立长期作战思想。
(六)信息传递要到位。总体要求: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一是发热的要及时报告。二是建立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三点前将情况报到区防控办。三是遇有重大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区防控办报告。四是重大问题发生之后要在两小时之内,将发生问题的具体细节向区防控办再报告。
(七)环境整治要到位。从现在开始,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治乱、除脏、清理、拆旧为主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一是开展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对城乡环境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清除积存垃圾和消灭卫生死角。二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好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托幼机构、学校和农民居住地卫生。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乡容村貌整治活动。动员广大农民搞好房前屋后卫生,生活垃圾要做到集中收集定点掩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八)执行纪律要到位。一是各单位要避免室内聚集性活动,必须开展活动的要事先向区防控办报告并做出周密预案。二是外出请示报告制度。因出差、会议等原因外出的,要如实的向单位报告出行路线、交通工具等情况,到疫区外出的要向区疾控机构报告。三是停止各单位、各部门节日期间集体组织的各种旅游活动(含自费旅游),否则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四是建议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节假日期间没有特殊情况尽量少出行或不出行。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节日期间一律不得外出。五是加强值班值宿,必须确保有带班领导、有值班人员,全天候在岗在位。
(九)监督检查要到位。从防控工作实际看,出现问题的地方和环节,关键是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不落实。下一步,要根据疫情发展的新形势和防控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动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在这方面,要认真搞好自查、协查、督查和追查。自查,就是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政府、各部门要立即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抓紧整改;协查,就是通过联防联控机制,进行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发现部门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和敷衍塞责问题;督查,就是加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政府督查室、监察部门的联合检查力度,推动防控工作落实;追查,就是要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发生重大疫情以及出现局部爆发流行的部门及单位责任人实行问责。特别是对国庆期间的防控工作,区政府督查室要组织有关人员,在国庆前夕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督导,要重点检查宾馆、各类会场、娱乐场所等部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重点检查大、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及其它教育机构等部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重点检查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及社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最后将督查情况在全区通报。
同志们,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事关全区大局、责任重大,各街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发生,为我区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区委民生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