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暨环保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01-06 04:34:00

导语:投资暨环保工作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投资暨环保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一是投资总量逐年攀升。在“3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的推动下,全县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年的15.9亿元增加到去年的81.1亿元,翻两番增长,年增长率达72.1%,四年内接连突破20亿元、40亿元和8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1.6亿元。其中,去年一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出“十五”期间五年总和11多亿元。

二是重点项目投资加大。20*—20*年,县政府直接调度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56亿元,占四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的33%;列入省“861”、市“1346”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分别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39亿元,其中20*年、2006年列入市“1346”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建设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市“1346”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年被评为全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三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围绕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依托*新区、龙岗开发区以及五个乡镇工业聚集区,20*—20*年,全县完成的工业投资由5.*亿元增长到30.7亿元,增长5.1倍,年增长率达14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7.6%增长到37.9%,三年内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强力推进“大建设”,县城建设投入加大、项目增多、亮点纷呈,高标准建成八斗路和八斗路桥并通车,改造了公园路,开工建设南环路污水联络管等管网工程,完成店埠河综合治理二、三期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县城的形象、品位和档次。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成石长路一期工程并通车,开工建设范栏路、石高路,农村道路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除险加固了一批小型水库,切实增强了水利对农业的保障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绿化县城,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检查验收;大力实施生态创建工程,建成了一批省、市、县级生态示范村。此外,坚持把各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位置,20*年,全县累计投入12项民生工程资金1.3亿元,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县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与省内“十强县”第一梯队、发达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与我们县坚持思想大解放、奋力推进大跨越的根本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意识不够强。近年来,我们在多种场合、不同会议上不厌其烦地强调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措施,把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列入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对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看到,也有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和单位静不下心来、沉不下身子,不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往往是口上说说,不见行动,有唱功、无做功;工作思路不清、主动性不强、氛围不浓,缺乏钻劲、韧劲、拼劲;精力分散、热情不高、措施不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项目谋划、储备、争取,进而也影响了全县的整体工作。

二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水平不够高。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成效。近几年,围绕项目谋划、编制、申报和国家投资政策、基本建设程序等诸多内容,我们县组织了几次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和省、市发改委有关领导进行讲解、辅导,对指导全县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由于我县项目研究、策划、包装和工程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停留于有什么、抓什么的模式,谋划项目缺少预见性和超前性,不善于设计和包装项目,不善于做“无中生有”的文章;由于项目谋划跟不上,除了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外,很难提出其它方面的项目了,在招商引资时缺乏“选资”的平台,往往是“捡到篮子都是菜”。项目编制粗糙,有的项目仅仅只有几张薄纸,显得十分单薄,我看也就起到个简介的作用,即使下力气、下劲头编制了项目的可研文本,但由于缺少项目编制的专业知识,编制出来的项目可研材料往往难以达到专业水准和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使一些项目在向上申报、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中错失机遇。全县项目库建设不能及时跟进且质量不高,项目“总盘子”欠大,少数项目只是挂个名,不见建设内容,有名无实;大项目的数量尚待进一步增加,项目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破解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度还不大、招数还不多,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严把土地和信贷“闸门”,实行必要条件规范新开工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背景下,一些乡镇和县直部门往往一筹莫展、谨小慎微,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致使不少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充分、不扎实,难以开工建设,形成不了实际投资。

三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服务不够优。从服务领域看,我们更多的是侧重服务政府直接调度的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主导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而对那些民间投资项目、新兴产业项目怎么去规划、引导和服务,考虑的相对少些。在有关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项目安排、资金投向等方面的信息上,也只是刚起步,省、市、县之间的投资项目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正在谋划筹建中,县与乡镇、开发园区之间也还未建立起来,致使向企业和公众提供投资信息服务还不及时,投资信息难以获得。全县新开工项目管理的联动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县直部门与县直部门之间、县直部门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还未形成有序、有效的机制,在项目设计、前期工作推进、对上争取、对上报批等环节,还存在各自为阵现象,影响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效率。在提供审批服务时,少数部门和单位搞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肠梗阻”现象还未根本杜绝,有些具体经办人员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可能还会“吃拿卡要”。

四是抓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的环境不够好。尽管省、市和我们县都出台了项目建设、投资工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得到全面落实,还存在一定的打折扣现象。在行政执法上,一些职能部门大局观念淡薄,只强调自身利益,巧立名目、暗箱操作、变换花样乱收、滥收、违规收费;一些执法人员利用职位的便利,做“夹子”、设“卡子”、敲“杠子”,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奉行“检查就是找茬,执法就是治人”,县委、县政府“开门招商”,他们“关门宰客”,严重损坏*形象。一些地方势力以“坐地虎”、“地头蛇”自居,强装、强卸、强揽工程,严重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些地方,一些人为追求不正当利益,顶风违章建设,“隔夜楼”等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成本和难度。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讲,主要是近年来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处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中,给我们把握项目编报方向、争取资金增加了难度;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不活、服务环境不优。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应对措施,坚决加以解决。

二、要进一步提高谋划项目和运作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在当前形势下谋划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必须综合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国内经济走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全省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自身潜力优势,进一步明确用力方向,找准工作重点。

一要扩大项目储备。随着我们县一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愈显突出,扩大项目储备规模迫在眉捷。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把项目储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全力加以推进。谋划项目,方向要明确。要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重点谋划项目,瞄准国家“保”的方面充实项目储备,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重点加大对“三农”、节能减排、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必须尽快围绕这些方面编制项目;“压”的方面,也不是一点作为的空间都没有,只要能降低单位能耗水平、走循环经济路子、吃干榨尽“三废”,高能耗、高排放“两高”行业项目也可以编制。要紧抓省里清理充实“861”行动计划项目储备的有利时机,尽快谋划储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依托省里构建“省会经济圈”和合肥市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县、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跻身“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大建设”等多项有利机遇,加大产业配套、科技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编制。充分发挥我们县城郊县和资源丰富等方面优势,组织编制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方面的项目。谋划项目,方法要灵活。必须全面发挥政府、企业、专业组织在项目谋划中的作用,特别是要突出企业作为项目主体的作用,善于通过扩大开放拓展项目源,把招商引资与充实项目库有机结合起来;要谋划好特色产业聚集区,推动项目引进,更好地吸引外来项目。同时,尽可能多争取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在我县布局布点。谋划项目,投入要舍得。从20*年起,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项目库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全县项目前期推进、人员培训、重大项目工作经费补助等。今后,随着全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将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工作经费。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有关部门也要克服困难,安排一定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加大投入,真正确保建设项目的正常接替、滚动发展、梯度推进。

二要优化投资结构。要把握优化投资结构的契入点,结合编制全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百亿元园区”、“百亿元乡镇”和“十亿元企业”,重点在优化项目建设的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上下功夫,突出工业经济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以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一个重点,我们县在能源(电力)、冶金、建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要坚持“上大”和“压小”结合、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结合,坚持高起点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尤为显著,要抓住国家、省、市出台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谋划储备和新上一批项目。抓住国家实施新休假制度的契机,加快推进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拓我县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要提高融资能力。融资是投资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融资是做好投资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我们县各项建设的不断加快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融资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金融形势和政策变化,进一步强化融资工作,努力实现由单纯抓投资向抓投资与融资并重转变。要继续加强银政企的合作,依托省里每年举办“861”行动计划项目与资本对接活动这个平台,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特别是针对一些大项目建设需要,积极采取银团贷款、特别授信贷款等灵活方式,确保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积极开展直接融资,全力做好服务,支持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有关企业做好上市工作;针对目前资本市场相对活跃、流动性过剩特点和县内各金融机构急需投放信贷资金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县内金融机构和省、市投融资平台的合作与联系,使诚信度高的企业和效益好的项目优先获得县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真正做好“信贷融资”;积极“跑上”,尽力争取政策性贷款、国债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全力引进外来资金;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创业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拓宽用资视野,积极引进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储备、信用担保、项目代建等配套措施,采取资产注入、债权转让、参股控股等形式扩张资本,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县级投融资平台功能。

四要推进大项目、大工程、大建设。今年全县“3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50个,总投资295.7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51.7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30个,抓好这些大项目建设,对完成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乡镇、县直部门必须紧紧抓在手上,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单位、企业做好服务,确保顺利推进,完成今年投资目标任务。

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安徽省利用国家开展“三河三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问题的重大工程,省里已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宝贵机遇,按照省里治理工作的总体方向和安排,依据《*县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重点围绕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等方面,邀请有资质的项目研究咨询单位,认真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操作性强的大项目,积极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支持,精心实施项目。

强力推进大建设,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141”东部组团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与市里的对接,着力抓好合店路拓宽改造、新安江路等一批道路建设,畅通与省城的通道;把握省城供气、供热、污水管网等设施向县域城镇延伸的机会,主动搞好对接,共享城市资源;围绕实现县城向城市的转变,扎实推进“大建设”9大项43小项工程,突出抓好县城沿河东路北段旧城改造等工程;紧跟省里整合省级用于支持县域开发区发展的各类贴息和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贴息和补助的政策,抓住市里大建设工程向开发园区延伸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县内开发园区、乡镇工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要进一步形成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合力

推进项目建设,抓好投资工作,是涉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为全县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必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将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竣工、储备等各个环节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必须强化日常协调制度,县项目建设和投资主管部门要坚持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进一步加强与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协调配合,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领导牵头联系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由县四大班子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分别牵头联系,并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单位进行协调、推动。乡镇开发园区、县直相关部门也要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要改善投资项目服务。针对国家提出的新开工项目必须符合“八项必要条件”的要求,建立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落实必要的项目建设条件,确保列入今年计划的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确保实现全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的目标。县发改、规划、土地、环保、建设、建管、安监等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吃透“八项必要条件”的政策规定,明确审批、核准、备案制下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县里可以核准和备案的项目,要建立和完善公开制度;对需要上级审批、核准的项目,县直有关部门要做到各负其责,县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建议书的催批、国土部门负责土地计划的落实、环保部门负责环评报告的催批,主动做好服务。县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预约服务和流动审批服务,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要严格执行《*县外来投资者绿卡服务制度实施办法》,坚持对有突出贡献的外来投资者颁发“绿卡”,真正使他们在就医、子女入学、融资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推行县直部门负责人到一线当办事员工作制度,全面掌握本部门、本单位内设各科室、下设机构的基础工作和具体环节,着力消除“中梗阻”现象。

三要破解“瓶颈”制约难题。近年来,土地、资金、环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抓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的手脚,也是项目责任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5月6日至8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26条意见,非常有含金量,其中对土地问题、环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县土地、环保等部门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积极有所作为。要抓住省里对县级政府组织开发未利用地和复垦废弃地为耕地的、经认定后从省土地复垦费等经费中每亩补助5000元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内土地供应调度的办法和盘活存量土地的措施,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和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地位,严把投资强度关,做到节约、集约用地;指导需要新增使用土地的项目单位及时办理用地申报手续,对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要及时安排用地计划;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招拍挂制度,对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投资项目,要积极帮助和指导项目单位做好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抓住省里下放环保管理权限、除必须由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在保留监督权的前提下,实行“同级环评审批制度”的有利时机,切实服务好全县项目建设的环评工作,及时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事宜;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放开环评市场,降低环评成本,提高环评效率。

四要强化相关基础工作。抓住省里开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依托我县现有项目库资源,尽快开发与省、市联网的全县投资项目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县投资主管部门与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信息共享、管理有效的投资管理平台,公开项目的谋划、开工、竣工、投产、储备等基本信息,特别是要建立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档案,实现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投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县投资运行监测和预警,县发改部门与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新开工项目沟通渠道,提高投资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定期开展投资形势分析,密切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更好地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做好服务。继续加强项目培训,组织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和开发园区有关负责人、新开工项目负责人、项目与投资信息统计员,就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环评、土地预审程序和要求、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领域等开展培训,规范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投资工作水平。切实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对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要加快建立后评价制度,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实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的项目开工率、竣工率、项目投资序时进度、项目储备等重要指标的考核,逐时段、逐项目跟踪督查,注重平时工作的量化和突击性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结合今年省里“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考核延伸到县和考核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县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新规定,加大对我县列入省“861”、市“1346”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的考核,将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开发园区为其提供服务的情况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提高各有关方面的责任意识。

关于环保工作我想强调三句话:

第一句话,加强环境保护,不仅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前不久国家搞大部制改革,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我们30年前,也就是1978年,当时中央的环保机构叫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仅仅是个办公室;1982年机构改革时,成为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属环境保护局;1984年,改为国家环保局,仍属建设部;1987年,再一次机构改革,改为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直属国务院,成为副部级单位;在1998年机构改革后,改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为正部级单位。这一次机构改革,又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改为环境保护部。30年来,从一个办公室,最终成为国务院的正式组成部门,这反映了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应该说,这几年全县上下对环保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在大力整治老污染的同时,新的污染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20*年,我们继续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对环保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县的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县南部矿山的开采对资源保护及生态景观破坏比较严重,全县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水污染、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同时新的环境矛盾和问题也会不断产生,我们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必须引起重视。同志们可能都知道,在去年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段篇幅对节能减排提出了八项要求,强调“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必须坚定地去实现。减排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工作的头等大事,列入了对各级政府考核的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是环保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十一五”时期,我们县要确保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今年,市政府下达我们县化学需氧量减排700吨,二氧化硫减排100吨以及支撑实现这两项污染物减排的具体措施。我代表县政府和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刚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希望各乡镇、各单位回去后尽快将目标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年底,县政府将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第二句话,不欠新帐,多还旧帐,坚持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首先,要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关系。美国南佛罗里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的环境科学家伍业纲曾这么说过,“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伍业纲说,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了“发展—污染—治理”这样一种三段式过程,中国绝不能走这条老路,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之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因此,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发展必须环保、环保为了发展”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各级干部都要深入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其次要处理好严把源头与强化整治的关系。严把源头与强化整治,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严把源头是防“病”,强化整治是治“病”。从当前看,要“立足于防、着力于治,防治并重”;从长远看,要“着力于防、辅之于治,以防为主”。无论当前还是长远,都要坚持控制新污染、治理老污染,削减总污染。在防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严把发展决策关、环境准入关、项目实施关、验收考核关,做到不欠新账。在治的问题上,要因企施策、对症处方,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有效治理和恢复,做到多还旧账,实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促进健康发展。

第三句话,要脸黑手硬抓环保。金山书记在在谈到环保的时候说过,“环保监管要设置雷区和高压区,谁敢碰,谁敢撞,谁就要付出代价”。应该讲,不仅仅是我们县,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去为了招商引资,在环境问题上搞“低门槛”、“土政策”,总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引来企业。其实,现在很多企业也是非常重视环保的,一些知名企业经常提到节能、减排、环保问题,即使是自己的企业也不行,出了问题也要严厉整治。作为企业来讲,在当今如果不注重环保,那么他的投资就是不负责任的投资,今后治理要花费巨额的费用,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再把牺牲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那真是犯了再低级不过的错误。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之所以屡屡违法排污,主要还是利益驱动,靠企业自觉、行政指令都难以奏效,必须强化法制约束力。家宝总理在强调安全生产工作时曾引用过一句话:“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确实如此,我们现在的问题,往往不是缺少法规和制度,而是在执行上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因此,我讲环保问题,关键看能否横下一条心,能否做到脸黑手硬。希望我们的环境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要严肃纪律,规范执法行为,敢于动真碰硬,确保我们县的绿水青山不会因为城市化、工业化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