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21 02:58:00
导语: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2010年秋季开学全省普通高中将整体实施新课程改革,届时我市将有27所高中学校,一万八千余名高中新生将进入新课程改革。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0月14日召开了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暨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会议,会上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作了重要讲话,省教厅涂文涛厅长通报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准备情况,并对高中课改的总体工作和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作出了安排,省人事和财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也就涉及职能提出了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这是我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建丹局长就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作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希望大家按照市上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课程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大跨越、大变化。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用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惠及民生的最大亮点;普通高中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已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幼儿教育走出低谷,办园规模不断扩大,保教质量不段提高;特殊教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全市人口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要求更高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盼更高了。基础教育作为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要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两个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强市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民生问题之一,要实现“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所有这些都要求基础教育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提高公民素质,为人的终生发展,为培养具有现代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新时期我市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基础教育肩负的重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课程改革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教育方针、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反映国家意志,决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综观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确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国民教育,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是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对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制度以及考试评价制度进行的改革,强调课程的功能,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创新人才,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树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省上的统一要求下,不断地创造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主动应对、大胆实践,早准备、早应对、早主动。
(二)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妨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些深层次观念性、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的不规范办学行为,不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锻炼少,使学生承担了过重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严重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偏离了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正常轨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种状况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因此,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成为当前我市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规范办学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教,维护中小学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从制度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工作不是改革,也不是新政,而是一种回归,使教育回归到国家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国家课程方案和要求上来,回归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现在要做的仅仅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规范,如规范作息时间,规范作业量,规范课程开设等,如果连这些都不能做到,如何保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更谈不上基础教育科学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破解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抓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变革,其总体目标就是要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构建我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以此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推进“两个加快”、构建和谐*提供有力支撑。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是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实行的是模块式、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评价,必选修课程结合,新开设了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课程。这项改革涉及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和考试评价,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创造条件,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切实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对此,我强调四点要求:
(一)加大投入,为课改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区、市、县、自治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增强对普通高中的经费投入,重点用于课改师资培训、课改研究、办学条件完善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市本级财政将增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额度,重点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骨干培训、课题研究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各区、市、县、自治县财政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安排相应课改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教育部门要对所属普通高中学校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学校办学条件状况,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课改需求,对必须补充完善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所需资金进行测算,经课改领导小组研究后报同级政府予以落实。通过努力,确保2010年秋季开学前,使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都能基本达到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教师。
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数量、结构都带来新的要求。市人事、编制、教育等部门对此要开展专题调研,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课程变化带来的新增因素,合理调剂编制,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按规定配齐教师,使高中教师数量和学科结构达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计划地公开选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普通高中技术课师资队伍。同时,各地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聘用兼职教师体制。
(三)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课改的工作机制。
区、市、县、自治县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树立科学质量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评价教育工作,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下决心扭转主要依据升学率、考试成绩评价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状况,逐步建立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宽松环境。
(四)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中课改是一项全新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学校干部、教育科研人员和全体教师对课改工作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准确把握本次课改的主要目标任务和精神实质,增强自觉性,激发改革热情,为课程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结合实际组织好新课程的实施和配套制度的建设。按照教育部《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我市的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师资培训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课程的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高等院校、教研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和教材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和顺利启动做好师资准备。
三、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今年,教育部在山东召开了现场会,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针对我省实际,省政府办公厅今年七月专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省教育厅又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准绳。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来,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不负使命、不畏困难、坚定不移的抓好落实。对此我强调四点要求。
(一)切实更新观念,强化政府对教育的科学管理。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也涉及教育政绩观、质量观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如何看待教育工作,如何评价教育工作的问题。区、市、县、自治县政府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旗帜鲜明摒弃应试教育的陈腐观念和弊端,真正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领导和管理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区、市、县、自治县的主要领导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行者,指导和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督促中小学校切实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估手段的质量观,树立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个体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理解支持素质教育。
(二)加大力度,强化政府行为。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既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要破除这道难题,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带来的不规范行为,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由政府来主导和推动。区、市、县、自治县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协调、督促的作用,使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强力推进,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胜利。
(三)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当前应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集中力量解决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规范评价考试行为、教学行为、招生行为、办班行为、教师行为及教育宣传行为等,切实纠正和制止层层下达升学指标、随意增减课程、占用休息时间补课、违规招生、义务教育学校设置重点班、教师有偿补课、对高考信息进行炒作等现象。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中小学办学行为中的突出问题,并务求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又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构建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和完善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必要保障。
基本的办学条件保障是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为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
无论是高中课程改革还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务必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提供保障。
(一)强化政府领导。
区、市、县、自治县政府要把高中课改和规范办学行为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建立并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对于高中课改,市上专门成立了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中课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实施全市课程改革工作。区、市、县、自治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或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规范办学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制,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督导检查。
各地要建立相关督导检查和问责制度,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纠、有责必惩。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规范办学行为、高中课改纳入对教育工作督导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督导和随机抽查。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表彰奖励、作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这两项工作纳入对部门、学校有关评优和表彰奖励,纳入对校长、教师的考核、评优评选中。市上将组织专门的督导检查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要实行严格问责制度,对重大违规事件,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规地区、部门和学校坚决予以查处,对所辖区域内出现重大违规办学行为,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强化舆论宣传。
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高中课改和规范办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和省上相关政策、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相关媒体要开辟专栏,编发系列节目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浓厚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同志们,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是当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意见
-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