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的讲话

时间:2022-12-09 10:32:00

导语: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全市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工作,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盐城教育事业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马上徐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级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根据市教育局党委、局长室集体研究的精神,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市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奠定了基础,使我市“十一五”期间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盐城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五”期间,更是盐城教育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增长,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素质明显提升。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巩固扩大“两基”成果,基础教育实现了新跨越。我们始终将巩固扩大“两基”成果作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双高两基”,完善“两基”年审和控制流生制度。20*年,我市被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全国实施“两基”先进地区。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已达到“双高两基”标准。20*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比*年分别增加0.32和0.84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7.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8%,分别比*年增加17.3和4个百分点。小学生巩固率达100.04%,初中生巩固率达98.5%。在全面推进“双高两基”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90%,比*年提高了37.22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各类配套建设,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十五”期间,全市撤并小学2163所、初中226所,新建小学158所、初中22所,“十五”期末,全市小学和初中分别比*年净减少1088所和188所。小学、初中校均覆盖人口分别达1.21万、3.29万人,均超过省定标准,提前两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全市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部消除中小学危房。20*—20*年的三年内,我们紧锣密鼓地推进“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数亿元,顺利完成了各项工程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全部达到“三新一亮”和“六有”要求,全市所有学校实现了“校校通”,30余所学校建有“数字化校园网”,70余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部拥有电脑网络教室,110万农村中小学生可与城市学生通过网络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坚持改革总揽全局,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有了新突破。“十五”期间,我们有序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以确立并顺畅运行,为基础教育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已基本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学习与业余学习并存、系统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市已有民办教育机构429个,其中高等学校1所,普通中专2所,高中16所,初中35所,小学7所,成人中专1所,职业高中2所,幼儿园365所,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204所,民办教育机构在职教师5475人,在校学生12.66万人。

四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办学层次与综合效益有了新提升。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大力开发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教育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盐城市技工学校、盐城市工业学校、盐城市物资中专三校合并为盐城技师学院;盐城农业学校与盐城市南洋职中合并组建成盐城市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纺织工业学校与盐城市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盐城纺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学校升格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市第一职业中学升格为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师范学校升格为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作为市区社会事业一号工程的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部分学校已实现了整体或部分搬迁。目前,在做好一期工程扫尾工作的同时,将积极启动二期工程。职教园区的建设对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培养实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十五”期间,各地以优化资源配置,扩充优质资源为主旨,大力加强窗口示范学校建设。江苏省盐城中学、东台中学、大丰中学、钟庄中学、盐城市一小等一批窗口学校易地建设新校区,这些学校新校区的建设,规划起点高,建设投入大,现代气息浓,既为学校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十五”期间,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25所,省级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4所,省实验小学32所,省示范初中52所,四星级高中12所,三星级高中25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省级重点职中14所。

五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水平跃上新台阶。在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投入越来越多,学校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教育事业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反复强调并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存线、发展线、生命线。以质量立教、质量兴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五”以来,我们积极筹划、认真组织、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课程改革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课程资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地各学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活动,实施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五四三”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合格公民。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普通高考和职教对口招生连续多年录取总数居全省前列。今年普通高考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全市参加统考人数52123人,本科达线人数为11374人(普通类),比去年增加1*7人,增长10.35%,其中本一达线人数5655人,比去年增加732人,增长14.87%。

充分肯定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是要说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盐城和盐城教育,已经具备了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发展的基础,具备了从人口大市向人才资源强市发展的基础,具备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完全有能力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十一五”期末在苏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应当努力进取并充满必胜的信心。

二、确立目标,寻找差距,增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先导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尤为重视,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核心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这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全省上下努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争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国领先于其他省市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在省内领先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年,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苏北前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旋律,更是我们的主攻目标。

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为主要动力,以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和物质条件为保障,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实现盐城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到2*0年,基本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覆盖城乡、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全面创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全部达到省定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并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

去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区县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省部署要求,对照省评估指标,研究制定了《盐城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方案》、《盐城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评估试行办法》以及《盐城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评估指标体系》,这些文件都已印发各县(市、区)。对照评估标准,我们自感差距不小,工程推进的难度和压力很大。综合分析全市教育发展状况,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够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地方国民教育体系,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还任重道远。全市幼儿教育尚未完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特别是农村成人教育相当薄弱,不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已名存实亡,农民教育和培训缺少平台和阵地。近几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无论专业建设,还是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都亟待加强,普教与职教的结构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大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各类教育的统筹协调能力不够,管理思路、管理方式等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二是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十五”期间,各地的教育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是普遍没有达到“三增长、一优先”的法定要求,教育总体投入水平不高。2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含教育费附加)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较上年下降了3.03%,与《教育法》中“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的规定有较大的差距。截止20*年底,全市教育负债达22.04亿元,其中义务教育负债达10.23亿元。高额债务致使部分学校工作出现“三难”:开门难、还债难、资金周转难,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些地方抵顶挪用教育费附加和教育经费等现象依然存在,按规定应安排的公用经费不能及时到位。近几年来连续开展的农村学校“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项配套工程等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学校正常的维护、维修和更新的经费支出,而现在农村学校除财政拨付的少量公用经费外别无经费来源,因此,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拮据、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仍是当前教育加快发展的主要难题。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基础的差距,加上教育投入不足和支出结构的不尽合理,目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的城乡差距、南北差距、校际差距较为明显且有扩大趋势。城镇学校无论是生均占有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师资质量,还是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明显优于农村学校,一部分农村学校由于背负债务和经费紧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南部的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已普遍超过了90%,最高的已达到95.7%,但北部的几个县尚在80%左右徘徊,最低的县,尚未达到75%;19周岁以上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南部的几个县(市、区)已全部超过40%,而中部、北部的县区大都在30%以内,最低的还不到13%。前几年,各地重视窗口学校建设,部分学校确实锦上添花,但是客观上加大了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差距,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就近入学原则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推进。

三是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全市中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造成新师资补充难;高中优秀骨干教师有青黄不接之虞,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全市尚有4000余名教师未取得合格学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82%和71%;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推进新课改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评价。

四是现代教育思想未能全面确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存在观念障碍。实现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必须看到,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知也往往是皮毛,这就使得他们很难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并对传统教育进行审视、扬弃和改造。正是由于观念的障碍,加之现行评价制度的缺失,造成素质教育推进难,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应试教育的“紧箍咒”越念越紧,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任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宏伟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要求我们既要有正视问题、承认差距的勇气,又要有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决心与魄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工作。苏州市提出“在较短的时间内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南通市已多次召开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到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南通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融入苏南,领先江北,在市内领先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度”。镇江市则明确提出:“在2007年前,所辖市、区都要通过江苏省区县教育现代化评估”。跳出盐城看教育,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盐城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步伐。

鉴于教育的城乡差距、南北差距和校际差距,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必须坚持“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以评促建”的方针,其基本步骤是:以《盐城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评估试行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全面启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工程,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接受省、市评估。大丰市力争在2007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他县(市、区)的目标期限为:东台市、盐都区、射阳县2008年,盐城经济开发区、滨海县、建湖县2009年,亭湖区、*县、响水县2*0年全部通过江苏省区县教育现代化评估。

三、抓住重点,狠抓关键,切实把推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措施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狠抓以下各项措施的落实:

1.进一步细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增强规划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目前,各县(市、区)已初步形成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规划,明确了以乡镇为单位的达标期限,但是这个规划还是粗线条的,从有利于实施和考评的角度看,必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要对照省、市关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评估指标和办法,逐条逐项地算帐到乡镇,算帐到每所学校,找出问题,找出差距,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实施办法、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对于目前尚未达标的项目,要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的达标期限,同时要明确每个年度或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以便于按照序时进度进行督查考评。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次会议后,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上述要求,抓紧完善实施规划和方案并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审定通过后报市教育局备案。

2.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

构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担当起这一重任,需要工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确立“大教育”的观念和现代化教育理念,明晰统筹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思路。教育主管部门的同志大都是搞普教出身,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面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课题,要走出小天地,跳出旧框框,确立新观念,形成新思路。要按照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的要求,统筹思考和规划决策当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今后一个阶段,在继续巩固扩大“双高两基”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管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努力改变成人教育特别是农村成人教育“短腿”、“细腿”的现状,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把成人教育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优选培训项目和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二是加快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步伐,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社区教育中心的建设,为社区教育中心提供必要的场地、师资、教材和工作指导,保证社区教育中心按计划正常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三是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教育公平原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现代化,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未来几年,在教育教学领域,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要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学生差异发展的观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确立学生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对学生的一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将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传递为主转变为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主;将办学目标从偏重追求升学率转变为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将课堂功能从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质疑、主动释疑;将师生角色由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各级教研机构和有条件的学校要对各类教学模式开展比较研究,总结、借鉴、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及时总结经验,为面上推进提供示范。

二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构建现代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要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具有盐城特色的课程改革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引领广大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学习课改的前沿信息,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课改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市教育局将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新课程优课竞赛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教学能手,并尽可能提高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的覆盖率,让农村教师有机会直接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把学科教研、优课展评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本建设,主要包括:校本发展、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评价研究、校本管理、校本科研等。通过开展创建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百所示范学校的活动,推动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

三是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去我们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往往偏重于应试成绩和升学率,教育的社会评价大体也是如此。这种评价标准和方法,负面效应比较明显,不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有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必须加以改革。要从培养现代化的人的高度,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积极构建新型的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并引领全社会科学、正确地评价教育。对于过去形成并仍在运用的各类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要认真加以清理。凡是不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内容和指标都要予以剔除或调整。凡过去未予重视或重视不够的,例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艺体素质、创新能力的评价等,都要予以强化,真正使教育评价具有正确的导向功能、科学的诊断功能和正面的激励功能。

4.进一步硬化基本实现教育化的保障条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要精心打造现代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必须现代化。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和奉献精神,而且要有适应未来的新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要大力度地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好旨在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提高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素质的各类培训,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载体,全面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科学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继续组织实施“三名”工程,不断壮大名教师、名校长队伍,不断发挥名师的领衔作用、激励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学者型教师、专家型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用国外优质资源培养培训师资,加大引进外籍教师的工作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逐步做到不合格人员出得去,紧缺师资和高层次人才进得来,使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不断得到优化。

其次,要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重点,创设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各地要认真制定并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网管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加强教育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共建。

第三,要落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要把确保教育投入作为建立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对于这些法定要求,我们教育部门要向社会各界宣传,要呼吁政府和财政部门尽快落实,要善于通过人大、政协实施监督。要真正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变成政府行为,作为考核县(市、区)、乡镇政府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区)要努力统筹协调,落实乡镇政府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的责任,并积极筹措教育经费。新的财政年度,各县(市、区)政府要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教育。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维护经费等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确保教师工资以及地方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尽快解决农村教职工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问题,提高教师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学校具备基本办学条件并且能够正常运转。要在及早安排、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助学制度,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就学机会和权利。要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盘活教育闲置资源等方式,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形成的债务。我们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做好工作,鼓励和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落实国家对从事教育服务的免税政策,进一步开拓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要充分发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已建新校区的老校区、布局调整中废置的校园进行置换,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5.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领导和督查考评,确保高质量完成预定目标。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点工程,重要目标要咬住不放,重点工程要重点突出。教育系统是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主力军,要组织好这支队伍攻坚克难,取得全胜,必须强化对整个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规划、重点突破。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运筹和决策整个工程的实施上,要把各项具体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个科室和直属单位,努力形成工程实施的合力。要善于发现和培植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面上乡镇、学校加快实施进度,提高实施质量。要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对照实施规划、方案和评估指标,定期组织专项督查、跟踪督查和自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差距,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在规定期限内,以县为单位,一次性通过省级评估。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也将组织力量,强化对各县(市、区)的督查考评。

同志们,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有全市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实现预期目标,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