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09 10:19:00

导语:局长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局长在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稍后,朱市长将作重要讲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扎实推进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下面,我就全市教育系统如何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提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坚持“健康第一”思想,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体育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学校体育卫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基本条件显著改善,师生健康观念、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体育卫生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学生健康成长,为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仍然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薄弱环节,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测试、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中小学生体能指标有下降趋势,肥胖率上升,视力不良特别是近视率居高不下,心理耐挫力差,等等,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希望各地各学校要从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民族素质提高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实践“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思想,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一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规定,小学1—2年级按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按照每周3课时、高中按照每周2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尤其是到了初三、高三毕业年级,不能因为忙升学而忽视体育教学,体育课时也要按规定开齐开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锻炼,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能力。

二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各学校要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三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并认真加以落实。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或下午,各学校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中小学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的课外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要因地制宜组织农村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指导和支持残疾学生进行健身活动。

四要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五要提高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学生不同年龄认知特点和疾病发生流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宣传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学生从最基本、最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进行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状况,主动适应,正确面对,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顺利度过人生的各个特殊阶段;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一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建设。各地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加强中学体育卫生场地设施建设,配齐配足体育卫生器材,保障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正常开展。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着力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基础条件和水平。进行体育器材配备和场地建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发育特点,配备合适的场地器材,防止“成人化”倾向。进行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与改造时,要主动接受卫生部门预防性卫生监督,功能间及设备配置和工作流程,要符合卫生规范和要求。要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器材和卫生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对省教育厅“六有”“四配套”工程扶持的体育卫生设施、器材,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切实提高使用效益。要加强与体育、卫生部门的合作,争取体育、卫生部门的支持,使公共体育资源和公共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体育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公用经费必须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体检和文体活动。

二要加强体育卫生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和学校卫生工作实际,配备体育教师和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根据即将出台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的要求,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要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中小学体育教师、保健教师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三名工程”培养体育名师,鼓励体育教师结合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教学研究,造就骨干教师队伍,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均应计入工作量。在职称评定、评优晋级、职务聘用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老师同等对待,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配合“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我市09年将配套实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加强卫生人员管理。对专兼职校医和保健教师,各学校要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使之真正发挥健康知识宣传员、师生保健指导员、学校卫生督查员的作用。各地各学校要将学校食品卫生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摆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准入关。要强化培训指导,着重培养提高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和操作能力。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与机构,配备与管理工作量相适应的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学校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能胜任岗位要求。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名单要报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在一定期限内保持稳定,不得擅自更换。

三要加强具体制度与规范建设。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外活动、课余训练规范,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强化教学研究。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国家省市有关文件为依据,建立并强化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并完善学校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并认真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如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学校总务处管理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学生卫生防病制度、学校食堂与学生就餐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等。具体的工作规范主要指卫生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以及食品加工销售各环节工作规范等等。这些制度与规范应针对不同工作要求、不同人员特点提出,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与要求,符合不同部门、单位及人员的性质和特点。

三、夯实基础,抓出特色,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

一是继续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突破口,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面,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进入到新的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大胆探索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锻炼方法和运动爱好上多下功夫。在保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前提下,低年龄段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要强调趣味性、集体性和安全性;高年龄段学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要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根据校园环境和地域特点设计体育课程、开展体育活动,要从当地传统体育活动中学习经验、借鉴做法,打造区域体育特色。

要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逐步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中考体育考试分数占中考总分的5%。进一步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加强体育特色人才的培养,对经认定公示合格的体育特长生,在普通高中录取时可以按招生计划数5%的比例由学校自主优先或降分录取。

二是着力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质量。把体质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协同体育部门,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公告。市学校卫生保健所要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对市直学校学生的常规体检和健康监测工作。各地各学校要从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咨询中心,配齐检测器材,规范检测方法,优化检测程序,确保检测数据客观真实。所有检测数据在上报国家学生体质监测网的同时,要统一汇总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做好数据保存、归档工作,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充分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教育、指导和反馈功能,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锻炼意识与健康意识。确保今年年底60%以上的身体正常学生达到《标准》及格等级以上,2009年达到70%以上;2010年达到90%以上,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并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安全管理。各学校要重视对体育老师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要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师生安全。要针对青少年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要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必须索证,制作销售食品必须符合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及时清理变质过期食品及原料,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倡导开展预防性接种疫苗工作,完善学生晨检午检制度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日检制度。加强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管理,突出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使青少年学生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各地各学校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研究制订并不断完善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立即启动,有效实施。

四是强化督查,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对地方和学校综合性的教育工作评价要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督导。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不同层次的合格性评估、示范性评选和先进性奖励工作中,把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关键性指标纳入其中,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对中小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卫生部门,每学期至少安排一至两次专项检查,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包括教学点)进行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督改。每个学校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巡查(包括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自查,根据有关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堂、校园商店、教学场所、宿舍及其他生活设施的检查,加强对食品及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不卫生、不安全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者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学校体育卫生安全预防措施落实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体育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通过落实责任,严明纪律,加强督查,严格奖惩,真正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新局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