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0-21 04:33:00
导语: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努力开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刚才,会议表彰了我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古冶区教育局等5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他们的做法和经验,集中反映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各个层面的实际成果,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会儿瑞华市长将就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简要回顾一下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并就今后的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近年来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简要回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市形成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局面。
(一)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确立。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会学习和思考,学会生存和发展,学会关心和同情,学会合作和做人”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道德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政策导向上做了初步探索,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和学生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统筹的思想加强德育,用创新的思想改进德育,用建设的思想抓实德育,用开放的思想推进德育;坚持“大处着眼,基础抓起”,以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小学纵向衔接,分层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互为一体的育人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制度和机制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市、县(区)、校普遍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体制。德育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建立了以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课教师为骨干的校内德育工作网络;以家长学校、网上学校、校园开放日、家长会为主要渠道的家校联系德育工作网络;以社区为依托,以法制副校长、“五老”队伍和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我们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校长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过程检查与年终督导相结合,整体推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建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制度,设立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成果创新奖,开展了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坚持每季度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层层开展了十佳少年、十佳中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活动。各中小学校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健全了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三)德育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深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十严禁》,重新修订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办法》及《实施细则》,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师德评价;坚持开展“十佳教师”、百名师德标兵评选和“学十佳事迹,铸高尚师魂”教育活动;创办了*市“网上师德论坛”,设立了师德监督电话,聘请了100名市级师德监督员。德育队伍不断加强。全市专兼职德育教师达到16000多名,每年组织班主任业务培训以及其他德育干部培训达2万多人次。在全市层层开展了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和班主任素质大赛,组织了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大部分学校从当地公检法司部门以及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中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校外德育辅导员;加强了关工委组织建设,全市参与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达1万多人,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加快了德育基地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20*年全市用于德育工作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资金达1500万元。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确定了第二批38个德育基地,市级德育基地达到50个,市县校三级德育基地已达到2000多个。继*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向全市青少年开放后,我市又有8个县(市)区被批准立项,利用彩票公积金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争取国家和省扶持项目资金1350万元。滦南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滦县、唐海、开平3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加强了家长学校建设。成立了*市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家庭教育示范县(区)和示范家长学校的评选工作,路北区被评为河北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区),10所家长学校被评为河北省示范家长学校,市教育局被评为河北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有各类家长学校1600多所,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城市达95%以上,农村85%以上。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市持续开展了“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各学校大力整治校容校貌,实施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书画展览等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班刊校报、德育展室、班级德育栏、德育角、宣传栏、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丰富了德育内容和方法,拓宽了德育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
(四)德育内容不断拓展。大力推进课程德育。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坚持按照国家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了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主学科的教育教学。同时,重视学科渗透,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之中,以课程改革和学科渗透为抓手,构建以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和谐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五个百”活动,即读百部爱国图书、看百部爱国影片、唱百首爱国歌曲、知百个英模、诵百首格言诗词。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连年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全市开展了新修订的中小学《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在古冶区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古冶区的做法。许多学校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将新《守则》、《规范》重点内容编成行为规范歌、新三字经等,在青少年学生中传唱、背诵;还有的学校将《守则》和《规范》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讲解和展示,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市教育党委、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与市文明办、*晚报联合开展了征集“八荣八耻”童谣活动;在全市层层开展了“知荣明耻、从我做起”校园演讲比赛;围绕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了新童谣的编创、普及活动。全面推进了文明礼仪教育。组织了文明礼仪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开展了文明礼仪示范校评选,全市有1746所中小学开设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了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禁毒教育,积极参与无毒社区、无毒乡镇创建活动,市教育局被评为创建“无毒社区”“无毒乡镇”工作先进单位。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利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教育等活动。在全教育系统先后组织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知荣辱,树新风”、“迎奥运,促和谐”等主题教育,举办了中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结合创建文明城,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城,文明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长年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全市6万多个学雷锋小组在居民社区、养老院、光荣院、截瘫病院、五保户家庭等处做文明使者。
(五)德育工作逐步形成特色。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努力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古冶区的行为规范教育,路北区的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路南区的“三结合教育”,丰南区的德育研究和星级学校创建,迁安市的网络德育,滦县、滦南县的文明礼仪教育等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区域特色。*一中组织学生参加“远足训练营”,开展抗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二中改革了家长会的内容和方式,制作了关爱连心卡,搭起了学校与家庭、教师、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桥梁。开滦一中在师生中开展“做最好的自己”活动,继《开滦一中学生道德细节50问》后,又推出《教师道德细节50问》。他们还将11月确定为“读书月”,开展师生互荐好书活动,成为全市“文明从读书开始”的引领者。有的学校还创建了特色班集体,如:书香班、快乐学习班、爱心特色班、最具活力班、和谐特色班等。各学校校园之星的评选、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德育走廊的创建、班级德育栏的开设等也独具特色。
回顾总结前段工作,最深切的体会是: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必须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树立大教育观、大德育观,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学校一把手抓德育,把育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职责,把是否育好人作为检查办学质量的第一标准,确立德育的优先地位。
——必须大力推动德育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途径创新,着力把各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构建循序渐进的德育体系,重视实践环节,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必须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实现学生德育工作的全覆盖,增强德育的渗透性。
——必须关注教育者精神境界的提升、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努力使教师既成为学生教育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良好品格养成的示范者。
这些都是过去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原则。
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领导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摆不正德、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到思想政治素质在整个人才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把书本知识多少和升学率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把“育人”和“育智”割裂或对立起来,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表现在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后靠,领导关注的精力和时间不够、队伍组织不力、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开展不实、工作效率不高。二是德育的组织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空泛和形式化,上级管理德育主要靠文件,学校管理德育基本靠经验,缺乏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管理体制上,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清;德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教师师德水平不高;德育过程的整体衔接不力,影响了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三是德育的方法还缺乏科学性。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注重理论,忽视实际;注重说教,忽视训练;注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自身的作用;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培养;注重防堵,忽视引导;注重高层先进性,忽视基础性;注重跟形势,忽视中小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等,导致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四是相当数量的领导和教师将德育的目标当作德育起点,不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以试卷和标准答案“包办”德育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造成学生没有独立判断是非、美丑和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怎样追求的能力。目前,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和谐相处,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缺乏真情、不会感恩等,就是没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突出表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中央[2004]8号文件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我市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重点从思想品德养成入手,用革命先烈和伟人的高尚气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抗雪灾、抗震灾的伟大壮举和众志成城精神,来激励中小学生认知中国共产党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帮助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以弘扬新*人文精神为主要抓手,大力培育民族精神。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发扬新*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培育和发展统一起来,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贯穿起来。根据中小学生成长特点,从培养爱国情感做起,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激发民族志气,培育民族气节,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前途的信心。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结合重要节日、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要充分利用每年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使他们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要把社会责任、崇尚正义、诚信守法、勤奋自强、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道德要求紧密联系起来,把培养劳动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自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一以贯之地开展道德品质教育。要普遍开展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守则》和《规范》在中小学生中能够入脑、入心,内化为行动,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指针。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之中,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要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引领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5、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德为立人之本,礼为做人之先”。我们要把握好文明礼仪教育与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载体和有效抓手,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要从“明礼”这一基础抓起,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培养学生文明的举止、良好的习惯、优雅的风度、高尚的人格。要逐级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建设,结合实际,制定计划,保证文明礼仪教育每2周1课时。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强化训练,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6、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诚信教育。要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法制教育途径,切实增强学生学法、守法意识。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教育,防止、邪教进校园。要严肃校纪,端正校风,扶正祛邪,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要大力实施“降、活、提”工程,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要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增强诚信意识,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坚决杜绝中小学生考试作弊、替代作业等不诚信现象。要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创建诚信校园活动,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三、拓宽渠道,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学科课程标准,积极进行实验,解决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要在研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乡土课程资源中,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实、深化学校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时事政策教育,保证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和相关专题教育。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德育课成为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
2、切实在各学科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科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使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体现教育教学全过程德育、教师全员德育的理念。要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良好契机,引导教师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要立足课堂教学,全面理解学科课程目标与教育意义,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3、大力净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校容校貌。每周一以及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利用具有深刻内涵的标志性铭言、人物、故事、文物、景观布局、建筑装饰等,形成健康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受到健康文化氛围的熏陶。要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精心设计入队、入团、入党、成人仪式及开学、毕业典礼,挖掘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实施“校园净化工程”,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对在学生中流行的不健康口袋书、灰色童谣、粗口歌、低级音像制品等不良文化产品进行集中收缴、销毁,引导学生“清理小书包,拒绝口袋书”,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清理校园周边的网吧、娱乐场所,建立完善学校周边的治安报警点和交通设施标志,加强对学校出租房屋和校外租住学生的管理。努力创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4、着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德育的开放性,把社会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小学生每年不少于10天,初中生每年不少于20天、高中生每年不少于30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以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审批立项的场所要按照项目申报的承诺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在申报承诺期内保质保量完工。建设进度滞后的县区,要加快施工进度。对超过规定迟迟不开工、经督促仍不见效的,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建设项目,收回建设资金。已完工的场所,要按照这次会上下发的《*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管理办法》,配好管理人员和教师,完善配套资金,制定活动计划,尽快向青少年开放,切实做好管理和使用工作。要积极利用德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资源,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积极开展网络德育。网络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要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寻找德育与网络的结合点,建立一批服务于学生、受到学生欢迎的专题网站。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设校园绿色网吧,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寒暑假向学生开放,吸引学生在校上网。要加快建设集德育管理、德育资源、德育活动为一体、以为学生服务为主的网络德育平台,通过网上班级活动、游戏竞赛、名师指点、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德育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网络德育实验,建立德育工作网站或网页,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局域网、校园网上多增加一些德育内容,多开辟一些德育栏目,形成网上德育强势。要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他们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习惯。
6、高度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父母服刑子女和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城市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入学和思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心爱护,真正体现教育关怀与公平。要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变化,对他们的成长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对他们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及时矫正。要加强与这些学生的家长、生活社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教育工作,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对接收的四川灾区学生,要做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消除灾害给他们造成的阴影。
四、抓好队伍,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师德为范”的教育观,加强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要增强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中,不仅要考核其教学能力,还要考核其做学生德育工作的情况。要大力表彰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加强学校党组织、德育处、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德育干部。要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推进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中改善班主任待遇。高度重视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这支队伍的选拔、培养、培训工作,努力在全市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德育工作专家、德育工作带头人。重视发挥关工委组织的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教育力量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校外德育工作者、社会兼职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德育专项经费,用于德育基本建设、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德育研究、队伍培训、专题教育等方面,保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督导评估。认真落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全面开展德育评估工作。各级督导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大力表彰德育工作先进典型。
同志们,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做好这项工作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青少年科技创新表彰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市长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