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传达学习工作讲话

时间:2022-03-27 09:51:00

导语:文化部传达学习工作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部传达学习工作讲话

部党组会议决定召开今天这个会议,传达学习精神,动员部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以及全国文化系统的党员干部,认真深入学习党的精神,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一、大会概况(略)

二、报告的主要精神

报告在导语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党的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围绕这一主题,报告分别从十二个部分展开了充分而精辟的阐述。报告十二个部分的内容,这几天已陆续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同志们已初步学习。下一步还要对全文详细阅读、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我这里就不对各部分内容逐一详细传达,只准备就报告在理论创新方面两大重要成果和突出贡献,也是我们党最为重要、弥足珍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后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思想,谈些学习体会,并在第三部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集中谈谈学习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会。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我们党是拥有7300多万党员、领导着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党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重大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建设发展应该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报告在全面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把我国新时期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和根本原因,把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前进方向,第一次高度地概括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一个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执政党和全体人民奋发进取精神的共同理想信念,这就需要立起一面旗帜。列宁曾经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相结合,高举新民主主义的伟大旗帜,广泛发动千百万工农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进步力量,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全面深刻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并不断探索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念、新道路、新模式,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它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旗帜。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民族走向振兴,社会走向文明进步,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就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其次,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能够通向共同理想目标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艰辛探索、奋力开辟出来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探索、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至1978年党的召开前的20多年间,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这样一条道路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为后人继续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先导和启迪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并由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拓展的。党的拨乱反正,结束了“”十年动乱,实现了全党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化拓展。

在此基础上,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出了全面、科学、精辟的概括阐述,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概述,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又富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并与时俱进地作了许多新探索、新创新,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贡献。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就能够不断实现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还必须形成一个能够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指导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我们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运用这个思想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思想,它的主要创立者是同志。它科学地回答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历史课题。这一理论成果,是已被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牢固确立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并由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完善。此前,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破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实践,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见解,留下了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认识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矛盾问题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这三个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创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形成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都一脉相承地贯穿着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因而是同一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阶段性理论成果。报告把这三大理论成果概括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精辟阐明了这个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来源、国情特征、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这一概括整合,不但在语言表述上更为科学简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举的旗帜、前进的道路和坚持的理论体系高度地统一起来,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融会贯通起来,并为今后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更加有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更加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所提出的具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报告的第三部分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定位、理论来源、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报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并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科学定位。马克思曾经讲过,任何新的学说和理论创造,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报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两大思想理论来源:一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直接来源。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形成理论体系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源头。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根本渊源。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丰富发展。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定位,报告用“三句话”作出了明确表述:“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三句话”全面准确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报告起草和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党内同志及党外人士建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明确写进报告当中。同志今年3月2日在报告起草组第四次全体会议讲话时指出:“经过慎重考虑,我认为现在不宜对科学发展观做这样的定位。这是因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接受检验。当前,我们应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此前、此后,锦涛同志在起草组会议、6·25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十六届七中全会讲话等场合都多次重申这一意见。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谦谨稳健、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

报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新特征。在报告中,锦涛同志坚持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精辟、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告诫全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必须对此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把这一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报告对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基本国情“八个特征”的概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最为重要的是,报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报告不仅在对近年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

比如,报告在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又如,报告在原来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即“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统筹中央与地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内容,使统筹、协调发展的思想更加丰富和完善。

报告还鲜明地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项基本要求,用较大的篇幅专门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相互关系,使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同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略紧密联系起来、贯通起来,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我们要认真学习报告,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对报告文化建设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的学习体会

党的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空前重要的位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号召。

我初步学习领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战略布局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之相比,文化建设成了“短腿”。正如同志在十六届七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国际社会有人把中国比喻为“成长中的巨人”。然而,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巨人”是立不起来、走不快的。文化建设滞后势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努力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自然包括作为人类两大基本需求之一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文化具有认识、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发展观还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从目前全国发展现状来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而言,文化等社会事业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山区等贫困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更为落后,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山区等贫困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步伐。

报告论及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自从1990年美国著名公共政策专家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命题以来,这一概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越来越受到关注。软实力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种资源,其中社会文化是最基本也是最具凝聚力的力量。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指引、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

其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能否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而且,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更根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竞争力量。

学习领会报告关于新时期新阶段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新论断、新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为之感到高兴、振奋,更要增强搞好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认真扎实、勤奋务实的作风,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而努力奋斗!

报告不仅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论断、新要求,而且在第七部分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全面贯彻落实,主要从七个方面努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一)文化建设要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提到文化工作者的面前。

文化哲学家赫尔德认为:“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社会上还长期存在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这些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成员在政治理想、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多样化,使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结构特征。这一特征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其实,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存在多元文化结构,世界上任何国家在任何时代都是多元文化并存,这是由现实的社会总是同时并存多种经济成分和生产关系,存在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所决定的。

面对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的现实,我们应该以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坦然对待,把握好文化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不能离开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条件,片面追求和推行超越现阶段的思想文化,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求思想文化的一律,而要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多样文化;同时又必须积极促进形成主流文化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文化建设,努力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文化、社会意识领域的主导地位,影响、引导、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朝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文化共识,在多样化中实现和谐统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的协调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基本制度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工作最重要的任务,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汇于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文艺创作和文化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地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积极投身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实际,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以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表现出来,润物无声,深入人心;让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在接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文化浸润中,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自觉认同、接受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二)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文化工作要努力体现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大任务。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法规制度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的新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和谐文化如同一曲交响乐,既需要有突出昂扬的主旋律,也需要有多样化的和弦来烘托。我们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要善于把握好文化一元与多元、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方面。要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人们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文艺、文化工作者要努力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文明健康的情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文化创新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贯彻精神,要努力从这四个方面推进文化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其次,要坚持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一系列重大决策,根据的新精神、新要求,继续深化和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既要破除妨碍改革的思想观念,树立勇于克难攻坚的精神状态,又要高度重视研究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第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保护艺术家的创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艺术创造、尊重艺术人才、尊重创作权益的良好氛围。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涌现更多的文艺大家,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第四,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速文化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报告强调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客观需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职责所在,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6月1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学习贯彻精神,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按照两办《意见》,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全面规划并抓紧建设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乃至行政村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争取“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使全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观。在大中城市高标准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大剧院、音乐厅;县主要建综合性的文化馆、图书馆,有条件的要建少儿图书馆;乡镇(社区)建成面积3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站;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此外,大中城市、县城以及居住人口较多的镇,应规划建设或改扩建剧场、电影院。二是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国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三是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文化机构财政资金保障等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强化监管责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四是要疏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渠道,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领域,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观赏电影戏剧、参与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发展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对外文化贸易的配套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主体;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要建立文化产业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要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作出贡献

文化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曾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党的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为我们指出了科学对待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当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渊源,要在科学对待、积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作了精辟的论述,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坚持的立场和观点。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往往是杂糅在一起、共处一体,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因此,我们今天整理、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能囫囵吞枣,一定要做历史的、具体的、科学的分析,认真、细致地做一番科学的扬弃和整理工作。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足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用科学的态度去清理和扬弃,剥离其封建和小农经济的杂质,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人民性和民族优良思想道德传统的成分。即使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仍需根据现时代的要求加以改造,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更加健全,国家投入逐年增加,一些重大保护工程陆续上马并取得成效。面对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开拓创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要把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深入发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保护文化遗产同建设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同培育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国家软实力等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及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拓展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人类文明是随着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取长补短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勇于和善于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所用,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十六大以来,文化部门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大局,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在一些国家举办文化年、文化节,建设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演出、展览等途径,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亲近中国并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方法,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形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大格局。既要“造船出海”,在五大洲主要国家布局建设一批中华文化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介机构和文化经纪人,积极支持他们走出去;也要“借船出海”,积极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他们的渠道把中华文化和文化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国的主流社会。要充分发挥我驻外机构宣传推介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作用,继续做好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工作,提升活动的质量,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活动中的话语权。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外贸、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展演展映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阔步前进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贯彻精神,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