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现科学发展的几个陈旧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2-04-05 05:44:00
导语:谈实现科学发展的几个陈旧的现实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的创新,也是对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一种超越。这里我就科学发展观谈三个现实问题。 ■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被整合,没有必要搞自主创新”的观点,是一种旧开放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开始强调“引进来”,引进外资,引进外国技术。1998年前后,同志正确地提出,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因而就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或者说,“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战略,但是,当时尚未明确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问题,没有提出在对外开放中要强调自主创新。近年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提倡自主创新,并把它作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线。我认为,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亮点和重大的战略转变。
自主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比如,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就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不能不惜一切引进外资,不惜一切引进外国技术。要注意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的“挤出效应”,即对中国民族资本和技术的抑制效应。我国经济学界有学者早在1995年就提出要尽快实行税收的并轨制,不能继续歧视中资,优惠外资,导致民族经济受排挤的现象。最近全国人大已经采纳了这种建议,并通过新的并轨税收法。作为一个总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务必要从强调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的数量扩张型这样一个传统粗放的开放模式,转向追求引资和引技术的质量效益型的一种双向开放和自主增长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对待自主创新问题上,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中国的企业应该被国际整合,没有必要强调自主创新,只要被人家整合,参与国际化就可以了。这种“中国产业应被整合”的观点及类似思潮,在中美谈判前夕就比较流行,属于旧开放观。其实,大力提倡各行各业自主创新,并不反对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因为创新也有好几种类型。不过,那种认为可以先被国外公司并购和整合,以后再去搞自主创新,再去搞品牌的观点是一种想当然,尚无任何案例印证。
■主张在新农村建设搞土地私有化,是陈旧的观点
有关新农村建设,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被忽略了。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有“两次飞跃论”:第一次飞跃,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制度;第二次飞跃,仍然是集体化、集约化。邓小平明确指出,从长期来看,还是搞集约化,还是搞集体经济。他进一步认为,有的地方和群众凡是愿意搞集体经济的,可以允许它搞集体经济,不要去阻拦,但也不要强迫命令去搞集体经济。邓小平类似这样的言论很多。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第二次飞跃”宣传和研究得不多,理论界和经济界不太清楚邓小平有“两次飞跃论”。我本人在《邓小平年谱》发表之前也没有关注。其实,上世纪80年代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邓小平讲过好多次。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次飞跃论”的思想和方针,尽管现在可能多数还是在搞家庭联产承包制。关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我想强调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提倡恢复和认真落实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完整体制和措施。1983年和1990年的中央文件,一直到十六大报告,都是说要建立统分结合的体制,即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但过去始终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全面的贯彻。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集体层的经营。如果集体层的经营没有了,那么就很难说是集体经济了。
二是要充分肯定和适当提倡像河南的南街村、刘庄等全国尚存的“完全集体经济”。关于严格意义上的“完全集体经济”,有一个统计资料说还有7000家,有一个资料说4000家,据说河南就有好几十家。这些一切生产资料完全归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学上是属于标准的集体经济。什么是集体经济?它和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是不一样的。标准的集体经济应是生产资料归该集体的劳动者所有,是不能量化到个人的。由个人或某些人承包可以,使用可以,但是不能所有。一旦生产资料或股份量化到个人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集体经济了,那就变形变质了。像南街村这样的经济组织,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模式,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之一。但南街村自己说它是“共产主义小社区”,可能不太准确。我认为它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而且是标准的完全集体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和发展。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群众愿意搞集体经济就应当允许搞,而且作为前进目标,还要适当提倡。
三是提倡集体经济的联合体。现在集体经济的资产和经营规模都很小,各个集体经济如果联合起来,进行市场交往,和政府的对话,和大公司的谈判,效果就会比较好。同时,集约化的程度也会高一些。因此,集体经济联合体应该大力提倡。
四是提倡“农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公司”的模式。如果现在没有搞集体经济,有的单位也搞不成集体经济或不想搞,那么,至少应该搞合作经济。吴敬琏先生曾主张“农户+公司”的模式。我觉得不能直接说农户加公司,应该是农户之间实行横向一体化,即成立合作社或合作经济组织,然后再实行纵向一体化。一个是横向一体化,农户之间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然后再加公司,因而最好是“农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公司”。这样谈判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各个农民散户去谈,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去谈,谈判的成本、效果和收益是不同的,有着高低不同的交易费用。为什么有些人说农民是弱势群体?因为一家农户去谈当然就处于弱势地位。公司压价,甚至撕毁条约,由于市场不好到时不再收购的情况经常出现。即使要打官司,成本也很大。所以,进行农户之间的横向一体化非常必要。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人主张土地私有化,我认为这是陈旧的观点。中国都搞了几千年的私有化了,解放前也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化,但并没有实现高效益和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讲的社会主义集体化和集约化二者是有关系的。如果实行私有制的生产,也能实行集约化,如资本主义私人农场,但是它实现不了集体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因而集约化可以通过两条道路来实现,但是共同富裕基础上的集约化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集体经济,次优是合作经济。
■用推行二胎政策来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张,是不可取的
关于人口问题,我认为应该更加重视。近年来,有人主张扩大推行“二胎政策”,即允许所有农村户口的家庭在第一胎是女孩的情况下可以生二胎。我不赞同这个政策,因为它会使中国人口基数继续不适当地增大,不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城镇化问题、就业问题、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问题等诸多方面。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力相对过剩,是中国一系列问题的两个总根源之一(一个是体制机制问题,另一个是人口问题)。
这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呼声很大,似乎“老龄化社会来了”就是“狼来了”,可怕得很。我认为,老龄化社会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相当的意义上说,老龄化社会是好事情,最好早点到来。现在出现老龄化,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我国20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了3亿多人口,否则,那当然还是年轻化,那中国的问题就更多、更难解决了。人的寿命延长了,老龄和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该提高了,联合国有关组织不是使用老年和次老年等新概念了吗?人的平均寿命还要继续延长,还套用传统指标?那当然慢慢都是老龄化城市了。如果哪天中国城乡真的都进入了传统指标设定的老龄化社会,那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水平高了,寿命长了,这是大好事。传统指标设定的老龄化状态到来,也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搞的好,当然年轻人比例就少了。
现在,有些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主张立即全面恢复二胎政策,以此来解决所谓老龄化问题,这一主张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解决老龄化问题,应实行一种有差别的农村社会保障。比如说,对于不生育的家庭实行高保,生一个女孩的家庭实行中保,生一个男孩的家庭实行低保,违纪生二胎的家庭实行不保,变处罚为奖励。要知道,现在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20多年来少生3亿多人口的“人口红利”,否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活水平会有现在这么高,提高会有这么快?在妇幼保健、教育、就业、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上,国家对新增人口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如果把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所省下的大量的钱,来立即解决老龄人的生活等问题,那么经济上肯定更为合算。如果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与人口的比例,中国在整个21世纪都不会出现劳动力总量上的供不应求,因而必须通过严格的一胎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以此来较快“先控后减”总人口,较快提升人口素质,较快赶上美、欧、日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
- 上一篇: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