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时间:2022-12-19 05:48:00
导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毕生最大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卓越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划时代的伟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论断的含意和价值,就必须将其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批判地吸收前人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划时代的历史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帝国主义时代特点和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科学社会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义又面临着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这一任务比夺取革命胜利更为艰巨、更为复杂。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查、人迹罕至的高山,比作通过最狭窄、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每一步骤都要进行千百次的实践检验”。列宁逝世后不久,苏联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条件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必须看到,这种模式毕竟是在特殊的国内外条件下形成的,带有备战和战时体制的特点,而且更多的是从理论原则和革命理想出发的,存在着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苏联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和转入正常的和平建设,苏联模式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但是,这种体制不但在苏联继续持续着,而且还被照搬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社会主义的统一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是否遵循这一模式,被当作衡量真假社会主义的标准。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严重扭曲,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严重脱离实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在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开始减缓并逐渐陷于停顿,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政治动乱。面对这种情况,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自己,开始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致使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导致许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终于发生了苏东剧变。这说明,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虽然经过了数十年的艰辛探索,但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能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
同志早就觉察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在年就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探索遭到严重挫折,没有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邓小平同志在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经受住了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而且变得更加辉煌。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到了新阶段,解决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取得的划时代的崭新理论成果。
理论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人们从实际出发去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进行了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大胆创新。他在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强调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根据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必须从解决实践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入手。在他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这条思想路线,我们党不仅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而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达到了新的境界。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是邓小平理论最核心和最根本的东西。
第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在实践中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已成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最重要、也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认识,澄清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回答了所谓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各种争论,特别是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争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他进一步提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为我们在实践中按照社会主义本质来建设社会主义,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传统体制和做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和根本衡量标准的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道路。
第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这些新的科学判断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这一重要判断。邓小平同志正是根据这些新的判断来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的。在国内政策方面,实行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对外政策方面,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并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世界发展变化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由于正确地解决了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应当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这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时代的新高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一个需要从各方面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在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是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一部分国家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其主要理论成果就是列宁主义和思想。第二次是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解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结合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过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直到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才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所遇到的这个最大理论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在我国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在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中国不但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冲击,而且充满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在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走上了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衷心拥护这样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还在于,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为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从开创至今不过多年,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国际影响显著扩大。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在于,它用马克思主义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邓小平理论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邓小平理论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创立出来的,也不是照搬过去的经验和做法创立出来的,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当今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出发探索出来的,是分析研究当今实际情况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且这些科学的真理要不断地经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所以它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更加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十分重视邓小平理论和它的最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作用。
- 上一篇: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 下一篇: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