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时间:2022-12-18 05:05:00
导语: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2005年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遵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2005年教育大会。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4年教育工作,表彰在过去一年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正确分析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新一年教育工作目标,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县四大家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副书记罗联峰同志亲临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消化,并在今年的工作中一以贯之。下面我根据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意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成效和问题
2004年是新一届教育局领导班子换届后的第一年,是全面实施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争创教育强县目标的基础之年,也是全县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一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1、实现了工作思路上的重大突破。去年教育大会上,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一个大局、推进两大创新、实施三大战略、狠抓四大重点、实现五大目标”的届期工作思路,并要求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干教育,从而实现了工作思路上的重大突破,受到县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工作局面。
2、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历史性突破。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加大考核力度,持续推进零辍学乡镇创建活动,“防辍控流”工作常抓不懈,为今年普九迎接省复查和国家抽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各地纷纷建立了家长学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德育网络,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合格率达100%,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县1940人参加高考,有1136人上国家本科线,155人上一类线,3人上北大、清华线,首次叩开了北大校门;教育科研成绩突出。教师参赛获奖省级6人次、市级83人次,新立项课题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市级7个、县级15个,鉴定结题省级2个、市级12个。
3、实现了职业教育瓶颈制约的突破。职教规模不断壮大,在校学生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为疏通我县职业教育“出口”,协调劳动部门成立了教育职业介绍所,取得了自主安排学生就业的资质,突破了就业安排的瓶颈制约,畅通了就业渠道,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智力支撑和就业平台。
4、实现了教育行风长效机制的突破。针对极少数教师中存在的赌博、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师形象的现象,我们联合公安、监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实施了为期半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的“三项整治”活动,重申了教育系统“五条禁令”和“十不准”,加大了教师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去年实施教育行政处罚撤销教师资格2人,撤销校长职务1人,辞退教师2人,责令检讨15人,起到了很好的惩戒和教育作用。在全县开展了万名家长评学校和5万名学生评教师活动,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监督。在“归州会议”上建立和完善了学校收费管理责任制,实行收费校长负责制和收费项目公示制,严格规范了收费管理,基本实现了教育收费零违纪。加大了安全工作督查力度,对全县安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并实现了联合专项治理,实现了教育安全零事故。在开展集中治理、专项治理的同时,更注重了长效机制的建立,调整、充实、优化了校长队伍,实施校长目标考核,把“师德师风、教育收费、校园安全”纳入“一票否决”。在行评中,行评代表认为:教育行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县委政府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5、实现了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突破。去年秋全县小学1—3年级、初中起始年级、起始学科进入课改,涉及到教师1200多人、学生27109人。我们本着“强力推进,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领导带头学习、带头深入课堂调研,在全县掀起大学习、大培训的热潮;教研部门积极主动,发挥了尖兵和先锋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课改氛围。校本课程开发初显特色,校本教研态势良好。“郭家坝会议”充分展示了课改的实绩,达到了观摩、培训、总结、导向的目的。全县教师学习的欲望前所未有,投入教学改革热情前所未有,校本研训的探索之风前所未有,我们欣喜地看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6、实现了信息网络建设零的突破。积极推行教育电子政务,去年四月开通了××教育信息网,给全县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教育的窗口及获取教育信息的平台,给富于创新的教师提供了一块耕耘的土地。教育网以页面的科学合理、内容的丰富多彩、信息的及时更新获得了省市有关教育行政领导的好评,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县级网站之一,我们坚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必将带动全县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大变革,必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7、实现了经费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突破。县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空前加大,教育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去年县政府多次就教育问题专题办公,研究解决教育重大问题。去年首次安排30万元学校维修专项、21万元的课桌凳专项、15万元的课改专项资金;今年新增15万元教育人才基金预算、首次出台政策五条渠道建立县级“普九化债基金”,去年转移支付200万元用于教育发展、拨付250万元用于专门化债;优化高中阶段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县一中走精品教育发展之路,县二中走特长、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县职教中心走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培训的发展之路;大力支持县一中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切块300万元用于操场建设并划拨土地2宗支持一中的可持续发展。举全县之力办教育、倾其所有办教育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8、实现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新突破。加大国家寄宿制、危房改造、信息化工程的争取力度,已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元。向北京、武汉、江苏争取对口支援取得新突破,争取教育部支援金缸城小学资金新增30万元,争取武汉市教育局对口支援10万元;与武汉市教育局、江苏省有关地市教育局达成了紧密式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今年将促成部分学校与武汉、江苏学校手拉手,并将选派20--40名学校干部赴武汉、江苏挂职锻炼。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教育系统4000多名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克难奋进、无私奉献的结果,是教育局历届领导班子继往开来、辛勤耕耘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县教育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是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沿江学校与内地学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学校的发展状况、教育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有待优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总量超编,另一方面部分学段教师紧缺、部分学科教师紧缺、中小学青年教师紧缺,教师整体素质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三是全县教育布局调整有待进一步科学规划。现在随着全县移民接近尾声,人口分布和增减变化急剧,以及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教育布局规划调整跟不上新变化,应及时科学规划,以避免数量和规模上的盲目扩张,走内涵式教育发展之路。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度较大。主观上校长和教师的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客观上课改缺乏信息技术和实验设备的有力支撑,健康推进课改的难度较大;五是学校管理水平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教育系统上下务必高度警惕,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整改。
二、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第二,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难点都在教育上。有资料表明,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占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5%的水平。2003年,我们消耗了全世界钢铁的26%、石油的30%、水泥的60%,才创造了全世界gdp的4%。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考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片面、失调、不可持续地发展,是统筹兼顾还是顾此失彼?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依赖于教育。教育是全社会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部门,它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因此,教育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不能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它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教育创新。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来讲,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于人。教育是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教育这样与人紧密地直接关联。我们讲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民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
以民为本,就是“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满意,就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大局观念。如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的办学行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我们要多跳出教育看教育,多一点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工作的辛苦和委屈,感叹教育难搞、感叹教师难做,而忽略社会、人民的诉求,我们的心态就会逐步扭曲。理解是双向的,只有我们先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意识,才能取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同、理解和支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师为本,就要体谅教师疾苦。我们的老师太苦、太累、太清贫,他们太需要领导的关心和呵护。比如高中,很多教师都是每周30--50节课,班级名额高达70余人,带两个班的课实际上是三个班的工作量,备、教、批、辅、考、研样样马虎不得,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至11点才能回家。很多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很多教职工家庭十分困难,很多老师身体十分虚弱,可他们却毫无怨言的长期战斗在第一线。教师的疾苦我们一定要看在眼里,一定要记在心里,一定要多给予关怀。我们提倡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各校一定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促使老师积极锻炼,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人人有一个好身体,这比什么都重要;以师为本,就要提倡人性化管理。前不久我看到“雅教育”这个新提法。某学校采取既科学又文雅的管理,很快解决了教师迟到的问题,使原来教师厌恶的考勤打卡机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要积极地创设温馨、和谐、快乐的工作环境,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这就是雅,这就是以师为本;以师为本,就要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切实维护教师的尊严、自信和合法权益。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以师为本就要尽可能的满足教师学习提高的愿望。要通过改革创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教师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并不是说不要原则。我们必须警惕少数教师中存在的拈轻怕重、讨价还价、追求享乐、攀比福利的不良心态和现象。我们不仅倡导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倡导教师要有健康的心态。
百年大计,学生为本。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切实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价值目标,学校要关心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要把学生的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学生为本,就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民主、法制、环保、国情等教育,使学生也逐步领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为本,就要富于爱心。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作为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环境,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为此,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总是与人密不可分,希望我们的学校要与社会沟通沟通再沟通,让人民群众满意;希望我们的领导与老师亲近亲近再亲近,让教师满意;希望我们的老师给学生关爱关爱再关爱,让学生满意。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要求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善于统筹上做文章。统筹好城乡教育,统筹好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统筹好基础教育与职业、幼儿教育,统筹好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统筹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而构建和谐的××教育。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首先要进行教育理念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树立现代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学校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负责”的办学理念,把“人本理念”、“社会理念”、“未来理念”作为现代教育价值的依据。第二要进行教育制度创新。要立足校本行动重建学校制度,遵循“服务课改,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以人本为宗旨,以校本行动为核心,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第三要推动教师能力创新。要建立相关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努力向有创新能力、业务精湛、师德高尚、适应未来发展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引导教师争当名师而不是争当领导。第四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精心谋划有××特色的教育新格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经常思考:我们为了人民的满意,究竟要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建设什么样的队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是“究竟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格局”这样一个大问题。
通过一年的探索,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2005年的工作坚持以“面向基层,夯实基础,优化队伍,科学管理”为主线,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即以健康推进课改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工程、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优秀团队工程、以整合教育资源为核心的信息化工程、以弘扬屈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工程、以提高办学水平为核心的教育创新工程,从而构建起××教育的新格局。
1、关于一条主线。
“面向基层,夯实基础,优化队伍,科学管理”,简言之就是八个字:基层、基础、队伍、管理。基层、基础是就工作层面而言,教育工作要充分关注基层,教育质量要从基础抓起;队伍、管理是就工作重心而言,队伍是教育事业成败的根本,管理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何为基层?词典上的解释是“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对于教育而言,基层就是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寝室、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面向基层”是坚持群众观念和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面向基层”就应该坚持“一线工作法”。我们坚信实情在一线、问题在一线、矛盾在一线、办法在一线、经验在一线、成绩在一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落实到第一线。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了解实情,发现问题,明了矛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方法,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何为“基础”?就学段来说,幼儿园是小学的基础,小学是初中的基础,初中是高中的基础;就教育主客体而言,基础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基”。“夯实基础”,就要求我们各个学段都负起责任来,树立十二年的备考意识,否则,我们的“高考金牌战略”将成为空中楼阁,我们的“山区教育强县”目标将是一个美丽的画饼。夯实基础,就要求我们强化“双基”教学。据我了解,很多初中毕业生难以写成一篇像样的文章,即使勉强成篇,也是错字连篇、病句重重。这说明我们的“双基”教学出了大问题,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加以纠正。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概念,指出中学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双基”对于编好教材、加强双基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事实上,“双基”在过去几十年中小学传统教学中一直居于显著地位,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双基”可以说已上升到教学的统治地位,以致“双基”出现异化:过分强调经典知识和系统知识,“双基”要求不断拔高,造成“双基”内容出现“繁、难、偏、旧”问题,“双基”教学成为学生的超负荷训练,以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异化,淡化“双基”应运而生。这是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来看,“双基”的地位不能动摇;从课程的角度看,“双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保障。淡化双基是错的,随意拔高“双基”要求也是错的,强化“双基”永远都不会错!严格执行单元、章节过关就是很好的办法。教研室要切实把好“学习过程评价”试卷质量关,学校、老师要切实用好“学习过程评价”。
2、关于以健康推进课改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工程
我们很多同志习惯于将教育质量狭隘的理解为考试成绩的高低,实际上教育质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除各级各类考试中的及格率、优分率、均分率、ec值、万人比等教学成绩的量化指数外,入学率、巩固率、义务教育完成率、德育合格率、教科研成果、体卫艺工作等都是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教育质量的涵义,就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
第一,课程改革问题。认真贯彻“郭家坝会议”精神,坚持“强力推进,健康发展”的原则,狠抓校长(核心)、教师(关键)、支撑课改的信息设备(重要条件)。
第二,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做好“普九”迎省查国检工作。“普九”迎国检工作关系到全省大局,要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克服畏难情绪、骄傲情绪、麻痹情绪和侥幸心理,抓住普及程度、基础工作、内部管理、学校维修、办学行为、校园文化六大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普九”高质量、高标准迎接省查国检。要继续坚持“双线三级承包责任制”(双线指行政、教育两条线;三级指县、乡镇、村三级)和“三定三包”责任制(定责任、定目标、定对象,包劝学到位、包救助到位、包执法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坚持政府对适龄学生下发入学通知书、对中途辍学学生下发督办通知书敦促返校制度,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应组织法院、司法等部门对其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父母送子女入学。学校要迅速搞好五项清理工作,即数据清理(特别是学生异动情况)、文化清理、环境清理、课程清理、经费清理,确保“普九”迎国检工作一次性评估合格。
第三,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要积极落实市委提出的到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部署,今年初中升高中阶段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并实行行政、教育“双线”目标考核。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县一中走精品教育发展之路,县二中走特长、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县职教中心走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培训的发展之路”的要求,布局高中阶段教育,同时各高中不再招收复读生。
第四,要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一要大力救助贫困生。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在春季开学电视电话会议上动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公平。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了学,这样的改革一定是失败的改革!”现在我们的政府正在加大投入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两免一补”政策是惠及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德政工程,为切实把这项好事办好,我们成立了“××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资助工作制度和工作细则,明确提出了免费提供教科书对象的确定、资助申请程序、资助对象的审查评定工作要求,建立了资助对象的公示制度以及违纪违法处罚制度。要求严格按照五项程序执行,即:个人申请——学校评定考核——校内外公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定批准——学生本人凭证领取。确保资助贫困生工作民主、公平、公开。二要真情关注残疾生、德困生、学困生和留守生。德困生、学困生厌学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误。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博爱的精神,切实制定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公平。我们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关爱。教育局即将制定下发《关注“五生”实施方案》,希望各学校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三是要切实端正办学行为。我们再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靠“时间+汗水、书山+题海、日光+灯光”的“拼命术”来提高考试成绩了,这不符合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对办重点班、补课、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应付开课甚至明开暗不开等不规范的办学行为说“不”,今年我们已将办学行为纳入了校长目标考核的“一票否决”。
3、关于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优秀团队工程
一是立足校本行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趋向,我们要积极探索。今年我们将全面撤销乡镇中心学校,推行“中学管小学”模式,各小学校长由中学校务委员会成员担任,全面实现农村“中小学一体化”的管理新格局。学校内部要切实推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政治核心—教代会民主参与”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
二是实行校长选聘制和届期制。今年暑期,各中小学校长都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由教育局代表政府予以聘任,每届任期三年。
三是建立人才储备机制,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今年实施3535计划(培养300名县级骨干教师,5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0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国家骨干教师);选派20—40名优秀干部到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汉、江苏挂职锻炼;本着“不惟学历、不惟年龄、不论资排辈”选拔骨干教师并落实相关待遇,本着局校均担原则,筹集资金,按县、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每人每年600元、1200元、2400元、3600元的标准发放。
四是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大力提倡校本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年内进行一次教师文化水平与教育理论测试。积极开展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五项全能”竞技活动。
五是要建立城乡教师正常交流机制。切实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轮流到乡村学校服务制度,严格执行“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要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促进教师合理顺向流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从今年开始,停止从初中选拔招考教师到高中任教。
4、关于以整合教育资源为核心的信息化工程
今年所有中学都要建标准化的微机室,所有中心小学都要建立卫星接收系统,教学点要配备光盘播放设备,保证所有的学校都能不同程度的享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争取上半年启动“校校通”工程。
要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水平。各学校必须对教师分类要求,强制培训达标。要使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掌握制作课件或使用多媒体的技能。
5、关于以弘扬屈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工程
本着以弘扬屈原文化为核心和“因校制宜、朴实有效、品位高雅”的原则,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适应当前课改需要,提高办学水平,利用我县独特教育资源,办××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校长文化,它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在学校的每一个人身上。每一所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必须凝结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工程实施方案。教育局最近下发了《校园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对于“十个一”(制定一个方案,编写一套教材,绘制一幅画像,教唱一首歌曲,录制一张光盘,制作一块石刻,制作一尊雕像,制作一面浮雕,开展一次比赛,组织一次评比),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要求一刀切,但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抓出特色来,要让我们的学校从表到里具有丰厚的屈原文化底蕴。
6、关于以提高办学水平为核心的教育创新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是以提高办学水平为核心统筹各类创建活动。一是示范学校的创建。一中要争创“省示范高中”,职教中心争创“全省十强”,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争创3-5所市级保育寄宿制示范学校;二是各学校要按照县文明办和教育局的要求积极开展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的创建;三是平安校园的创建,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四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在学校党组织中普遍开展“一争三带”(争当创新教育排头兵,带头教育科研、带头课程改革、带头育人创新)活动;五是要以“校园、家园、乐园”为目标,大力开展”示范保育寄宿制小学”创建;并锁定普九债务,慎重制定政策,用三到五年时间还清普九债务;六是扎实开展创“人民满意教育县”和“人民满意教育乡镇”的活动。
四、努力提高驾驭教育的行政管理能力
现在教育的大环境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教育发展机遇期,这是我们对当前教育形势的判断。大家可以来认真比较一下:第一,过去学校建设是老百姓集资,现在是政府掏钱教育局“七统一”建成后交给学校使用;第二,过去教师的工资连“四个基本”就不能按时拿到手,现在是“五项之和”按时足额银行直达,且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按规定全额预算;第三,过去是“普九”债务缠身,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现在坚冰已经打破,化债长效机制已经建立;第四,过去再贫困的学生也要自己出钱读书,现在是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第五,教育体制上收初期,乡镇党委政府认为对教育的责任可以弱化了,现在通过实践,形成了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新热潮。
教育的形势越来越好,然而我们教育的干部职工却太少审视自己,太少欣赏教育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生命意义。有的人常常自怨自艾,悔不该选择教书,觉得当老师不胜其累,“职业倦怠症”已在部分老师身上悄然滋生。其实,每个职业都有“职业倦怠”,但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倦怠”不能被忽视。有人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教师当饭碗;第二层次,把教师当职业;第三层次,把教师当事业。把教师当饭碗,就会把工作当作被动的任务;把教师当事业,就会把工作当作主动的生活追求。生活在任务中的教师,心中感到更多的是辛苦和劳累、牢骚和不平,眼中少了许多欣赏与理解,行动中少了许多宽容与进取。与其在抱怨中空耗生命,不如在事业中寻求寄托;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应该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活着,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立场。要有尊严,首先要自尊,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屈原曾在《涉江》中立下了宁愿“愁苦而终穷”也“不能变心从俗”、“董道不豫”的誓言,在国家大力重视教育、正在逐步加大教育投入的今天,屈乡教师更应像屈原那样坚守节操!人靠物质生存,但是人不能没有精神!我们务必要抢抓机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定教育强县的信念,积极投身到振兴××教育的事业中来。
要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振兴××教育,教育干部队伍是关键,我们必须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行政能力。
第一、要特别注重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如何在我们这样一个穷国穷县办大教育?这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的行政管理能力、治校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一是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势,才能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二是总揽全局的能力。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全县教育的实际,明确工作思路,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本地、本校的发展;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必须依照教育的相关法律来规范教育工作,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坚持从严治教、依法治教;四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我们要不回避矛盾,不怕曝光,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要掩耳盗铃、讳疾忌医。我们应该具有处理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综合服务的能力。教育行政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就是服务,为教师、为学生服务,我们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全面创新的能力。要敢于突破,问题和困难总是在不断突破中得以解决,每一次突破就是一个创新和再创新的过程。
第二、要善于研究工作方法。
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解决好一个问题,应注意遵循以下八个环节。一是摸清情况。要亲临工作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主要数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吃透下情是前提;二是判断形势。对问题和情况的表象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把握问题的实质,根据政策和法律的要求,作出科学的判断;三是报告情况。对有关情况分析判断后,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四是争取领导。对于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有拿不准的问题应主动争取领导,领导的支持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五是协调部门。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必须要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善于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六是学习政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政策、文件、法规是做好工作的有力武器;七是抓住关键。教育的问题很多,都解决不可能,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要把口味调得很高;八是把握节奏。要善于选择解决问题的恰当时机,掌握好工作的力度和承受度,方式要易于让群众接受。
第三、要善于调整思维观念。
一要善于引导舆论。要善于与媒体打交道,通过媒体与大众沟通,把认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舆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教育健康发展;二要善于思考。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亮点,如补课问题,能不能不补课,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呢?这样,就把问题变成了亮点;三要善于把握机遇。要善于研究政策,特别要研究政策的含金量,把政策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计划、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四、要慎重执行政策和法律。
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把握“四个三”。一是“三个不能干”,即违反现行政策法规的不能干,多数群众不接受的不能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能干;二是“三个缓一缓”,即财政支撑不了的好事缓一缓,可能影响现实稳定的好事缓一缓,可能挑出历史矛盾或影响左邻右舍的好事缓一缓;三是“三个抓紧办”,即群众急需的事抓紧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抓紧办,对过去遗留下来的事抓紧办;四是“三个下力办”,即方针政策明确的事下力办,经费项目确立的事下力办,办法经验足够的事下力办。
第五、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现在我们教育内部的体制还要进一步改革,我们应该也必须适应新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短期行为,力戒阳奉阴违,力戒上瞒下压,力戒政令不畅,力戒华而不实,力戒推委拖拉,力戒揽功委过,力戒沽名钓誉,力戒贪图安逸,力戒各行其是。
要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本着“讨论自由,行动一致”的原则,对教育局部署的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曾经说过,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
要养成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教育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职工情绪,关心教师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现在我们教育的环境变化了、投入能保运转了,仍然要艰苦奋斗,勤俭办教育事业,集中财力突出办好一两件事;要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切实地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
同志们,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育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振奋精神、开拓拼搏,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为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网络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 下一篇:推进科学执政提高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