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改革思想

时间:2022-10-30 10:41:00

导语: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改革思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改革思想

教学改革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但还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下面介绍部分新的教学观念:

一、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也是重大教学理论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本次教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在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新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使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包括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就某一学科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果或结论,概念的获得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学科概念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因此,教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即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实质上,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压抑,甚至是摧残。

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学到、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了,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需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双自主”教改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总之,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扭转目前在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不良现象,通过转变教学行为与方式,做到既重结论,更重过程。

三、“双自主”教改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等统称为学生观。“双自主”教改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的学生观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其含义是: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做好工作;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且各有侧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一条规律。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上述认识活动。③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学生在学校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树立学生为责权主体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教育关系的前提。

四、“双自主”教改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双自主”教改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表现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侵犯学生独立个人权利,以及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1、如何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其次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⑵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明确师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⑶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的教育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打破师道尊严和师生如父子的庸俗观念。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虽然受到重视,但也存在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依然存在。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㈠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应该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⑵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⑶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

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使自己拥有热情、真实、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