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时间:2022-09-27 01:20:00
导语:在大学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次全会的主要议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在新世纪新阶段把我校建成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学科国内领先的教学研究型开放式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后召开的第一次历史性盛会,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兴国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党的十六大,不仅展示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也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和部、省、市的有关部署,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为此,校党委已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江大委[]号),各级党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切实抓紧抓好,迅速掀起一个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十六大的精神实质。在学习中,要紧紧围绕十六大的主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六大的灵魂和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这一重要思想既是历史经验的升华又是时代要求的反映,既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又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既是建党的纲领又是兴国的指南,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最重要、最具根本性的理论创新成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在学习中要紧紧把握这个精髓就必须懂得,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新经验,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其次,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上下功夫。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要紧密联系学校工作的实际,运用十六大精神,审视我们的实践,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明确奋斗的目标,理清发展的思路,凝聚兴校的力量,坚定前进的信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根据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兴校强校的第一要事。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样,要实现学校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也必须把发展作为兴校强校的第一要事。学习十六大精神,回顾历史的经验,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最根本的任务。离开发展就没有学校的今天,更没有学校的明天。在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强烈的意识和坚定的信心,要以发展来提升学校的地位,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靠发展的成果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讲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我校首次党代会和教代会,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的学校近期和中长期的奋斗目标,符合学校实际,反映了广大师生的愿望,体现了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要求,也符合十六大精神,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发努力。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新世纪前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对高等教育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三个文明都离不开科教的支撑,都呼唤着学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创业者。战略机遇期将是高校大有作为的时期,也是我校“创特色、上水平、增实力、求发展”的关键期,既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次,我们要看到,全国高校都在发展,各校都在抢抓机遇,直面百舸争流、激烈竞争的态势,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对于扑面而来的挑战和压力,我们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正视自身的弱点和差距,居危思危,居危奋进,通过艰苦扎实有效的工作,去抓住和赢得发展的机遇。
讲发展,必须坚持内涵与外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一致;必须坚持弘扬特色,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力量办成几件“顶天立地”的大事。所谓“顶天”,就是取得几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为同行认可的教学科研成果,特别是在获得国家三大奖项和国家级的教学研究奖、人文社科奖上要力争有新的突破。所谓“立地”,就是扎扎实实做好几件足以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大事。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工程”二期建设、本科教学评优达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新校区建设,对于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认真地结合实际,谋划自身的发展思路,提出促进发展的举措,努力实现并切实抓出成效来。
二、毫不动摇地贯彻质量建校的方针。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向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教育服务,不仅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且也是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高举质量建校的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
提高教育质量,本科教学是基础。我们要以本科教学评优达标为抓手,放手发动全校教职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上,开创出新的局面,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鼓励教育创新,对院系进行的教改试验,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并注意跟踪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成果,并逐步在面上推广。要充分发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同时,力争创建出新的国家级的人才培养基地。
提高教育质量,学科建设是龙头。我们要以“”二期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学科力量,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注意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新的学科平台,努力申报新的学位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力争出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提高教育质量,校风建设是保证。要高度重视优良的校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各级党组织都要把校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日积月累,党员模范带头,干部以身作则,教师率先垂范,学生逐步养成,使得严谨求是的治学精神、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在我校形成浓郁的风气。
提高教育质量,管理工作是关键。学校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上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管理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高低。因此,我们要注意搞好对管理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增强管理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机关干部要转变作风,面向一线,服务基层,完善并严格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管理工作能为教学一线提供及时的、优质的服务。
三、以扎实有效的社会服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走出学府殿堂,走向经济建设中心,利用学校优势,主动服务社会,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自觉肩负起科教兴国责任的实际行动,对此,我们应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拓展服务的领域,提高服务的成效,力争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校的特色学科与轻工行业、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轻工行业的产值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在产学研结合扩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在推进轻工行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上,在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上,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体制创新的研究上,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有较大的作为。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和企业、科研院所,特别是董事单位的联系,把他们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作为我们科研攻关的课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之合作研究,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创新方面,获得一批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我校是无锡市唯一一所全日制重点高校,多年来受到无锡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作为无锡市民,为无锡市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是份内的责任。服务社会首先要服务好无锡。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加的自觉,做几件让市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事,例如:应经常走出去,听取市、县、区政府的意见,把他们对我校的反映和要求,作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的信号;积极参与无锡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无锡市政府提出的构建人才高地的工作,在全市科研力量的整合方面多做实事;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首先考虑无锡市的需要,并努力办好大学科技园区;主动加强和无锡市高校的合作,在无锡市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等等。我们应以自身的作为来提升我们在无锡的地位,以更好的服务来求得无锡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更大支持。
邓小平同志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以宽阔的眼界来审视和拓展学校的服务功能,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及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整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方向,来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要顺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开放的新形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一些世界著名的高校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办好莱姆顿学院,并创造条件筹办国际教育学院,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我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通篇贯穿了深化改革这一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求我们确立更加强烈的改革意识,以更大的勇气和力度,扎实推进学校内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是前提,付诸实践是关键。我们要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继续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作为我们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龙头。并校以来,我们实行的以岗位聘任、岗位津贴、岗位管理和任期目标(工作)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我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对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并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从今年的实践看,应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岗位设置以及上岗条件要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合理;第二、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要进一步完善,使之更便于操作。考核应以个体考核为基础,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群体考核和个体考核的相互关系;第三、要研究和解决大部分岗位管理考核的权限下放以后出现的权力边界模糊的问题,进一步分清职责。各院系要以改革的精神去面对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在学校总的改革方案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把岗位聘任、分配、考核、激励的机制真正建立起来,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收益。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抓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相关的改革,如干部制度的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产业的转制和企业化改革、个别相对独立的科研和办学实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都应同步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广大职工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用人制度,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聘用和任前公示、试用期、辞职、任期责任制等制度。公选干部应逐步成为非选任干部选拔的主要方式,要精心组织,并充分利用每次公选的成果,从中发现一批、后备一批、使用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管理干部。
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新阶段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先占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我们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摒弃门户之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宽容和谐的人际环境,在学校形成一个人才汇集的机制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同时要顺应当前人才流动的趋势,改革人才管理的模式,引进“柔性”管理的方法,对一些特殊的人才,如院士、海外华人学者,采取双聘的方式,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经过数年的努力,形成一支服务于我校的“校外军团”人才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和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已制定的“百名博士”培养计划和“百名教授”建设计划要认真实施。凡是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同志,都应得到应有的培养,在思想和业务水平上都应不断提高。对现有教师,学校在为其提供外出培养机会的同时,更希望他们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岗位成才。在师资的引进上,要注意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对优势学科一定要注意引进拔尖的创新人才。对一些弱势学科和专业也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各类人才在学校有比较合理的分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建设是灵魂。古人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汇聚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以身示范,培养出大批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抓出成效来。
六、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高校向来领社会风气之先,理应成为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此,就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员工,引导大家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人生的理想与价值追求和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始终保持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怀着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渴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激情。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在校园内形成一个“爱校敬业、诚实守信、宽容和谐、勤奋创业”的文化道德氛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宽创建领域,提高创建层次,探索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成效的新型创建形式,努力使学校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我校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对他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有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要拿出部分财力,抓好“两课”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建立文科科研项目的资助资金,扶持优秀文科著作的出版发行,努力办好学报人文社科版,尽可能刊用一批高质量的论文等,经过数年努力,使我校人文社会科学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七、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十六大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明确提了出来,顺应民心,合乎民意,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学校党委作为基层的党组织,也必须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把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生活水平,让我们的教职工过上富足的、体面的生活,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时刻放在心上。今后若干年内,我们要办好以下几件事:第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注意发现和培育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确处理好建设与吃饭的关系,使我校教职工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不低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第二、在新校区建设中,要精心规划,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工作环境,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第三、要坚持不断地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争取市政府支持,在新校区附近建设教师住宅新村;第四、要统筹规划,建设好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的文体活动场地,并组织开展好教职工的文体健身活动;第五、关心和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障工作,并结合新校区建设,建好校医院,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改善为教职工医疗服务的条件,定期为教职工做体检普查,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第六、继续组织好教职工的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旅游、参观、休闲、娱乐等休假活动;第七、重视离退休工作,理解和尊重老同志的感情,创造条件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适时适当增加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补贴;第八、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组织好扶贫帮困工作。总之,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给教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八、进一步完善民主办学的领导决策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学校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扩大民主办学。
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主要是加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应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发展、出思路、用干部。党委全委会应就学校一个时期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党委要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管理学校行政事务,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要依据《高等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意识。一方面要维护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法定权力,另一方面校长要依法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民主办学,必须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等,健全校、院系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的程度;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学校人财物管理使用的民主监督,支持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起内部监督的职能,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与派合作共事,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鼓励和引导各派和党外人士对学校工作民主监督、建言献策、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支持他们按各自的章程积极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九、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世纪学校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学校各级党组织能否把广大师生员工团结起来,调动起来,振奋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为此,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委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则是关键的关键。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教育使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特别要注意选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优秀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要按无锡市委开展创建“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活动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全面实行和不断完善干部任期目标(工作)责任制,落实好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确保院系任期目标的实现。要继续加强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为重点对象的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把思想入党放在首要位置。要进一步开展好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
要把切实转变作风当作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抓紧抓实,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我们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记党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克服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尊重群众创造性的实践;要坚持和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问计于民,把教职工群众的意志、利益和实践作为我们做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以求实、务实、落实的态度全心全意服务于教学科研第一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艰苦奋斗,勤政为民;要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优良的作风和业绩去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要带头抵制和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前景。宏伟蓝图振奋人心,神圣使命不可懈怠。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团结和带领全校党员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为实现我校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