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2-03-03 09:52:00
导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道德是做人的根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广大德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健康的活动教育学生,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基本素质良好,热爱祖国,要求上进;勤奋学习,遵章守纪;关心集体,乐于奉献,表现了一代新人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小学德育工作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积极发挥辐射功能,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开创我市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高度发达,社会活动更加丰富多采、五光十色,人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学生在校接受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受到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但是,现在的校园已经没有封闭的“围墙”,学校筑起的道德和信念的大堤要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在“入世”之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各种腐朽东西的侵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面前,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认清主流和本质;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况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等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还很不适应,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率先探索,稳步推进,深入实施中小学德育现代化工程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推进德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德育现代化工程,被誉为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帜。推进德育现代化是坚持“三个代表”,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客观需要,是德育工作自身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发展趋势,是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解决当前德育工作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市教育系统要把推进德育现代化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内容,为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的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德育现代化关键要与时俱进,在德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主体是“三观”、“三主义”、“三德”教育。我们要在保持传统德育内涵精华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使德育内涵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跨世纪的现代人作为德育最重要的内容,充实与思想、政治、道德有关的新要素,如人文知识、心理素质、科学精神、品德能力、情绪智力等内容,从而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在德育形式上,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以三类课程教育为主脉络。针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情况,各类学科都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重视科学精神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欣赏品位和人格修养,以及处理自身内在冲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思考,进行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活动课程要体现德育的导向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环境课程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渗透和陶冶作用,让软环境体现人文美,硬环境体现自然美,软硬环境相互衬托,彼此融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学习掌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手段,善于借助图书馆、资料卡、计算机、信息网、校内电视台等阵地和途径,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应用、学会多种科学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不同环境中生活,能与不同的人协作,成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加强领导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在组织上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学校党政领导不仅要熟悉德育工作,成为内行领导,而且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防止和纠正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各地要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和公正评价教育工作和教育质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学校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因此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公安、司法、工商、文化部门,以及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都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加大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力度,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禁对青少年进行封建迷信宣传活动,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优良校风建设,并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和形式帮助和指导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以自身的积极工作和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企事业等各界人士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关心和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