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工程造价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8-21 03:08:20

导语:市长在工程造价工作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长在工程造价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省厅召开的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布置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刚才,市建管处、工程质监局、定额站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建筑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等作了工作报告,认真回顾“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了2010年工作情况,布置了2011年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会议还对2010年度建筑行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代表市住房城乡建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建设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我就切实做好全市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理清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行业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264.1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23倍。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89.98亿元,房建施工面积833.54万㎡,建筑业增加值为29.69亿元,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建筑业企业实力得到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9家,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建筑总承包企业95家,其中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5家、二级企业36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5倍和4.1倍,建筑业企业有了长足发展,施工能力明显增强。

(三)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精品意识明显增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十一五”期间,共创“黄山杯”工程16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8项,省用户满意住宅工程16项,“颍州杯”工程46项,市“精品工程”146项,市结构精品工程178项;获省级工法3项,市级工法10项。2010年,共创省级“黄山杯”工程3项,省“结构精品”工程1项,市“颍州杯”工程13项,市“精品工程”25项,市“结构精品”工程65项。

(四)工程质量监管手段不断创新。“十一五”期间,通过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方案,创新监督模式,加强了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被动性检查向主动检查转变,从监管资源平均分配向突出重点、差异化管理转变,从以工程实体为检点,向检查参建各方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转变。通过强化层级监管,实施质量约谈,完善动态考核,大大促进了质量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有效开展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严格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强化校舍工程、市政基础工程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质量的监管。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实施办法》、《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质量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工程造价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工程项目建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深化了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实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初步建立了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制定了《市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市工程造价指标制度》和《控制价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创新了工程造价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与市仲裁委共同设立了造价仲裁工作站。突出以工程经济签证、工程结算、工程合同等“三备案”为抓手,加大工程造价的监督力度,有效遏制了虚假签证、虚假变更、造价结算时大幅度反弹的现象,维护了正常的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造价员700多人,注册造价师76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0家,其中甲级1家,乙级9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业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发展较快,但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建设发展的需求。二是建筑市场秩序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不择手段的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三是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治工作亟待加强。建筑砌体、现浇板开裂等问题已成为投诉的热点、难点,引发集体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筑节能设计深度以及工程勘察质量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建筑管理机制与行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施工和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的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各级建设监管部门也存在人员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五是建筑行业企业动态监管工作亟待加强。重准入、轻监管、少清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企业鱼目混珠,扰乱建筑市场。

二、突出重点,明确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省、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立足当前,科学编制建筑行业发展规划。2011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强力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一是着力提升建筑业整体实力。要以推动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培育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支持建筑业企业联合、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总承包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带动全市建筑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引导建筑劳务企业规范发展,加强建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要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协作机制,大力拓展境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着力加强对加快建筑业发展的研究。当前,我市建筑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加强建筑业发展研究,深化对建筑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了解建筑业发展的需求,找准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症结,完善建筑业发展政策法规,积极探索现阶段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切实加强部门协调合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9〕103号),在切实加强建设系统内部各部门合作的同时,积极加强与金融、经信、国资、科技、工商、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把扶持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好,加强对建筑企业结构调整、管理创新、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汇集部门管理优势,齐心协力,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

(二)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通过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市场”与“现场”联动,将工程质量与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资格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强化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健全诚信奖惩机制,通过公告、公示进行信用惩戒,并接受社会监督。推行优质精品工程在招投标加分措施,鼓励工程参建各方开展创优的积极性,营造创优质精品工程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关系民生的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切实抓好住宅工程质量,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研究制定治理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重点要加大墙体、现浇板开裂和渗漏的防治。切实把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走过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民对工程质量的投诉。三是加强大型公建和市政工程质量。随着城市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加快,今后一个时期,大型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任务将十分繁重,对此,我们要有足够认识和思想准备。切实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要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实体质量抽查、抽测,督促施工、监理企业认真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四是抓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建筑节能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监管、节能技术产品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施工质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采取更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并形成设计、审图、施工、监理、验收、监督闭合监管机制。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四个专项制度”(专项设计、专项审图、专项方案、专项验收)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做好迎接住房城乡建设部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的准备工作。五是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检测数据是判断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手段,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市工程质监局和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管理,强化检测飞行检查、对比试验工作,想方设法,坚决杜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超资质范围检测的行为,切实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促进咨询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建立“绿、黄、红”三色通道管理制度,对咨询企业实行差别化监督管理,即以支持发展为主(绿色通道)、以帮扶和监管并重(黄色通道)和以重点防范为主(红色通道)的管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住房城乡建委下发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提供竣工结算确认书的通知》(阜建管〔2010〕233号)和《市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阜建管〔2010〕241号),重点加大对政府投资的工程和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力度,做好工程合同、经济签证、竣工结算“三备案”工作,及时在网上公示备案信息,切实把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按省厅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新计价依据和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宣贯和培训,以及实际操作应用的推广工作。四是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研究,做好造价信息服务工作。深化、细化建筑市场建材价格的调研,最大限度地让的价格信息,贴近或符合市场价格。认真做好《工程造价》编辑发行工作,为工程实施提供较好的价格信息服务。

三、强化措施,务求在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上取得实效

(一)切实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建筑业接纳了近1/3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承担着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使命,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发展会带来劳动者报酬的增长,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建筑业,对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质量安全是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开展企业资质、招投标和定额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我们要坚持“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质量安全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工程的生命、是建设者诚信体现”的理念,让质量第一的理念在企业生根、在项目部生根、在作业人员心中生根。

(二)加快建筑业企业结构调整转型步伐。一是积极培育组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密集、管理一流的总承包企业,引导小而全、小而散的企业向“专、精、特、大、高、难”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做好经营结构调整。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经营建筑”的理念,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互动发展”,加快促使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原始积累,开展资本运作,抢先涉足水利、道路(铁路)交通、环保等今后国家投资热点和发展热点的领域。三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土建、壮市政、强装饰、兴公路、拓水利”的专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拓展地基基础、市政路桥、设备安装、装饰装潢、钢结构等专业施工领域,走出多层次、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四是全面提升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监理企业的服务能力。在积极培养自身人员的同时,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努力提高企业资质等级,拓展业务领域的范围,重点是市政道路、桥梁、风景园林、供排水等专业,适应新形势下对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监理工作的需要。

(三)拓展市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市场空间决定着企业发展空间,建筑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要以市场开拓为主题,着力提高企业在外的市场占有率。立足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依托巩固已有的老基地,通过加大提升劳务输出能力,抓好辐射延伸,开拓新市场,力求在一些地区取得新的突破。

(四)加强建筑、质量安全、造价管理制度建设。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建立培植诚实可信的信用体系,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搭建良好的市场平台。要加强建筑、造价等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加强行业内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逐步建立符合行业规律和特点的自律约束机制。

(五)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吸纳技术人才,调整充实人员,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一是转变重管理轻服务观念。监管是手段,服务是路径,发展是目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供优质服务,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发展。二是围绕如何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认真研究学习借鉴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不断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完善管理方式,及时为建筑企业在资质资格升级、招标投标、建筑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牵线搭桥。三是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加快制订扶持政策、机制和措施,要从维护建筑业的利益出发,协助企业做好各方面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加快建筑业发展的不懈动力,真正做建筑业发展的服务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力促建筑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