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民营经济暨工商联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5-18 10:54:00

导语:书记在民营经济暨工商联工作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书记在民营经济暨工商联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当前,我县各项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城南新区建设搞得如火如荼,高速公路、乌江航运港口、长丰水库建设正有序推进,城北工业园区我们用2天时间完成了近1000亩的土地征用,用2天的时间完成了场平工作。前天,我们对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按照其建设规模划了地,现入驻的企业有17家。最近一段时间,前来我县考察的客商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好几批,我们园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工贸局接待都接待不过来。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暨工商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刚才,同志传达了省、地民营经济发展暨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对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积极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希望大家向先进看齐,找准坐标,奋力赶超。等会,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找准差距,切实增强加快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营经济的主体经济地位不断凸显。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2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34.7%。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到6233户、450户,分别比2005年增加897户、217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1.9亿元、3.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6亿元、1.9亿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8户,比2005年增加12户;完成工业产值5.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8%。特别是在建材、酿酒、畜产品加工等行业,民营企业成为主导力量,涌现出了“资兆建材”、“颐年春酒业”、“亿源生态农牧”等一批骨干企业。

二是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共上缴税金0.93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7.8%,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1.8%,占税收总额的59.6%。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是吸纳劳动就业主渠道作用日益增强。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1329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2.3%,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就业渠道的主力军。

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随着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的逐步拓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民营经济的投资大幅增加。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共完成投资2.3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4.3%。尤其是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其他服务业中,民营经济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加速了我县城镇化进程。

纵向比,我们有发展、有进步,但横向比,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与全省、全区比还有较大差距:从量上看,我县民营经济规模小,2010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仅1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8.9%;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仅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1%;民营企业投资仅完成2.3亿元,占全省的0.15%,所占比重非常小。从贡献率上看,我县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4.5%,比省、地分别低0.5、6.4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仅为41.8%,分别低于省地3.4、2.5个百分点。从分布的领域看,我县民营经济仅限于建材、酿酒、畜产品加工、矿产加工、电力、商业、服务等方面,缺乏IT、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和工作上的原因。一是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不够。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有形无形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不能从壮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巨大作用,没有真正形成重视、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的还存在怕与民营企业家打交道、怕为民营企业服务、怕承担责任等陈旧思想观念。同时,我们有的民营企业缺乏拼搏奋进的进取精神,缺乏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一些民营企业长期不能发展壮大。二是执行政策不够好。近年来,虽然中央、省、地、县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有些乡镇和部门对政策的学习不够,没有真正理解透彻,导致抓落实的力度不大,有些政策措施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有的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形、走了样,有的甚至以各种理由拒不执行。三是服务意识不够强。有的乡镇和部门对民营经济的管理越位、服务缺位,重监管轻服务、重检查轻支持的问题突出,项目审批流程过长,办证环节多,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存在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等现象,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难、融资难、用地难,部分企业用电、用水难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了企业发展。对于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摒弃各种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以更加开明的思想、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全县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民营,支撑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当前,我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省、地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为我县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二是“三高四铁一港口”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交通条件将得到有效改善,为我县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区位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三是工业园区已启动建设,长丰水库、观音滩水库有序推进,连接遵义和的双电回路已经形成,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四是民间资金充裕,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6亿元,运用民间资金发展民营经济的潜力很大,加之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投资兴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和利用好机遇,切实加强引导和扶持,就一定能把我县的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地委行署“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的发展战略,以加速发展、加快调整、推动跨越为主基调,进一步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思想上更加放胆、政策上更加放开、经营上更加放活、准入上更加放宽、工作上更加放手,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开放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转型升级,提高素质,推动民营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越提升。

发展目标是: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即到2013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0亿元以上,民间投资达到100亿元,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到8亿元以上,新增就业1.8万人以上,分别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民营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34.7%提高到50%。

围绕这些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招商引资,做大民营经济总量。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民创业气氛还不浓、群众参与创业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按照夏庆丰专员在调研汇报会上的指示,我们要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存量,二是抓增量。抓存量,就是要大力扶持现有民营企业,支持企业实施技改,使其发展壮大。对起步晚、规模小的企业,要引导立足现有的资金、市场、技术等条件,大胆探索和实践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对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要引导不失时机地实施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的延伸,把投入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更新设备、科技研发、市场拓展上,不断提升产能,增强竞争实力。比如,乌江水泥厂、颐年春酒业,亿源畜产品加工厂,要依托优势,瞄准市场,扩能增效,千方百计把存量做大。抓增量,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本土民营经济。各乡镇和部门要把促进全民创业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积极开展经常性创业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和支持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把群众的创业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创业激情充分释放出来。要坚持创业不论身份、不拘形式、不限规模,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论是谁,只要在投资创业,都要鼓励支持;不论领域、不论形式,只要对发展有利,都要鼓励支持;要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扎实推进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带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省里把我县作为全省五个重要中等城市来建设和“三高四铁一港口”规划建设有利条件,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全省招商引资大出击的良好机遇,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要加强项目研究,认真编制一批有深度、投资者感兴趣、产业关联度大的好项目,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要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上门招商、以商引商、窗口招商、专业队伍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4月中旬到5月中旬,我们组团分别到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片区招商推介,效果是比较好的,既宣传了,让外界了解了,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下半年,我们除了要积极参与省、地组织的到广州、深圳、上海、贵阳招商外,还要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并向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片区派驻工作人员,搞好跟踪对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千方百计把增量做大。要充分利用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他们引进更多的企业。要在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奖惩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全民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发动全民招商。

(二)做强特色产业,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一是加强重点产业扶持。牢固树立扶持一个规模企业就是扶持一项产业的观念,坚持集中扶持、扶大扶优、重点倾斜、政府引导的原则,对建材、酿酒、畜产品加工、天麻深加工、豆制品加工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鼓励骨干民营企业进入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兴服务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蔬菜、茶叶、核桃、脐橙等干鲜果品,天麻、杜仲、金银花等中药材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辣椒、蔬菜、茶叶、淀粉、肉类、禽蛋等农副产品加工,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民营医药、保健饮料企业。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积极帮助开展争创活动,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力争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名牌商标和品牌。

(三)加快园区建设,促进民营企业集聚发展。园区是产业聚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大舞台。走园区之路是全国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必须走出“四处布点、遍地开花”的模式。我们已经规划了20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煎茶农业产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共和重化工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就要围绕这几个园区来做文章。5月20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经研究组建了城北工业园区管委会,落实编制10名,专门负责城北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的对接管理。管委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快园区建设力度,特别是5平方公里的核心示范区,要抓紧做好场平、路网、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边规划、边建设、边入驻”原则,妥善解决好入驻园区企业的落地问题。要通过这些企业的带动,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以集中促进集约,以集群带动规模扩张。要抓紧启动城北2平方公里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创造条件支持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返乡农民工等自主创业。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孵化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产业园区,对达到省级民营经济产业园区标准的,其省级奖励资金1000万元全额兑现给投资企业。

(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和经营者队伍,对于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是要制定和启动实施“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地采取开展专题培训、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与党政领导干部座谈等方式,帮助企业家和经营者开拓视野,增强他们把握政策、制定战略、谋划发展、开拓市场等方面的能力,提振他们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信心,克服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心理,充分发挥他们在自主发展和带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民营经济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良好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强化信用意识,把诚实守信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用诚信扩大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着力解决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一,要放宽市场准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中,对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强调“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领域外,一律对民营经济开放”,“严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提高行业准入、市场准入门槛”。我们要按照省里“非禁即入”的原则,将“三农”、工业、服务业、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土地开发等领域全面向民营经济开放,做到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业、领域,民营资本都可以进入,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或实行行业垄断,切实放低门槛;凡是外资能进入的经营领域,民营资本都可以进入,不搞内外有别;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经营领域,民营资本都可以进入。同时,要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登记条件、出资限制、经营场所限制、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要在公共资源配置、优势资源配置上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做到各类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政策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要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审批事项多,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办事效率不高,是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企业负责人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跑政府有关部门,影响了企业投产时间,也损害了创业激情。我们必须以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为切入点,要按照战书书记关于“简、优、限”的总体要求,认真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一是要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去年,我们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保留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公众服务事项297项。今年,要结合“三个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合并的坚决合并,真正把属于自己办的及时办,属于市场的功能交给市场,属于社会的职责交给社会。二是要减化程序。要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特别要理顺互为前置条件的审批环节。今后,凡属县级审批项目或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发改、工贸部门一律实行“零条件”直接立项,优先办理工可批复,涉及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评价等前置手续的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工可批复意见跟进办理相关手续。三是要限时办结。省里明确“对保留事项,要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对外承诺办理时限要比法定时限缩短20%。”地区的要求还要提高,单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要缩短50%以上。要充分利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对项目审批实行限时办结,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四是要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今年我们所有审批项目已全部纳入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各单位派驻人员在服务大厅,不能“只挂号,不治病”。对能够当场办结的事项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按规定时限办结,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

第三,要认真抓好减负工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要求从今年2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3l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地也在清理,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县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行为进行检查,对利用职务和权力之便向企业吃、拿、卡、要,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故意拖延、相互推诿以及打击报复检举人等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问责。要认真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搞好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第四,要增强服务意识。各级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多关心、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多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干部驻企业帮扶制度,协助企业解决好资金、用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驻企业帮扶的实绩要作为干部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

第五,要强化用地保障。我县用地指标严重不足,要解决工业园区建设,抓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维、积极的态度、发展的办法切实解决用地难题。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土部门要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把明确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加大跑办力度,争取用省政府掌控指标解决大项目建设用地问题。二是要充分挖掘潜力。我县坡地多、山体切割大,建设使用平地后备资源不足,为尽量节约耕地资源,要注重集约节约用地,尽可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企业用地、园区用地要尽量多利用山地、坡地;要深入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要全面统筹调配。上级每年下达我县的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要统筹安排民营经济投资项目用地,积极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加用地供给,切实保障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实施的用地需求。

第六,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产品,降低信贷门槛,切实开展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逐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引进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要加强民营经济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县、乡担保机构,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方式,提高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二要加强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学习应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企业债券、产权交易、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破解资金瓶颈。三要加大省级财政扶持资金争取力度。省政府已经明确,今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不少于60%,并在此基础上每年增长20%,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县工贸局要加强对我县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指导,积极争取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及其它项目资金支持,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同志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我县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我们一定要在地委、行署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